![](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932e218857749795c675045b2c934f.jpg)
【1】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宋·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春风轻柔地吹过,小桃树枝头上早早地显露出春天的气息,(人们)开始试着穿上薄薄的丝绸衣服。
每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彩饰华美的灯相互竞美的地方,人间团圆、月亮圆满的时候。
京城街道上,箫鼓齐鸣,漫长的夜晚寒气四处弥漫,(我)与恋人手牵手漫游。夜色将尽,游人渐渐散去,欢声笑语从千家万户的帘幕之内传来。
这首词,以春风、小桃、华灯、圆月、箫鼓等意象,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勾画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早春时节元宵佳节的欢乐与温馨,流露出词人享受节日喜悦、安度盛世的愿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ed5d9731ad80a038069130df3f9cff.jpg)
【2】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开宵禁,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词的上片写去年。首两句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郞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皆后”,描写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温馨幸福溢满纸上。
词的下片写今日。今年元夜,主人公独自面对圆月花灯,“不见去年人”,面对物是人非的情景,悲上心头,相思的泪珠不知不觉湿透了衣衫。
这首词,语言平淡,意味隽永,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广为流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dd7f7db3d1eb53b62e21239425691b2.jpg)
【3】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
谁家的人见到上元的明月能坐得住?什么地方的人听到有灯会能不来观赏?
这首诗描写了京城长安元宵节赏灯的繁华景象,热闹而欢快。
首两句通过描绘玉漏银壶、铁关金锁、月光和灯火等意象,渲染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后两句运用设问的手法,描写人们无法抗拒美好事物的诱惑,会为之欣喜、为之动容。全诗语言朴素却含蕴深长,诗味浓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bd0c256023835663a8da5b2c9b278c.jpg)
【4】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后由于《长安古意》中的一句诗,得罪武三思而入狱。出狱后又染上风疾,手足俱废,生活十分艰辛。
这首诗从远、近两个角度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
远眺如繁星落地。远远望去,灯光绚丽的色彩好像分开了大地,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
近观如明月高悬。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倚靠着高楼的灯,又似乎是月亮悬挂在空中。
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更有少女的笑脸与元宵灯笼相映成辉,使元宵灯节增添了无限情趣。
全诗对仗工整,遣词构思巧妙,入情入景,色彩绚烂,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欢愉之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3ca18573e09fc4886089e84dff76a1.jpg)
【5】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后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三十余年。元宵佳节,他深深地思念着家乡,只能借酒消愁。
数千朵梅花,在报晓的号角声中绽放,春天的信息已经出现画楼东边。元宵灯节已过的庭院里,明月缓缓移动,秋千在微风中显得冷落孤单。
书信断绝,云雾重重,身处异乡,只能感慨时光匆匆。庆幸的是,还有金陵子的歌声相伴,那就不要让酒杯空着,尽情饮酒吧。
词中表达出在异乡的孤独感,试图挫折后的无奈与感慨,哪怕借酒消愁,但浓浓的思乡之愁和身世之叹却始终难以释怀。
元宵佳节,是团圆的味道,是家的呼唤。
祝您圆梦圆心,全家团团圆圆,喜气洋洋乐无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