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春分,遵循:1不伤,2要通,3要吃,阴阳交替平安过春

志禾聊社会趣事 2025-03-21 03:20:14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宋代徐铉的诗句描绘了春分时节的细腻与生机。今日(2025年3月20日),正值农历二月廿一春分,昼夜均分,寒暑平衡,天地间阴阳之气交融,万物迎来生长的黄金期。

古人以“调燮阴阳”为要,民间更是留下了很多的传统,像在我们当地,就有“1不伤,二要通,三要吃”习俗,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顺应天时的智慧结晶。那么这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伤

不伤春鸟

“春分不打鸟”是自古流传的生态保护准则。《礼记·月令》中早有“毋覆巢,毋杀孩虫”的记载,认为此时伤鸟会折损春气,民间更警示“春分打鸟,灾祸来扰”。而且春分正值候鸟北归、雏鸟破壳的繁衍期,古人以射猎仪式转化为祈福活动(如宋代《东京梦华录》所述),现代人更应延续这一传统,通过观鸟、护鸟活动,维护生物多样性。

元代尹志平在《无梦令》中写道“道友三冬炼睡,炼做陈抟苗裔”,暗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研究亦表明,鸟类是生态链的重要环节,护鸟不仅传承文化,更助力生态平衡。

二要通

家里通风

春分时节,阳气升发,人体气血外浮,易感外邪。古人强调“夜卧早起”,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警示“春分后尤宜戒夜饮”,提倡亥时入睡以养肝胆之气。而“通”不仅指作息,更需家居通风。

唐代白居易诗云“小院回罗琦,深房理管弦”,描绘了春分时庭院通透的闲适生活。现代医学认为,通风可减少病菌滋生,尤其在流感高发的春季,开窗换气能调节室内湿度与温度,避免“春困”缠身。

三要吃

吃芹菜炒豆干

春分饮食讲究“以平为期”,芹菜炒豆干正是应季佳肴。芹菜性凉味甘,富含膳食纤维,可平肝清热;豆干为豆制品,蛋白质丰富,暗合“春宜食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饮膳正要》)。

所需食材:豆干,瘦肉,芹菜

具体做法:

1、 将买回来的瘦肉切丝,放入姜、蒜、胡椒粉、蚝油、豆瓣、生抽、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

2、 芹菜清洗干净,然后把它切成段,豆干切条,小米辣切粒备用,不吃辣椒的可以不放。

3、 起锅烧油,油热将瘦肉丝滑熟,捞出放入。底油,将小米辣炒香,放入豆干,加入一勺生抽翻匀,来一大勺或者小半碗清水焖煮3分钟。

4、 接着再加入芹菜和瘦肉,放入适量的盐和鸡精,翻匀即可出锅。

我们总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分不仅是自然的转折,更是人文的延续。从护一羽春鸟、开一扇明窗,到食一箸芹香,这些习俗凝聚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亦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份“阴阳平衡”的生活指南。愿我们在春分日,以传统为舟,以科学为帆,阴阳交替的节气里,平安过春天。

0 阅读:15

志禾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