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成功了,三类人会感到脸红,哪三类?

谭浩俊 2025-02-18 10:28:19

从2008年起,带领团队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2015年成立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学和人工智能进行量化投资;2016年推出第一个AI模型,实现了所有量化策略的AI化转型;2018年正式确立以AI为核心的发展战略;2021年幻方的资产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跻身国内量化私募领域的“四大天王”之列;2023年5月宣布做通用人工智能(AGI),7月宣布成立大模型公司DeepSeek;2025年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

这是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带领团队走过的路,或者说DeepSeek诞生的过程。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梁文锋等并不是专业攻克人工智能的,而是从事量化投资。一定程度上,也是转行研究人工智能;二是染文锋及其团队成员,都没有出国留学经历,而是货真价实的土生土长,是中国自己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工智能高级人才、顶尖人才。

对梁文锋等取得的成功,有些人认为,DeepSeek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学习借鉴了别人的技术,甚至有人认为是模仿。关键是,学习借鉴也好,模仿也罢,别人的技术就是没有DeepSeek的好,没有DeepSeek的产出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而所谓的不是创新、是学习和借鉴,甚至模仿,从历史上所有的重大发明创造来看,哪一个发明创造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功的,想用所谓的学习借鉴和模仿来否定DeepSeek,显然是别有用心。

梁文锋的成功,不仅在中国科技界掀起一股飓风,也在全球科技界、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股飓风。很多人对横空出世的DeepSeek,对梁文锋投之以惊讶的眼神。在这之前,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关注DeepSeek的,更不会梁文锋这个没有留学经历的本土学生。但是,奇迹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DeepSeek就像孙悟空一样,突然降临到世人的面前,且百般武艺令人惊叹。

此时此刻,有三类人是尤其感到惊讶,且会感到脸红的。第一类人,有留学背景的,且留学于欧美顶尖大学的人。他们一直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只有自己才能成为中国科技领域高峰的攀登者。没有留学背景、尤其没有欧美顶尖大学背景的本土大学毕业生,要想在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有所突破,可能性不大。但是,梁文锋及其他的团队做到了,拿出了令欧美人工智能企业惊讶的DeepSeek。那么,具有留学背景的“高材生”们,尤其是欧美顶尖大学的毕业生们,该做何感想呢?会不会有脸红的感觉呢?

第二类人,有过硅谷经历的人。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眼里,硅谷才是世界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要想取得科研成果,就必须有过硅谷工作的经历,要硅谷从事过科研,到硅谷接受检验。否则,要想取得科研突破,很难想象。但是,梁文锋不信邪,硬是用本土科研人员的经历告诉有过硅谷经历者,不仅你们能行,我们也能行,而且登上了人工智能高峰。那么,有过硅谷经历者,会怎么想呢?会觉得脸上发热吗?

第三类人,转行搞金融证券的。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公开表示,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师我想去金融公司。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出了大问题。确实啊,搞金融赚钱啊,特别是清北的高材生们,只要转行金融、证券,少则百万年薪,高则千万。然而,几年过去了,金融、证券行业也没有过去吃香了,一些转行者现在也逐步转入平庸。曾经被高看一眼的高材生们,如果执着于基础研究领域,或者像梁文锋一样,转行不转心,而是仍然放不下基础研究、放不下高科技、放不下人工智能等,而不是完全为了赚钱,或许,也会有DeepSeek一样的成果诞生。面对梁文锋和DeepSeek,转行者后悔了吗?有脸红的感觉吗?

6 阅读:850
评论列表
  • 2025-02-18 22:54

    从新中国能建立,早就证明了国产人才才是中国的希望。没有毛伟人,那些留洋归来的所谓人才,都早已成为蒋介石的刀下鬼或阶下囚了。

  • 2025-02-18 16:37

    留学回来的人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顶礼膜拜,对国内毕业没有留学经历的嗤之以鼻。但事实证明,靠他们搞创新是不可能的。

  • 2025-02-18 22:15

    我用DeePseek只能搜一次,第二次就显示网络忙了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