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才少年林嘉文:16岁出版史学专著,却为何在临近高考时跳楼

田畴谈社会 2023-05-29 22:13:01

2016年2月23日晚,陕西西安某小区发生一起高三学生坠楼案,一名高三学生在自家窗台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名高三学生背后的身份不简单,“天才少年”,“史学奇才”,“高三学霸”等等各种标签倾注他身,本可以前途无量,而他却跳楼自杀,是什么原因让他走上自我毁灭之路?他到底是谁,经历了什么?

他就是西安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林嘉文,在他留给世人的遗书当中,可以剖析出他自杀的原因:未来对他没什么吸引力!年纪轻轻,却看透人生,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思!

真的是因为他人间清醒?其实他只是万千抑郁症患者中的一员,作为抑郁症患者做出这样的举动,似乎让人可以理解。但我们可以他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林嘉文出身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外公外婆也曾是中学老师,祖父也是一名教师。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更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当别的同龄孩子还在愉快地玩耍时,他却悄悄躲进书房里看《三字经》、背《唐诗三百首》,从小养成孤傲、内向的性格。

浓厚的家学氛围,使林嘉文沉浸在书香中,小时候的他有模有样跟着父母看书,特别喜欢看历史书,什么《资治通鉴》、《吕氏春秋》、《史记》等等专业史学著作,我们成年人看了都挺费劲,他却看得津津有味,还能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有一天,父母在厨房里做饭菜,小嘉文突然跑过来问父母道:“为什么汉族人攻打少数民族地区,叫开疆拓土,而少数民族进攻汉族地区,叫入侵?”

这个问题父母始料未及,也不知怎么回答?因为他们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尴尬地笑了笑。

上小学后,林嘉文爱上一档节目央视的《百家讲坛》,喜欢看易中天、王立群绘声绘色讲解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他看得非常入神,有时还忘记了吃饭。每到节目播出时间,他会早早洗漱完守候着电视机前。

他的父母看到他对历史如此感兴趣,认为他会偏科很严重,然而林嘉文对其他科目也游刃有余,各科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父母见此情况后,也不再阻止,任由其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嘉文对历史近乎痴迷的状态,历史书本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吵嚷着父母去图书馆查阅历史文献书,或者叫父母买一叠厚厚的历史文献书,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只要他研究历史的同时,不要影响其它学科的发展。

林嘉文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非常懂事,独立自主,父母对他的学习很少操心。加之多年来研究历史,他表现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看待问题比别人看得更深刻,同时也让他比较孤独,融入不到一个圈子。

他徜徉在历史的海洋中,仿佛能跨越时间与浩瀚的历史星空与历史人物进行深度交流。

他沉浸式历史研究,忘乎所以,同时会提出独到见解,在某些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收获大批粉丝的热爱。他利用寒暑假攻读历史著作,研究历史学问。

在2014年,写出了一本30多万字的历史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以全新的视角,剖析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与道家文化的关系,汉朝初期刘邦信奉黄老道家学说,以此建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到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奠定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重要影响。

此书一出,震惊史学界,林嘉文成为最具潜力研究历史“新星”,成为“史学奇才”。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对新书出版提出几点要求,他拒绝暴露自己的真实年龄,拒绝开新书发布会,拒绝媒体采访与炒作,只想默默地进行研究。如果让大家知道,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可能会让大家感觉不可思议,这就是世俗的看法。

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重点中学——西安中学,进入高中后,虽然面临着学业压力更大,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历史的热爱。

在同学的眼中,林嘉文是学霸样的存在,都称他为“林老师”。在历史课堂上,老师会特别留意他的想法,生怕自己哪里讲错了,教这样的学生有点压力。历史老师还会让林嘉文走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解对某一历史人物及某朝代的历史故事的看法,他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解,让同学们觉得历史挺有趣,听得津津有味。

然而有的同学逐渐疏远他,孤立他,觉得林嘉文是那样高不可攀,使得他高处不胜寒。唯有对历史女老师刘文芳有共同语言,林嘉文亲切地称她为“姐姐”,两人亦师亦友,共同探讨一些历史问题。

不管同学们怎样看待他,他保持一颗“平常心”,潜心研究历史,一年之后,他又写出一本历史著作《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这本书写的是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领导的改革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被贬。

这本书出版后,林嘉文改变之前的想法,公开亮相新书出版座谈会,为此他的学校提供给他一个平台,邀请许多历史领域的专家大佬,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宋史名家李裕民,出席座谈会的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曹伟、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贾连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资博士后胡耀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副主编张艳云等人。

在座谈会上,林嘉文一改常态侃侃而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些历史教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文笔老道,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很难看出是一位高中生写的,林嘉文具有很好的批判精神。

李裕民教授亲自为他写的书作序,他赞誉道:“林嘉文是我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准的作者!”

面对众多历史专家学者的盛赞,他始终保持平常心对待,只是淡淡一笑:作历史研究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然而他的实力不允许他低调,各种媒体采访接踵而至,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一位高中生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不是他写的,是有人代笔,是炒作!

面对各种质疑,林嘉文变得开始迷茫、焦虑,他只是一个高中生,还没有能力处理一些世俗的问题。但他又身处世俗当中,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融不进的同学圈子,处理不好社会人际关系,进不去的世俗。

他的内心很孤独,只能寄情于研究历史,与古人对话,或许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得到少许安静与放松。

但又不完全脱离现实,他还要参加高考,家人与老师、同学都寄予他厚望,希望他考个好的大学!林嘉文又不得不从自己的精神世界抽离出来,在循环中形成自我否定,自我纠结,加重他的抑郁症的病情。

早在上高中前,林嘉文就患上了抑郁症,一直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在学校,他强撑着自己很坚强,装作很成熟的样子,其实内心很脆弱,也没人听他倾诉,大家都忙于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

我们都说“读史使人明智”,确实很明智,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正因为林嘉文研究历史,所以他比同学们有份更难得的清醒,能够一眼望穿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成也历史、败也历史”,历史让他年少负盛名,成为大家眼中的“天才少年”。然而他在研究历史的同时,历史也在研究他,他研究历朝历代的兴衰,最后都是“向死而生”,结局都是一样。从古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让他更早看透人世间。

林嘉文陷入自我纠结、自我矛盾当中,为什么还要高考?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他早已领略到山顶上的风景,但高处不胜寒,有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在抑郁症的困扰下,各种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

在2016年2月23日深夜,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里做完作业后,他坐在电脑面前写下一封遗书:“我清楚地知道未来生活将是怎样的,对我而言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在遗书的最后劝诫他父亲:要改掉专制的作风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希望母亲不要悲伤,要振作起来,去好好工作挣钱,好有个依靠。

写完后,林嘉文又重新洗漱一番,环顾书房四周,既熟悉而又陌生。悄悄走出阳台,他仰望星空问苍天,天茫然不语;低头问大地,地沉默无言。茫茫人海,谁能与我同行?环顾四周,形单影只。与其庸俗地活着,还不如去死!

他心灰意冷,叹息道:“终究还得离开,别了我的爸爸、妈妈!”他纵身一跃,母亲再见他时已倒在血泊中,悲痛欲绝,林嘉文永远消失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像流星一样闪过,短暂而灿烂!

林嘉文的离世,让众人惊讶不已!感到很可惜。为什么他会跳楼自杀?其实,从他生前发的朋友圈来看,林嘉文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抑郁症对青少年来说是恶魔般的存在,杀人于无形。全国有很多青少年因抑郁症丧命,他们的离世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反思。

林嘉文的离世,给我们敲醒警钟。我们作为父母,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他的心理健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宁可不学,也要他健康地活着。

作为学校,应加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比你考试打满分更重要!我们社会更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活着!

林嘉文的离世,或许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却是痛苦的折磨,希望时间能抚平他父母的伤痛。在距离高考100天,跳楼自尽,结束自己18岁的生命。他本可灿烂过完一生,却以这样的方式过早地离开人世,留给世人不尽唏嘘……

0 阅读:69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