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宜宾刘臣街

守城在线 2025-02-16 03:36:41

上次我们一起回忆都长街、大碑巷、小碑巷的故事,有不少网友留言,诉说着他们与老街的故事,字字浸着乡愁的温度。

而这一次,我们将走进这三条老街,感受独属于宜宾老街的风味!

PART.01

刘臣街

燃面飘香 市井烟火

提起刘臣街,许多“好吃嘴”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燃面!刘臣街不止一家面馆,但一提到刘臣街燃面,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都是这家,已经成为了宜宾人的早餐根据地,外来游客的必来地!

他家燃面最大的特色就是辣椒油,味道更偏胡辣,香气十足,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胡辣味传来。

到了节假日,里三层外三层全是客。你会看见大家坐着板凳在路边端起就开“干”了!——俗称“板凳面”,因为坐在板凳上吃才有感觉!

每一碗都让人垂涎欲滴,带你打开刘臣街的记忆。

道路两旁、小巷深处还有独属于老街记忆的住房,那一条画着彩绘的墙,成为了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岁月在老房上留下了时间的痕迹,同样也留下了那最独特的手艺!磨刀的老爷爷,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流动!

还有让人记忆犹新的糕点,自称是宜宾第一家,味道还挺不错的。

PART.02

长春街

书香酒香 古韵新貌

长春街,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求学梦,宜宾市八中便坐落于此。熟悉的上下课铃声、朗朗读书声、结伴而行的好友,又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一代一代的轮换,从未变的是那颗拼搏奋斗、努力上进的心!

这里还有宜宾第一个智能停车场,科技赋能,为周围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

沿着街道往深处走去,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在这个小巷中间藏着的,是宜宾古老的沉淀——利川永酒窖。

(图源网络)

利川永建于明代,总占地面积1856平方米,有窖池76口,其中窖号为21、22、23号的三口窖池为明代窖池。新中国成立后,“利川永”曾作为五粮液酒厂生产车间。

(图源网络)

百余年前,五粮液传承人邓子均就在此改良了五粮配方,完成了从“杂粮酒”到“五粮液”的转变。

远处传来机器的隆隆作响,便是新打造的古窖池(点击蓝字查看文章),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之前也有详细的介绍。

如今,长春巷进行了街区改造,整个街区古色古香,风格统一。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新与旧的变换,现代与古代的融合。

图源:宜宾新闻网

PART.03

石坝街

变迁之中的记忆留存

说到石坝街,你会想到什么?是拆迁吗?

从八中旁穿过,几个阿姨的路边裁缝小铺,充满着年代感,她们的存在方便着周围的人群。

午后的阳光洒落于小巷,一路弯弯绕绕,吸引着我不断走向小巷的深处。

然而,这里大多数房门前张贴着拆迁的标志,墙上印有大大的“拆”字,似乎要将这里的记忆抹去。不少人家大门紧闭,搬走的搬走,就留下一两家麻将馆还开起,果然国粹在每一个角落里传承着…

在我一路走走拍拍的过程中,一位年迈的奶奶问我:都要拆迁了,还有什么好拍的。我想:会有人渐渐遗忘,但或许仍然会有一部分人记得这里。

一阵饭香,让本不该在此时咕咕作响的肚子吵闹了起来,石坝街的北门记忆食堂定住了我的脚步,从门口与阿姨们的闲聊中得知:这里一份4荤4素的套餐,只要15块钱,吃完不够还能接着续。我想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倒想试试这食堂的味道。

(图源:三江翠屏)

三条老街,三种命运

三条老街,三种命运。

刘臣街的烟火气正在短视频里获得新生,长春街的窖香被装进文创礼盒走出宜宾大门,石坝街的旧时光或许会被封存在城建档案的胶片里。

不管时间如何变迁,但总有人,可能是你,或许是我,将永远记得这里留存的故事!

来源:在宜宾

0 阅读:0

守城在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