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的缅北大捷(六):血战Myitkyina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7-03 20:59:23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攻占机场的第二天,史迪威将军来到了这里,拿着树枝的是亨特上校。

一场伟大胜利后的余波

在轻易地夺取了机场后没能趁机攻占密支 那(Myitkyina)市注定会成为史迪威最不光彩的失误之一。事实上,在策划奇袭机场之前,史迪威和他的参谋们并没有就夺取密支 那城区制订任何种类的详细计划。

在起初那令所有人兴奋不已的48小时内,史迪威和他的部下们只看到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如此,虽然无尽的磨难将至,但是夺取机场的胜利仍旧意义重大。

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大大缩短了“驼峰”航线的航程,从1944年5月到10月份,14000架次的运输机从这个机场起飞,将超过100000吨的物资输送到了中国。

开赴怒江前线的中国远征军部队。

而几乎和夺取密支 那机场同时取得初步胜利的科希马-英帕尔战役,产生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就是蒋介石的态度终于发生了变化——从1944年初,罗斯福就一直催促蒋介石让驻守在滇西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即Y部队)投入缅北战场。但蒋介石总在用各种陈词滥调进行搪塞:

中国实力过于虚弱,无法开展一次重大会战;一旦动用了中国远征军,重庆政府就会立刻受到华东的日本人和延安的共产党军队的威胁,巴拉巴拉。

所有人都看得出蒋介石的敷衍之词有多么站不住脚,尽管蒋总司令无意中蒙对了一件事,就是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即将对他统治下的中国内地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进攻,但是国民党政府和各战区的军事长官们,都对日军在眼皮子下面的备战行动视而不见。

而驻守在怒江的十余万装备了部分美械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在人数上已经对怒江西岸的日军形成了10:1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40万的国民党嫡系部队在对付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武装。

忍无可忍的马歇尔敦促罗斯福,要他告诉蒋介石,除非“Y部队”马上投入作战,否则美国将立即停止物资供应;当马歇尔真的付诸行动后,震惊的蒋介石终于同意中国远征军参战,但是他仍在背后下令拖延——直到攻占密支 那机场的胜利消息传来,蒋总司令终于把脚从刹车上拿开了。

中国远征军部队的司令官卫立煌将军的作战意愿比他的这位领袖可要强多了,在他指挥下,斗志昂扬的数万远征军官兵在5月初依靠橡皮艇和竹筏强渡怒江——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团军动用了393艘帆布充气艇和大量竹筏,几个师在50公里宽的渡河地段上,同时渡过了怒江天险——这也是中国军队数百年来不曾有过的壮举。

渡江进展颇为顺利,其间仅有一名士兵不慎落水溺死。死者名叫邓超,湖南人,是第592团的中士班长。他也是滇西大反攻中第一名牺牲的远征军战士。(注1)

强渡怒江

强渡怒江天险后,进攻高黎贡山的中国军队遭到日军56师团主力阻击,伤亡惨重,进展缓慢;20日,从前线缴获的一份日军情报显示,日军对中国远征军的进攻计划了如指掌,并作出了对应的部署;怀疑高层泄密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立即变更部署,以20集团军(辖53、54军)为右集团军,第2师为预备队,进攻腾冲;以第11集团军(辖2、6、71军)为左集团军,进攻龙陵、芒市。(注2)

位于左集团军右翼71军的87师和88师,在6月9日攻占了镇安街,但是当师主力会攻龙陵时,日军从松山、腾冲、芒市挤出了数千兵力增援,第71军不得不在6月16日退到东郊和日军对峙。东西两支中国军队全部都陷入了苦战。

但是发起反攻的中国远征军,在踏过怒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功地将日军第56师团牢牢牵制在了滇西,第33军司令部的增援命令大打折扣,日军仅仅让第56步兵团长水上源藏少将带了少量兵力前往增援。(注3)

密支 那城的防守可不像旷野中的机场那么空虚,在两年多的占领期内,如同松山一样,日军在这个关键性的交通枢纽城市里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储备了足够的弹药粮草。日军在郊外的工事群,密集而隐蔽;城区背靠伊洛瓦底江,市内的各个碉堡都布置了重武器,关键路口全部处于交叉火力覆盖下。而最关键之处在于,密支 那并没有被中美军队彻底包围,从八莫方向过来的日军增援部队和补给仍然可以渗透进来。

防守密支 那的是第18师团114联队的丸山房安大佐,虽然在5月中旬时他的部下只有约700人,但是他一方面向新成立的第33军紧急求援,同时把所有能够动弹的士兵全部填进了防线。

初战即苦战

密支 那机场被攻占后,空运过来的中国军队。

5月17日,亨特派出150团的两个营向密支 那城区发动了试探性进攻,这次作战行动变成了一场灾难;第二天中国军队的进攻同样陷入了混乱。关于这两天的战斗,我能够找到的史料记载都语焉不详,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接连两天,日军派出少数敢死队员渗入了两个营之间的密林中,他们同时向两边的中国军队开火,不明就里的中国军队将彼此当成了敌军,开始互相射击。

5月19日,一次突发事件让战局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梅里尔准将的心脏病再次发作了,接替他的是史迪威的参谋长,伯特纳准将。就是这位自大的仁兄,在胡康河谷之战初期,刚愎自用,导致新38师的112团陷入优势日军的围困。而接下来他的表现,更加证明他是一名无可救药的战场指挥官。

雪上加霜的是,出于骄傲和自负,史迪威拒绝了英国人主动提供的援助——英国人愿意派出英印第36师协同作战,却遭到了拒绝——因为史迪威不想欠被他看不起的英国人的人情,他认为,攻占密支 那就是美国人的事情。

当时密支 那机场上的美国军队已经所剩无几,长时间的战斗和伤病,让“劫掠者”们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数百人,而剩下的这些美国大兵中,80%的人都感染了痢疾,部分病人的痢疾状况严重到他们不得不将军裤切掉一部分,改成大号的开裆裤,以方便随时解手。

每天都有75-100名“劫掠者”病人被空运走。每天都有15-30人出现感染致命的斑疹伤寒后的症状。但是史迪威不想听见“劫掠者”们是多么疲惫的理由,他认为,这些美国大兵作战不利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懒惰、牢骚太多而且“怯懦”。

他要求医生将那些重病患者从医院里赶回前线,除非他连续三天高烧超过39℃,而且经过全体医生的同意。美军的第2营是如此疲惫,以至于他们在前线作战时昏倒了,他们的营长更是接连晕倒了三回——到了5月底,第2营还能战斗的人只剩下了12个。原本3000人的“劫掠者”也只有200来人还能作战了。

等待撤退的“梅里尔的劫掠者们”

趁着中美联军没有完全包围城市,日军从八莫方向调来了大批援兵,赶在包围圈形成之前进行了增援,日军在密支 那的守卫部队人数一周内就增加到了3500人,他们现在有精心准备的隐蔽而牢固的工事,他们有足够的武器和弹药,丸山大佐现在更有信心坚守密支 那了。

5月19日,越挫越勇的150团再度向日军外围阵地发动了进攻,日军凭借坚固工事和中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密支 那城区距离机场不到4公里,在机场就可以远远地看见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笔直的街道和四散在林木下的白色屋顶房子。

双方发射的炮弹在林中不时炸响,中国士兵猫着腰,端着冲锋枪,小心翼翼地从一棵树后面跳到另一棵树后面,日军低矮的碉堡中射出的子弹不时会击中某个不幸的士兵。进攻队形已经无法保持了,150团3营已经拉开排成了线性队形,从西边包抄过去,经过激烈的肉搏战,150团终于攻占了城市中心的火车站。

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军密集的炮弹就落在了车站周围,混乱中跟随进攻的美军联络官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军用电台也因为进水或中弹失去了作用,150团现在既无法和指挥部联系,也无法呼唤飞机和后方火炮支援,当这些官兵弹药快打光后,他们只好撤退回到了机场。

趁势反扑的日军把丢掉的前沿阵地全部都抢了回去。

机场上的美国军官这下子慌了,赶紧安排运输机,把后方中国军队的14师42团抢运过来。

躲在一架被击毁的运输机下方的战地记者们。

此时已经是雨季了,每天夜里的暴雨将战场变成了一片沼泽,中国官兵晚上只能将降落伞搭在树枝上,在睡觉的地方挖上一圈没啥作用的排水沟,裹在军毯里勉强休息一下,第二天早上起来时,所有人的装具都像在河里泡了几分钟才捞起来一样。

雨季天空中浓密的阴云,让美国陆航引以为傲的战术空军支援也无法经常出动,中国军队的重型火炮还没有运过来,他们手里只有75mm的轻型榴弹炮,虽然弹药比日军充足,但是想用于城市攻坚还是远远不够的。

密支 那外围的战斗仿佛又回到了一战时期,双方都占据着固定的阵地,双方都缺乏重型火炮,同样的,中日两军都没有装甲部队。突袭终于变成了消耗战。

雨季的漫长战斗

一名正在吃饭的远征军士兵,他用缴获的日军旗帜当围裙和擦嘴布。

被攻占的密支 那机场变成了一个进攻基地,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补给、休息,然后再踏上几公里外的战场,飞机每天都在起降,运来补给和援兵,再将伤员运到后方——雨季中的6月,想要做到这点可真不容易,雨幕让机场上空的能见度几乎为零,但是这些运输机部队仍然设法往密支 那运来士兵和供 给,用前线一名美国军官的话来讲,他们似乎是“凭着嗅觉找到了飞往战场的路”。

史迪威心急如焚,但是因为美军的情报部门的失误,他们严重低估了日军守军的数量,结果,尽管有新的团增援,中国军队仍然无法战胜已经巩固了防守的敌人。

5月25日,新30师的88团和89团在炮火掩护下持续攻击了日军外围阵地一天,才勉强将战线推进了300米;28日,88团在两个美军营的支援下进攻北郊机场,同样进展缓慢。密支 那的战斗打成了拉锯战。

中国军队和美军剩下的部队沿着15公里的正面战线形成了一个弧形,伊洛瓦底江和中美联军将日本守军全都围在了中间,占据了人数和补给优势的中国军队在战线上全面出击,战斗最初是在距离城区5公里的小村庄和山头拉锯,即便按照缅甸战场的可怕标准,围攻密支 那也算得上是最血腥和残酷的战斗之一。

双方士兵在暴雨和树林的干扰下,交战距离一般不会超过40米,往往发现敌人时就已经快脸碰脸了,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战斗一样,日军在进行着绝望的自杀性战斗,他们的狙击手和严密隐藏在丛林中的侧射火力点让进攻的中国军队伤亡颇重。

一架运输机从被击毁的飞机边起飞。

所有在密支 那的盟军部队,无论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少数印度士兵,都要在左肩上缝一块红布,没有这种标识就有被人当作敌兵开枪误杀的危险。所有刚刚抵达的官兵,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领块红布。

一到晚上,日军的小股部队就会从树林里渗透进防线,对着机场里的帐篷等目标胡乱射击,雨声会掩盖住他们的动静,往往是日军开枪后,才能从“三八大盖”的枪声中分辨出,敌人杀过来了。这也难怪,中国军队的防线纵深不到1000米,就这么点距离,塞满了一线部队和预备队,司令部和后方机关。至于补给线,飘在天上,鬼子够不着。

外围阵地打成拉锯战后,腾出手来的日本守军每天都会用迫击炮轰击机场,这才是最致命的攻击,在日军的炮击下,机场的运输经常被打断,每次飞机起降都像在赌博,结果补给的数量骤降,最糟糕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天的补给。

野战医院的情况和前线一样糟糕,那里就是个搭了几块油布的竹棚子,但是里面各种手术设备和手术台一应俱全。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很多伤兵只能被放在外面的泥地上,更多的地方就是一个个的水洼,深度可以淹到小腿。。。

机场边缘的野战救护点。

在6月初最危急的时候,日本人似乎要重新夺回机场了——只要水上将军的部队来一次不留后手的自杀冲锋,日本鬼子横扫机场是完全可能的。

史迪威叫来了指挥第30师和50师的胡素将军和潘裕昆将军,告诉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后退一步”。现在这个局面下,丢掉密支 那就意味着功亏一篑。

仍旧被史迪威扣留在战场上的“劫掠者”已经只剩下个框架了,按照合约,他们应该在攻占密支 那机场后就撤离战场。但是作为盟军指挥官,史迪威觉得他不能撤出美国人,而只把中国人和英国人留下继续战斗。

手头已经没有美国部队的史迪威只好把两个筑路的工兵营送上了前线,尽管这些人名义上叫“战斗工兵”, 但是这些穿着军装的筑路工人,在走出新兵营后连枪都没有摸过,在战场上的表现和伤亡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好消息是,有一支2600人的美国志愿部队抵达了印度,他们其中有不少人是驻守巴拿马运河的部队,熟悉丛林环境,这些人急于摆脱单调乏味的守卫运河的工作。这些曾经的卡车驾驶员、军 警、炮手从孟买匆忙被运到兰姆伽,马马虎虎地进行了一个礼拜的训练后,又被空运到了密支 那,他们被混入了“加拉哈德”(即“劫掠者”)部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满是暴雨和泥浆的可怕世界。

但是坏消息却是大量新兵无可救药,至少有50人被医生判定为无法挽救的反社会分子,其他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怕极了日本人。”这四个营的“士兵”当中有很多人在走出新兵训练营后,就没有使用过任何武器,甚至不少人是在飞往密支 那的飞机上才第一次学习如何给步枪装子弹并瞄准射击。大多数人在从美国出发的三天之前,互相之间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见过他们的上级军官。

这样的四个营投入到雨季的艰苦战场上完全就是场灾难:有一些工兵部队在敌人的火力下四散而逃, 把他们的伤员扔在身后。有一次,日军士兵穿着中国军队的制服向一个连的补充来的美国步兵招手,这些菜鸟们傻乎乎地向日军靠拢,结果纷纷被日军的机关枪打倒。

为了逃出战场,一些士兵故意停止服药,好让自己感染上疟疾;还有几个家伙开枪打断了自己的脚趾。

战地手术

进攻只能指望中国军队了。连日的倾盆大雨中,中国驻印军的官兵浑身泥水,在泥泞的丛林里跌跌撞撞地持续进攻,20米、30米,这就是每天的推进距离,缺乏重型火力和战车支援的中国部队伤亡很大,即便第14师的42团在6月初加入了战斗,日军的坚固堡垒仍然难以突破。

日军的增援部队在大雨中日夜兼程,第33军司令本多政材已经命令第53师团向密支 那挺进,第56师团的水上源藏少将已经率领部下进入了城区,并且接过了作战总指挥的职务。日军得到了4门山炮、两门野战炮和近2000人的强力支援。

美军的运输机部队加大了向机场运输炮兵和补给的力度,前沿官兵也在努力压缩日军阵地,但是每前进数十米都要付出重大伤亡——到6月9日,中国官兵在密支 那战场上的伤亡已经多达1867人,这还是在火力、人数、补给、空中力量全面占优的情况下。

无奈之下,中国官兵开始在泥水中开始坑道作业,试图利用这些坑道抵消日军隐蔽工事的威胁,拔除日军的据点,但这样做的进度十分缓慢。

仿佛是觉得史迪威的压力还不够大,他还必须得在6月初飞到重庆,会见蒋总司令。因为日军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中国战场的局势开始急剧恶化,蒋介石又开始念叨陈纳德的那套所谓空军可以替他赢得胜利并能够保卫空军基地的荒唐建议,要求给第十四航空队更多的飞机、供给和燃料——说的就好像史迪威手里有这些东西一样。

在重庆待了两天后,史迪威不得不赶回缅甸,重新面对那些无尽的“麻烦,麻 烦,麻烦”去了。。。

在机场上守卫补给的美国士兵。

注1:据据当时输送部队从勐古渡口过江的第54军第198师工兵连连长董嗣勋回忆:

当时,工兵连预先在江面上拉了一道钢索,邓超所在的班乘船从钢索上游渡江时,在水流推动下船行线渐渐下斜,将要从钢索下穿过,邓超担心钢索垂得太低会刮到士兵们,起身推扶了一把,不料因江水流速太快,小船疾速掠过了钢缆,邓超抓着钢索吊在了江面上。此后,排长派了几个空船想把他救下来,但船一到那里就一闪而过,最终邓超因体力不支坠落江面,转瞬之间被急流卷走。

注2:这个谜团直到1969年才被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编撰的公刊战史揭开:1944年2月中旬,中国的一架军用飞机因浓雾迷航,在腾冲迫降。当时俘虏中国少校军官一名,并缴获了新密码本和中国远征军的人员编制表。

据日军战史记载,“此后,破译密码颇为容易,对作战指导亦大有裨益。收报范围已远达昆明、重庆”。

注3:这是日军三单位制的师团里,设置的指挥三个步兵联队的指挥官,军衔为少将,相当于旅团长级。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