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一天,蓄谋已久的日军航空兵全面袭击英、美在西太平洋上的所有军事基地。
仅仅几天时间,盟军便损失千余架飞机和一百多艘舰船,丧失了制空、制海权。
日军袭击西太平洋的同时,还对东南亚发起大举入侵。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第5师团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和北大年登陆,近卫师团则兵临曼谷城下。
由于泰国军队抵抗不力,曼谷等地相继失守。
其实泰军的抵抗,不过是做做样子,演给外界看的。
这样,以后不管是日本胜,还是英美胜,泰国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拿下泰国后,日军在山下奉文指挥下,兵分两路南下。
其中第5师团借道泰国国境,沿马来半岛西海岸推进。
近卫师团在日本海军护送下,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巴鲁登陆。计划沿马来半岛东海岸推进。
当时的马来半岛,驻有英联邦陆军9万人,253架飞机,810门火炮。
此外,英国海军在新加坡还部署了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及9艘驱逐舰。
单看数据,貌似英联邦军的实力不弱。
但是,英军战机大多是落后机型,无论航程、机动性还是速度,都远不如日军的“隼式”和“零式”。
而9万地面部队中,只有1.9万是英国陆军,其余都是澳大利亚军、印度军和马来军。
民间有句俗语:人多了乱,龙多了旱,母鸡多了不下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组织构成复杂的军队,战斗力往往不怎么样。
并且,英国上下当时对日本军队也极为轻视。
开战之前,英国空军参谋长波特尔爵士狂妄自大,说什么欧洲淘汰的战斗机拿到远东依然是先进的,对付那些日本猴子绰绰有余。
英军飞行员们也是目中无人,称日本也就只配与中国菜鸟互啄,并扬言一旦开战,那就是“豪华的劳斯莱斯与简陋的日产尼桑赛跑”,咱一架飞机打他们两架都没问题!
英国人既不知道敌人有多强,又不知道自己有多弱。这仗还打个锤子。
12月8日,登陆哥打巴鲁的日军进攻受挫,呼叫空中支援。
随即,日本飞机跑来一通狂轰滥炸,吓跑了英联邦军。
当天的战斗,英军丢掉三个机场,另有50多架战机被摧毁。
首战失利,英军驻马来亚司令官帕西瓦尔中将闻讯后,出于稳妥考虑,将所有英军飞机全部撤至新加坡。
帕西瓦尔这个人,用英国人的话说,是个消极主义者,每逢难题,他都会缺乏决断力和必胜信念,且眼中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希望。
空军撤走后,奋战在前线的英联邦军顿时没了空中支援,被日军轰炸机按在地上反复蹂躏。
首先被蹂躏的是海军。
12月9日,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率领由“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Z舰队,北上截击日军登陆部队。
这个时候,日本海军还没有“大和”、“武藏”两艘巨舰。
能与“威尔士亲王”号一决高下的“长门号”和“陆奥号”战列舰又没有南下参战。
也就是说,如果Z舰队快刀斩乱麻,哪怕只有半天时间,都能对日军的海上运输部队完成一场屠杀。
然而,菲利普斯在关键时刻竟然怂了。
就在Z舰队走到半路时,菲利普斯突然下令,返回新加坡。
结果,英军白跑一趟不说,回去的路上还被日军潜艇发现。
12月10日,日军派出侦查机搜索,在关丹东南海域找到了Z舰队。
当天中午12时,缺乏空中保护的Z舰队被日军飞机掷下的几百枚炸弹和鱼雷好一顿招待。
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坚持了两个小时,最终还是没能抗住,双双被击沉。
整场战斗,英军损失两艘主力舰,800人丧生。而日军仅损失6架飞机。
海上被轰得晕头转向,陆上的情况更糟糕
12月11日,主宰了天空的日军战机不断从空中向地面扫射。
5万多英联邦军被日军揍得全线崩溃,撒丫子逃往新加坡。
帕西瓦尔自诩可以坚守三个月的日得拉防线,只坚持了三天就告失守。
击垮英军防线后,日军使出自行车闪击战,蹬着自行车穿梭于雨林之中。
别看自行车的时速不咋滴,但追击方寸大乱的英联邦军队,已经绰绰有余了。
仅第一天的追击,日军就俘敌3000,获野炮50门,重机枪50挺,卡车、装甲车约300辆。
而日军死伤仅110人。
此后一个月,日军近卫师团和第五师团按计划急速推进。
遇上英联邦军阻击,日军就采取迂回包抄战术,绕到英军阵地侧翼,前后夹击,一顿火力输出。
英军被鬼子超强的野战能力打得心态炸裂,之前对日本人的傲慢一扫而空,又转入另一个极端,开始狂吹日军。
有人说日本兵都有飞天遁地的本事,仅靠一片芭蕉叶就能穿越沼泽。
还有人说日本兵都是超级战士,可以像蝙蝠一样在夜间行动,可以像蚂蚁一样靠脑电波与同类交流。
在这种失败情绪影响下,英军一路跑,日军一路追,很快就追到了马来半岛南端的柔佛州。
远在伦敦的丘中堂听说马来亚大部沦陷,气的破口大骂:难道你们远东地区的将军,一个能打都没有吗?大英帝国的百年荣耀都被你们丢光了!
1942年1月21日,丘吉尔派来的增援抵达新加坡,有4万英国陆军和51架战斗机。
然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来的英军听了前线溃兵对日军的描述,还没打,心态上就认怂了。
鬼子虽然装备一般,但忍耐力极强,凶残且狡猾,还不怕死,动不动就万岁冲锋,这谁惹得起啊!
到了1月31号,所有英联邦军撤至新加坡,并炸毁桥梁,企图凭借柔佛海峡抵御日军进攻。
但最窄处仅1.2公里宽的柔佛海峡,怎么可能阻挡日军的前进步伐呢?
2月7日,鬼子先头部队划着小船就登上了新加坡。
英军阻击部队被这气势唬住了,再次四散而逃。日军趁势拿下了为新加坡市区供水的水库。
水源被切断,不出几天,英军就会全部渴死。
与之同时,日军飞机又投下传单,威胁若不投降,就将遭受枪炮和刀剑的痛苦。
2月15日,8万英联邦军被鬼子的屠杀警告搞得士气全无,遂缴械投降。
英军向日军投降
马来战役历时69天,日军以伤亡9657人的代价,歼灭英联邦军13.8万。其中13万是俘虏。
日军的缴获同样颇丰,粮食、石油、火车头就不说了。仅武器装备就缴获了火炮740门,乘用车及卡车1万辆,轻重机枪2500余挺,步枪6万支,子弹336万发,装甲车200辆。
看到这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许多日军军官不禁感叹道:仅凭这些也可以打一仗啊,实在不能理解英国人的脑回路。
就在英国佬被日寇暴打的同时,一向被西方人瞧不起的中国军队,在长沙取得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大捷。
1941年12月中旬,日军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指挥第3、6、40师团,外加独立混成第9旅团和若干大队,总计约10万人,气势汹汹杀向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鉴于日军装备先进,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指挥20余万中国军队采用“天炉战法”,即在鬼子进攻的地区内,彻底破坏道路,坚壁清野,设置纵深伏击阵地。待鬼子深入,以尾击、邀击、侧击、夹击,分段消耗鬼子兵力与士气,使战场变为一个“天然熔炉”,最后将鬼子聚歼于内。
12月末,在我军顽强阻击下,深入长沙城下的日军补给中断,锐气全无。
薛岳判断日军已是强弩之末,遂决定转守为攻。
1942年1月4日,反攻开始。我军第4、20、26、37、58、78、79军蜂拥而上。
日军第3、6师团见势不妙,仓惶向北逃窜。遭我军第26军和第79军截击,死伤甚多。
日军第40师团退却途中,也遭遇拦截侧击,被打得溃不成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按照九战区提交的报告,共毙伤日军5.69万。
这个数字显然是有水分的,但这不重要。因为日军此战的的确确败了,并且是大溃败。
英美打输了,中国打赢了,这在当时形成了鲜明对照。
正所谓尊严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英国人被日本人一通揍,又见中国军队有英勇善战,便一改之前的傲慢态度,主动向中国示好,并与国民政府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打算共同防御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
缅甸对于英国而言,其实不重要,滇缅公路就更不重要了。
英国佬之所以放下身段与国民政府签署协议,主要是想买个保险。
不过,对中国军民而言,滇缅公路就太重要了,堪称生命线。
1941年底,日本切断了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所有海上通道。
又因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也终止。
当时中国抗战所需的战略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等,都要依靠滇缅公路从西方进口。
如果这条生命线再被日军切断,中国就成了孤岛,国内的主要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
为了保住滇缅公路,国民政府早在1941年就开始做动员准备。
由国民革命军第5、第6、第66军,共9个师10万余人组成远征军,云集滇西,随时准备入缅援英作战,与日军决战于仰光。
然而,狗改不了吃屎。
当日军已经对缅甸发动攻势后,精于计算的英国人竟然还在打小算盘——如果中国军队在缅甸打跑了日本人,又赖着不走怎么办?
就这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被英缅当局一拖再拖。
直到1942年2月中旬,日军第33师团突破了英军的萨尔温江及米邻河防线,英国人这才认清现实,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
但中缅边境距离仰光约2500里,且滇缅公路运力不足,无法承载十万大军同时出动。
比如,当第5军抵达缅甸中部时,后面的部队还远在昆明尚未出发。
如此一来,远征军不仅丧失了对日军“击其半渡”的大好战机。自身也陷入“添油战术”。
除了错失战机和运力不足,远征军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指挥系统混乱。
2月25日,蒋介石在部署入缅作战事宜时,向远征军副总司令杜聿明交代:远征军由你统一指挥,你接受英缅司令官赫顿中将的指挥。
但没过两个星期,史迪威来了。
随即,蒋又召开远征军高级将领会议,再次指示杜聿明:远征军仍然由你指挥,你归史迪威指挥,对他的命令,你要绝对服从。
可趁史迪威不在时,老蒋却跟杜聿明说: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我的决策,你要打电报向我请示后再做决定。
行军作战,指挥不明是大忌。
可以说,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后的首次出国出战,仗还没打,就已经蒙上了一层失利阴影。
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
同一天,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率先赶到缅甸南部重镇同古。
同古又译作东吁,这里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铁路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另外城区西北还有克永冈机场。
鉴于仰光已失,而同古的战略地位又及其重要,杜聿明在请示老蒋后,将决战的地点由仰光改为同古。
随即,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提前赶到同古,找驻防此地的英缅军第1师指挥官洽谈换防事宜。
可戴安澜到了之后才发现,部队换防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务,如营区规划、防区地图、敌军规模、部队给养等,英国人都是一问三不知。
没办法,等200师大部队抵达后,戴安澜只好先指挥官兵先找地方睡觉,然后修筑工事。
是的,不靠谱的英军竟然连住宿营房和防御工事都没给远征军准备。
此时杜聿明和戴安澜还不知道,英国人从未想过保住缅甸。
他们请远征军参战,不过是希望流中国人的血,拖延时间,掩护自己撤向印度罢了。
3月9日,忙完了一番本不该操心的琐事后,200师官兵被分成四部驻防:
军部配属的工兵团被布置在同古北面的克永冈机场,防止日军迂回绕后。
骑兵团和598团一部布置在城南十公里处的皮尤河附近,用来伏击日军。
598团主力和600团驻防于西唐河以西。
599团及200师部,驻防于西唐河以东。
戴安澜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同古附近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有将部队分散开,才能尽最大可能迟滞日军进攻,为后续部队跟进争取时间。
3月18日,英缅军第1师不打招呼,直接跑了。只留下远征军200师独扛日军。
3月19日,日军先头部队闯入骑兵团预先设下的伏击圈。
随即,埋伏于此的我军按计划引爆皮尤河大桥,两翼部队用机枪扫射。
日军被打得猝不及防,丢掉20余具尸体,仓皇撤退。
3月20日,杜聿明赶到同古视察情况,并向戴安澜交代任务:拖住日军七天,待后续部队抵达,发动同古会战,集中力量击破当面之敌,进而协同英军一举收复仰光!
就在杜聿明交代任务时,日军第55师团第112联队在18辆坦克、装甲车和4门大炮掩护下,攻击200师骑兵团驻守的皮尤河阵地。
双方激战数小时,皮尤河地动山摇,整个阵地到处都是弹坑。
到了晚上,骑兵团清点人数,副团长曹成以下540人壮烈牺牲,阵地也被日军炮火轰得稀烂。
为了避免骑兵团全军覆灭,戴安澜下令放弃皮尤河阵地。
3月21日早晨,日军拿下皮尤河后,不待休整,继续向同古推进。
这一天的战斗,日军首先出动飞机对598团驻守的鄂克春阵地倾泻炸弹。
随后,日军步兵以战车、坦克为前导,发动地面进攻。
598团与日军激战一天一夜,打死打伤日军400人,击退日军。
日军是万万未料到,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遇到的对手无不是望风而逃,结果却在小小的同古遇到了硬茬子。
3月下旬,7万美菲联军放下武器,菲律宾太上皇麦克阿瑟仓惶逃到澳大利亚。
日军乘胜南下,攻占东印度群岛,整个东南亚战场,只剩缅甸还有战事。日军此时可以从容抽调战机增援缅甸。
3月22日,日军出动179架战机,将位于马圭的英军空军基地掀了个底掉天。
摧毁英军战机28架,另击伤29架。
一次报销57架战机,英军在缅甸南部战场的制空权也彻底丧失。
日军掌握制空权后,轰炸更加肆无忌惮。
3月23日,日军第143联队赶来增援。
两个联队在30多辆坦克、20多门大炮,外加4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598团发起猛攻。
面对日军狂轰滥炸,我军的鄂克春阵地遭到严重破坏。
眼看防线不保,598团副团长黄景升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日军坦克,不幸中弹倒地。
阵地上的我军官兵为了抢回黄副团长遗体,冲出战壕与日军肉搏。
这一天的战斗,日军伤亡500余人,我军勉强保住阵地。
血战四天,已经有两位副团长战死。见形势严峻,戴安澜在军官会议上宣布:为了防止战斗中指挥中断,若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3月24日,日军在缅甸当地人的引导下,偷袭了克永冈机场。
机场失守,598团继续在南面的鄂克春坚守,存在被日军拦腰包围的风险。
于是,戴安澜命令598团连夜放弃阵地,并收缩防线。
战至3月27日夜,200师已被日军三面包围。
此时,坚守七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原计划早就应该赶来增援的新22师,却因为英国人拒绝提供火车,迟迟不能抵达战场。
见预定的会战计划要泡汤,杜聿明命令新22师师长廖耀湘率全师徒步赶往同古增援。
同时,戴安澜也决定再坚守三天。
3月28日,新22师先头部队与日军交上火。
同一天,日军第56师团抵达同古。
第56师团为了歼灭新22师,便优先向伤亡惨重的200师发起猛烈进攻。
当天的恶战,日军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的掩护下,强力突入我军阵地。
为了减少伤亡,让日军的重武器无法发挥作用,200师官兵全员上刺刀,与日军贴身白刃战。
白刃战从下午打到傍晚,日军最终被打退。
3月29日,眼看同古会战已无法实现,杜聿明命令戴安澜突围。
但命令还没下达,就被史迪威截住了。
史迪威希望200师再坚守至少七天,保证新22师和第96师能完成集结,击破当面之敌。
很显然,史迪威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
大家都是军人,都有荣誉感。若是会战能实现,谁又愿意半途而废呢?
为了避免200师全军覆没,杜聿明没搭理史迪威,命令戴安澜突围,另择地点与日军决战。
3月30日凌晨,在新22师接应下,200师从同古东面成功突围。
历时12天的同古战役,虽然规模不大,但这场战役却是日军侵袭东南亚以来,遭遇的第一场苦战。
相比于只会逃跑的英军,我国远征军显然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不过,史迪威却对战果很不满意。他在日记中大骂杜聿明是懦夫。
估计是觉得写日记发牢骚还不解气,史迪威在4月1日又坐飞机跑到重庆,略带威胁地对蒋介石说:中国军队不听指挥,我要辞职!我不能让美国空军去支援我所不信任的指挥官指挥的部队。
史迪威掌握着盟军中国战区的物资调配权,蒋介石显然不可能放他走。
那么,老蒋要怎么化解这场信任危机呢?
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