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医疗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业内存在几乎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
我分两篇文章讲讲这两种观点。
今天讲第一种,第二种以后讲。
今年以来,国家更加明确引导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化发展,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
关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两个允许”指的是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三个结构调整”指的是缩小机构间绩效工资差距、优化科室间薪酬待遇差距、调整绩效工资构成比例。
有观点认为,随着医保“双打包”制度和医务人员年薪制的施行,绩效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驱动内卷愈演愈烈,三级医院的病人量将下降,基层医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医疗将趋向于有序。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基础上提高医生收入中固定收入占比,既可以充分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又可以更好地体现医院的公益性。
只不过,通过床位规模获取学科地位的现状将会彻底终结,今后,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住院人次会减少,日间手术占比会提升。
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公立医院将不再过分追求工作量,指导思想将从扩张床位规模转变为提升患者满意度,这种改变的同时,自然而然也做好了分级诊疗。
通俗地说,将会改变“大医院卷、小医院死”的局面和趋势。
我觉得吧,想法肯定是好的,落实起来却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讲本质和规律,未来5年医疗的本质和规律是:节约医保资金,继续给老百姓提供医疗红利。
什么意思呢?
节约医保资金不用多说,继续给老百姓提供医疗红利,最简单的比喻,3万块的爱马仕包包,还是卖你100块。
本质和规律一定会作用于行动。
我把行动的主体分成三个:医院、医生和病人。
由于要节约医保资金,医保按人头年度打包支付给医院,若医院收治病人过多导致超支,超出部分需自行承担。
我想,这样的政策下,医院病人过多、过少都是不行的,维持在怎样一个水平需要医院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无疑会减少内卷,无非是减少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病人,不问可知,仍旧会选择大医院,用100块就能买到3万块的包包,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别想阻止我去买。
医生,是一切政策的执行者,也是责任者,在年薪制的支配下,医生会做出一些改变。
但不管怎么年薪制,绩效对医生的行为都有导向作用,至于向哪个方向导,医院的政策具有决定作用。
医院的绩效调节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调节医院间、医院内的病种结构。
所以,未来5年医疗将有怎样的变化,关键在医院的政策如何转变。
我估摸着,可能的结果是,大医院收缩一些,小医院景气一些,最起码,大医院不那么卷,小医院不那么容易死。
放屁
未来五年看病贵不贵不好说,看病难不难也不好说,公立医院水平下降是一定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