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击机和轰炸机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任务不一样

墨书聊天 2023-12-23 08:45:04

先要说说战斗机和轰炸机,这是各国航空兵中的两大主力机种,都是根据作战任务来命名的,因此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就是任务性质不一样:战斗机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打击空中目标,轰炸机则是对地对海作战打击地面海面目标。从外形上看,最明显的是轰炸机一般比战斗机大……得多。

轰炸机大,战斗机小

任务性质不一样,也就决定了这两者对性能的要求不一样。对战斗机而言,基本的要求是速度要快——可以尽快赶赴既定空域迎击来袭的敌机、动作要灵活——可以更加有效的占据主动位置对敌机发动攻击。因此战斗机一般机体相对小而轻、翼载荷小、空气动力效能高、整机推重比大,等等。现代战斗机的其他性能要求还包括发现目标能力强、隐身或部分隐身、机载武器多样化,等等。

典型战斗机F-15

对轰炸机而言,基本的要求是载弹量要大——可以在一次空袭中向目标投下更多的炸弹、航程要远——可以在同样载荷的情况下袭击更大的纵深。因此轰炸机一般机体较大、飞行距离远,等等。

典型轰炸机B-52

下面再说歼击机。歼击机是我国特有的称呼——其实就是战斗机(fighter),早前也叫“驱逐机”(pursuit)。与“歼击机”对应的还有一个概念是“截击机”(Interceptor),苏联早期把歼击机和截击机作为两个独立的系列来发展,因此我国大约在60年代对战机进行系统命名时就以“歼击机”命名并一直延用至今,但当时我国并没有专用的截击机,这个系列就空着了,后来虽然一些飞机具备截击机的部分功能和特点,但主要还是以防空歼击机为主进行发展的。

图-128是苏联研制的典型截击机

但欧美国家则一般把截击机作为战斗机里的一个分支,极少成为单独的机种分类,在命名上一般也都统称为战斗机。截击机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截击”敌方的轰炸机,这是因为在早期轰炸机飞行高度高速度快,当本方发现敌机来袭时,反应时间非常短,因此需要一些爬升率高、速度快的战斗机及时起飞并快速爬升到敌机所在高度层进行拦截,特别是对夜间来袭的敌机。所以后来随着战斗机性能不断提高,已经足够完成这种任务,各国基本都不再研制专用的截击机,这个概念也就很少提到了。

P-61是典型的夜战截击机

近年来还有一种“战斗轰炸机”(fighter-bomber)的概念也经常被提及,在我国相应的就被称为“歼击轰炸机”。这种飞机其实在二战期间都已经出现,顾名思义指的是既能执行空战任务也能执行轰炸任务,当时一般是以轻型轰炸机为基础改装,但受限于技术水平,当时的战斗轰炸机往往两头顾不上,作为轰炸机载弹量较小航程也短轰炸效果很差,作为战斗机又显得太笨重,一旦遇到敌方专用战斗机往往被打出翔,所以早期并没有得到太大发展。

Ju-88轻型轰炸机,其中C型是战斗轰炸型

但是进入喷气时代以后,特别是F-15、苏-27这样的战斗机出现以后,战斗轰炸机又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类战斗机气动性能优秀、航程远、外挂能力强,满载状态下超过之前一些轻型甚至中型轰炸机,扔掉外挂以后仍然能够保留了原始战斗机的空战性能,因此逐步得到更多的重视,典型机型包括F-15E、苏-30等。

全对地状态的F-15E

印度的苏-30MKI

之前也有一些专门设计的战斗轰炸机,这类轰炸机实际是用于替换之前的轻型和中型轰炸机,主要特点是机动性相对较好(比之前的轻型轰炸机)、挂载能力较强,但空战能力一般偏弱,在实战中多作战术轰炸机用,机上挂载的空战武器一般只用于自卫。我国的歼轰-7、欧洲的“狂风”IDS、苏联的米格-27、美国的F-105等都是这种类型,现在也在逐步淘汰中。

米格-27

“狂风”GR.4

F-105D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55

墨书聊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