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业将倒退20年!美国开始大清算,撤走16亿,早已无肉可割

说宇宙寻真理 2025-04-06 14:58:4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特朗普无差别加征关税,对今年的印度来说可谓雪上加霜。过去4年的时间,印度一直在试图推动本国的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吸引企业离开中国前往印度。

但上个月的消息显示,莫迪政府已经彻底叫停了激励国内制造业发展的计划,也就是被大肆宣扬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这项计划推出4年,完成度很低,关键在世界看来,印度想要取代中国的地位已经越发的不可能。

为什么印度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过去4年,印度不断在推动计划,他们究竟缺少了哪些必要因素呢?

野心勃勃,建立一个自力更生的印度

发展印度制造,莫迪此前可谓野心勃勃。2020年5月,莫迪直接喊出一个口号,要建立一个自力更生的印度,最终要促成制造业的实质发展。

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印度推出了自己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整个计划预计投入的资金规模高达23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当初仅仅是莫迪政府推出的3项计划之一,另外两项计划分别是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促进方案、电子制造集群计划。

三项计划加在一起,印度政府当年总估值为5000亿卢比,要发展电子制造,要吸引大量投资,还要创造5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以及15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整体的规模不可谓不庞大,甚至一度让外界认为,尤其是西方和各国的资本认为印度制造在接下来能够完全取代中国。

为什么当时的外界普遍乐观?这是因为在推出计划之前,印度的制造,尤其是电子制造确实在发展。

2014年,印度全年的电子产量规模为290亿美元,2019年,这一规模已经增长到700亿美元。

在全球电子产品的生产份额中,2012年印度的生产份额占1.3%,2018年增长到了3%。正因为此前的大好局面,才让印度政府开始飘飘然,国外的资本也开始跃跃欲试,到印度去收割赚钱。

计划不错,但接下来的推动实施却完全不行。

吸引投资额远低预期

围绕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印度政府此前提出,会对扶持的企业给予4%~6%的现金激励。回头去看印度政府2020年提出的计划,完全就是笑话。

因为世人都看到了,接下来所有到印度去投资的外企,无一例外都遭遇了印度的收割乃至勒索。不说国外的企业,就是说国内的几家手机厂商,他们在印度的损失不可谓不小。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们为自己的盲目乐观付出的代价。毕竟,谁让他们跟着西方一起起哄,认为印度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呢。

截止到2024年,针对个人电脑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在吸引投资层面远远没有达成目标。

印度政府原本的预期是在这个领域能够吸引2.9亿美元的投资,但是到了2024年,累计吸引的投资额度只有5900万美元。

政府拿出了20.1亿美元的补贴预算,可最终参与的公司只有38家,整体的投资远远低于预期,吸引投资率之低让整个市场也猝不及防。

印度的市场普遍认为,之所以在个人电脑生产上难以吸引的外资,是因为在印度国内的组装生产,比进口产品还要高出5%~7%。

是的,你没有听错,别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国内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进口的成本较高,印度则是反了过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印度的制造业体系不完善,工人的技术素养普遍很低,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最终生产出来的个人电脑产品,成本比在国外生产还要贵。

在这种局面下,想要更多的吸引外资基本不可能,最终也拖累了整体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发放的激励资金不到8%

按照印度此前的规划,生产关联激励计划,能够保证印度的制造业在2025年的时候,于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到25%。

要保证这一目标实现,在印度的企业就要加大生产力度,如果生产目标达成了的话,还能拿到印度政府的现金奖励。

可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奖励仅仅是印度政府嘴上说说,截止到2024年秋天,所有参与计划的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规模,已经达到了1519.3亿美元。

企业的生产规模完成了印度设定目标的37%,但是印度政府并没有兑现现金奖励,其发放的激励资金只有17.3亿美元,连分配金额的8%都不到。

这样一来,想要提升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自然也就不可能完成了。还在2015年的时候,印度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为16%。

此前提出的目标是提升到25%,具体的时间是到2022年提升,但由于此前没有完成,所以又将时间延迟到了今年。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要说提升,制造业的占比甚至下降到了13%。

之前的野心勃勃完全变成了笑话,印度政府可谓是全方位的溃败。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而且相当复杂。

印度自身太多的短板

首先,从印度的官僚主义和税收制度看,为什么外国的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收到过印度的天价罚单?

原因就在于,从印度中央政府到地方,复杂的税收体制使得各级官僚系统都想从投资者身上吸血吃肉。这样一来,就会从根本上吓跑国外的投资者。

其次,印度不得不面对自身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交通不便就难以推动制造业供应链的持续完善,更不要说稳定发展了。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都相当高昂,企业和投资者肯定撑不住。

再者,印度劳动力的培训以及技能问题也很严重。劳动力素养不高一直困扰着印度的制造业发展。

就像去年频繁发生的三星工厂罢工事件,印度工人提出的奇葩要求,这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最后,外资在印度投资设厂,不得不面临土地征用的复杂问题。这种复杂程度又结合了各地的官僚主义情况,往往使得建设和运营不能按照规划推进,整体效率极其低下。

各种短板问题交织在一起,印度政府即便采取解决措施,往往也是力不从心,反倒会制造出一系列新的问题。

为吸引外资却债台高筑

印度政府也不是没有努力,为了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近年来一直在主导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但是这种建设是以过量的举债来推进的。

借钱发展基础设施,一个很关键的前提就在于,政府接下来能够通过不断增长的税收来抵消债务,从而推动整体的经济向着良性循环发展。

这就需要印度市场的各个企业能持续蓬勃发展。只有企业赚到钱了,政府才能拿到更多的税收,政府拿到了更多的税收,才能抵消此前的债务,进而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想法当然不错,但问题恰恰在于,目前印度的经济乃至企业的发展,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增加印度政府的税收。连债都还不上,又怎么能推动接下来的发展呢?

截止到2024年初,印度的公共债务与GDP之间的比例约为85%。在新兴经济体中,这规模仅次于巴西。

印度面临的局面十分尴尬。如果想在基础建设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印度政府拿不出钱来,反过来试图降低对企业的补贴,但又会导致整体的投资流失。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印度还在人为的制造贸易障碍,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相当不利。

印度的进口关税全球最高

2022年的数据显示,印度的进口关税平均最惠国税率为18.1%,对比之下,我国只有7.5%,欧盟方面为5.1%,美国是3.3%。

关税障碍对印度国内的制造商来说是很大的麻烦,大量的零部件印度并不能自行生产,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关键性的零部件全靠进口来维持。

这对制造商和投资者来说形成了严重的限制,进一步导致印度吸引外资的计划受挫。不过,现在的情况变了,特朗普要对全世界增加关税,印度不再是此前贸易障碍设置最多的国家了。

印度不会是“未来的国家”

在就业层面,印度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之前提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其中之一的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但截止到去年,印度的就业还是难以提升。

尤其是女性就业人口,远低于全球中低收入国家50%的平均水平,我国的这一水平已经达到了71%。

在制造业的比重上,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比重已经占全世界总规模的30%,印度的这一水平只有3%。

商品的出口规模上,我国的出口总量已经从4%增长到15%,而印度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量中只从原来的1%增加到了2%,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所以,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看来,印度不会成为未来的国家,更不可能取代中国的位置。

结语

在全球化经贸发展时代,世界并不是没有给印度机会,只是印度没有抓住这些机会。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美国要走贸易保护路线,未来全球化将面临太多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

一帆风顺的时期,印度都没有任何作为。在接下来的混乱局面中,印度的经济如果没有出现倒退,就算是烧高香了,更不要想着再去提什么取代中国了。

印度国内的学者也悲观地认为,机遇已经错失,不管是吸引外资还是发展经济,未来的莫迪政府还能出多大力呢?

参考资料:

《印度政府被曝已决定,终止230亿美元激励国内制造业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观察者网 2025年3月21日

《印度针对个人电脑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吸引投资额远低于预期》 商务部网站 2024年12月9日

《推5000亿卢比刺激!印度启动三大计划扶持电子制造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6月3日

《替代中国论调为何越来越站不住脚?》 环球时报 2025年1月3日

0 阅读:0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