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元宵节古诗,诗人笔下流光溢彩的元宵节,流传了千年~

牛奶爱面包课程 2025-02-12 04:07:25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元宵,也是个诗意的节日。古往今来,描写元宵节的佳句很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今天给大家分享5首元宵节古诗,一起品读诗人笔下流光溢彩的元宵节~

01

元宵

唐·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02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03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诗的前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后两句则对闲居无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04

元夜·其二

宋·朱淑真

压尘小雨润生寒,云影澄鲜月正圆。

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

香街宝马嘶琼辔,辇路轻舆响翠軿。

高挂危帘凝望处,分明星斗下晴天。

一阵小雨滋润了街上的微尘,空气中丝丝寒意袭人。天上的云彩格外地绚丽,簇拥着团团明月似轮。

十里长街挤满了盛装的男女,春色无限;千门万户灯火辉煌,歌舞喧阗。

宽广的道路上装饰华美的骏马发出嘶鸣,又夹杂着富贵女子的车声辚辚。

我在高楼上挂起帘儿凝望,这灯火一片,分明是满天星斗降临在人间。

05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北京城内卖元宵的著名店铺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真实反映了元宵节的民俗,更表达了诗人元宵佳节时的喜悦之情。

1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