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正在造600吨级的“巨无霸”运输机,比安-225还大!

说宇宙寻真理 2025-04-09 14:57:00

乌克兰安-225“梦幻运输机”已成绝唱,中国运-40或将接棒!俄媒消息称我国正酝酿建造运-40超大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超650吨,超越前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

正在服役的运-20,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运输机,但它在全球排名中却并不靠前。大型运输机方面,已成为我国军事建设的短板。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兵工自动化》杂志披露消息称,一旦全新大型战略运输机——运-40研发成功,将极大增强我国军事的远程投送能力。

安-225被炸毁,世间再无“梦幻”

俄乌战争至今已持续3年多,这场战争给双方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伤亡外,还意外导致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安-225彻底陨落。

2022年初,俄乌两国突然爆发战争。鉴于两国巨大的体量差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俄罗斯并没把乌克兰太当回事。

有些轻敌的俄罗斯当局,希望通过突袭基辅周边的机场,实施“斩首行动”从而快速控制乌克兰,虽然最终事与愿违,但这次突袭行动还是造成了巨大破坏。

当时,俄空降兵发动突袭抢占基辅周边的机场时,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安-225正停靠在这座机场,为了抢占战场主动权,俄乌双方围绕机场展开激烈争夺。

在双方激烈交火中,安-225很悲催地被炮弹命中。据现场流出的照片,安-225头部被彻底摧毁,机翼也因为爆炸遭到严重破坏。

一侧机翼被彻底炸断,另一侧机翼虽然还没有脱离机身,但发动机却已经消失,安-225的机库被炮弹摧残得面目全非。

如此严重的破坏,超出了全球各方估计。据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推测,修复飞机需耗时5年,至少花费30亿美元。

如此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支出,显然不是目前的乌克兰所能承担的。可以说,安-225已经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性,这款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成为绝唱,世间再无“梦幻”。

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建造。1985年开始研制,1988年首飞成功,飞机长和宽均超84米,完美体现了苏联“暴力美学”的精髓。

苏联解体后,安-225由乌克兰继承,这款最大起飞重量达600吨的大飞机,在乌克兰无用武之地,被闲置了很长时间。

高额的维护费用让乌克兰头疼不已,幸亏后来全球商业运输需求大增,乌克兰脑袋开窍,将安-225改造后投入商业运营,这才彻底盘活。

公开消息称,安-225执飞商业运输航班,每小时的租金高达12万美元,虽然很贵,但凭借着超大的运输量,相对而言性价比很高。

强大的吸金能力,着实帮乌克兰赚了不少,不过在俄乌战争中被摧毁,乌克兰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渠道,世界也失去了最大的运输机。

全新“空中巨无霸”或将问世?

安-225的陨落让全球航空迷为之扼腕叹息,但最近有消息称,我国将研发超重型运输机,这款可能被命名为“运-40”的运输机,起飞重量可能超越安-225。

2025年4月初,俄罗斯媒体发布消息,中国正在研究一款超大型运输机,机型之大让人惊讶,可能超过安-225,载重量更超过运-20运输机4倍。

俄罗斯媒体发布的消息,最早来源于我国的《兵工自动化》杂志。该刊物之前发布了一篇关于我国研制战略大飞机的报道。

这篇报道称,我国正在酝酿的超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650吨,甚至可能达到700吨,完全超过安-225的最大起飞重量。

载重方面,运-40预计超过250吨,基本与安-225相当,是运-20载重能力的4倍左右,凭借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航程方面也可能更优秀。

大涵道涡扇发动机,是大型飞机的核心,好在这方面我国经过多年技术积淀之后,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继C919国产大飞机之后,我国正在和俄罗斯合作研发新一代大型客机C929,为C929配套研制的CJ2000A涡扇发动机(又称AEF3500),可以直接应用到运-40大型运输机上。

根据我国发动机的命名规则,发动机编号后几位的数字,乘以10就可以得出发动机推力,由此可以判断CJ2000A的起飞推力达到35吨。

运-40计划配备4台CJ2000A发动机,起飞总推力可以达到140吨,这比配备6台D-18T发动机的安-225起飞推力还要大。

由于研发时间早,再加上有着苏联航空发动机的通病(推重比低、油耗高),D-18T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23吨,6台合计也只有138吨。

运-40采用4发设计,无论是飞机空重还是飞行阻力,都要比安-225小很多,在同等条件下,运-40的载荷、航程要比安-225更优秀。

发动机等核心问题已经解决,飞机设计方面在超级风洞加持下更是问题不大,这一切都意味着,只要我国有需要,运-40这种重型运输机可能很快就能问世。

重型运输机有何作用?

目前,我国运输机的主力机型是运-20,换装涡扇-20发动机的运-20B将大规模量产服役,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运油-20B和空警-3000预警机。

可以说,大型运输机就是一个空中平台,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改装,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预警机方面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运-40一旦研发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既可以作为运输机使用,也可以以此为平台建造其他类型的军机。

凭借超强的运输能力,运-40可以提供更强大的远程投送能力。以200吨载重飞行5000公里为例,可以让重型装甲部队在12小时内抵达非洲或中东热点区域。

一旦建成20架规模的运输机队伍,就能一次投送一个合成旅80%的重型装备,有效提升我国军事的远程投送能力。

除了长途运输之外,运-40也一样可以成为空中平台,搭载雷达成为空中预警机。从预警机的发展规律来看,飞行平台越大,可以安装的雷达就越大,预警距离更远。

根据网上披露的数据,运-40的机长达84米,翼展也超过88米,可以安装的雷达天线整流罩,最大可以达到28米,这是空警2000整流罩的两倍以撒花姑娘。

制约预警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预警天线孔径高度偏小,波束在远距离发散严重,影响了目标数据精度。

而以运-40为平台建造的预警机,天线厚度最大可达9米,这无疑能大幅提高数据精度,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有望突破1500公里,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跟踪能力提升300%。

除了军事领域的强大作用之外,在商业领域,运-40同样有很大的空间。当年安-225可是国际航空运输业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一小时高达12万美元的租金,单次运输利润超百万美元,成为乌克兰重要的吸金兽。我国国际贸易数量更大,贸易对象遍布全球,运-40一旦投入运营,必定会拥有强大吸金能力。

运-40揭开空中力量新篇章?

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始终是曲折的。运-40最关键的发动机问题已经解决,但也有其他问题急需解决。

首先,运-40飞机翼展超88米,对机翼的整体成型工艺要求很高,40米级超长构件的制造技术需要攻关。

其次,飞机起落架需要承受700吨级的冲击载荷,相当于三个A380客机的重量,这就对起落架结构和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运-40巨大的气动面,对飞行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能需要革新算法,开发新一代电传操控系统。

除了以上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外,国家对重型运输机的研制工作,也要考虑国家战略、实际需求等多个方面因素。

虽然600吨级以上的重型运输机,一旦造出来毕竟影响巨大,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暂时还没有太高的需求。

对苏联而言,安-225也是用力过猛的产物,毕竟当时处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苏联在航天领域被美国超越之后,就想着在航空领域挽回一点面子。

600吨级以上的重型运输机,对机场的要求非常高,就全球来说都没有多少机长能满足这种级别运输机的起降,这就导致类似机型的使用受到较大限制。

也许,目前最适合我们的重型运输机,应该是美国的C-5银河运输机或者是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鲁斯兰),也就是起飞重量在400吨左右的运输机,这种机型可以与运-20搭配使用,完美满足目前的需求。

0 阅读:0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