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但早晨起床时的几分钟却是老年人的“高危时刻”,尤其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清晨的死亡人数约占一天总死亡人数的60%。
实际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等,常发生于清晨。这是因为晨起时人体从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率变快,血流加速,血压快速升高,容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而且经过一夜睡眠,晨起时体内水分相对缺乏,血液黏度较高,容易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
此外,老年人晨起时不注意,体位变动过快,很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眩晕或晕厥,继而发生跌倒。因此,老年人晨起时要格外小心,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才能健康长寿。
早晨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1.起床时动作过大
在睡眠过程中血压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当醒来之后血压会快速的上升,如果起床动作过猛的话会让血压突然升高,甚至会让脑血管处于破裂状态。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因为出现了动脉硬化,血管运动时功能受到了障碍,如果体位变化太快的话,容易发生一些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昏厥或者头晕。
2.吃太咸或者油腻的早餐
早餐尽量不要吃一些油炸的食物,比如油条或者油饼等,会增加饱腹感,同时也会摄入大量的胆固醇以及脂肪,增加了消化的时间,让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减少了脑部以及心脏的血流量。
3.用力排便
排便时用力过猛会加快血液流动,让血管壁上的一些钙化斑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里面,最终导致心梗。用力排便的时候会让血压急剧的升高,让腹壁肌以及膈肌处于强烈收缩状态,血压也会突然上升,最终导致了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厕所大便过于用力的话,轻者会晕倒,重则会直接导致猝死。
老年人的晨起好习惯1.适当赖床
老年人早晨起床时,不要猛地起身,否则容易导致血压突然上升,诱发心梗、猝死,建议醒来后适当赖会床,先在床上缓几分钟,让身体适应后再缓慢起身。记住“三个1分钟”:睡醒后不要立马起床,再躺1分钟;慢慢起身,坐1分钟;腿放下在床沿,再等1分钟。
2.喝一杯温开水
早晨醒来之后应该喝一杯温开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增加身体中的水分,同时也具有清肠的功效。水可以通过大肠以及胃吸收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减少患上心肌梗塞以及中风的风险。
3.梳梳头
晨起梳头可起到一定养生的作用,建议梳头时保持梳子紧贴头皮,从前额开始梳到后颈部。
4.排便时间不要过长
晨起的直立反射可刺激胃肠道蠕动,此时排便是最佳时机。注意排便的时间不要太长,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排便困难,引起便秘、痔疮等问题。另外,老年人在排便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于用力,过于用力会导致腹压上升,容易诱发猝死、脑血管意外。
5.按时吃早餐
早餐建议在8点前进食,过晚吃早餐容易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影响大脑、肌肉的正常运作,还会增加胃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6.晨练不宜过猛
老年人晨起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健步走、健身操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为佳,锻炼应以心跳稍快、呼吸略有气急、不觉劳累为宜。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