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船、炮技术,什么时候超过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国全面赶超

雪莲果说历史 2024-07-01 14:00:54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船和炮防护与进攻的关系一直是矛与盾的拉锯战。

至15世纪中叶,欧洲诸国接舷肉搏和用冲角撞击敌船的战术仍占主导地位,与中国海军使用的战术毫无二致。

1、从桨帆战船到风帆战船

随后,欧洲人开始从桨帆战船过渡到风帆战船,这是在15~16世纪发生的,直到17世纪中叶才最终完成。

1465~1477年法国人发展起来的那种大炮十分适用于结构坚固的船只,大炮装配在吃水线附近,四轮炮架能够在甲板上向后滑动,从而吸收大炮发射后的后坐力。

四轮炮架解决了海上射击长期存在的问题。

自1501年开始,船舷出现了舷窗,使得火炮可以装置在舰体内部而不再是安放在甲板上,在不使用火炮的时候,舷窗盖用来防止海水涌入。

经过这些改变,15世纪远洋船舶适应大炮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从此以后,欧洲战船在各大洋和设计不同的战船发生冲突时总是胜券在握。

16世纪后期,荷兰专门设计了用以货运的商船,并于17世纪下半叶,在战争期间为商船提供战船护航,这标志着商船与战船的功能有了明确的区别。

后来西班牙人建造了一种名叫“Galley'”的大型多桅风帆战船,可算欧洲第二代战船。

盖伦船是1650年后发展起来的战列舰(最早被英国冠以“战列舰”称谓,诞生于17世纪60年代,1677年首次为官方所承认)的过渡型,船身长,船头没有突出部分,缩回一些以减轻船首的重量。

由于甲板上没有什么建筑物,因此这种船当时被称为“平甲板船”。

17世纪中叶以后,战船越造越大,起初排水量约为1500吨,到1750年2000吨的船只已很普通,而到1800年更有超过2500吨的。

船壳通常选用坚实的橡木板,而且是双层,总厚度可以达到46厘米,这就使造船成为一件非常耗费木料的事。

从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期,远程海战即“线式作战”成为敌对国舰队之间的标准战术,舰船的吨位、火炮的数量和射程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

真正提出海军“线式战术”是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1652~1654年),该战争是现代海军力量的起点,1653年,英国第一次使用了“线式战术”,法国拿破仑(1769~1821年)的上台,将风帆时代的海战推向了巅峰。

从1740年起,在风帆战船的全盛时期,欧洲最一般的舰船是具有74炮的三级双甲板舰。这是法国人的杰作,是所有主力舰中用途最广、最有海上价值的舰种,从1719年开始投入使用,后来这类军舰风靡欧洲,英国海军根据被俘获的法国双甲板战列舰进行改造。

2、鸦片战争中西方的战船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仅派遣一支量少质差且性能与使命不符的舰队来执行侵华任务。

66艘船只中含英海军部者50艘和东印度公司16艘。炮位最多的为80个,排水量最大者为1746吨,长57米,水线宽14.4米,底用铜包,载员300~700人。

即使如此,清军也没有赢得战争胜利的机会。

在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华之役,尤其在第三次大沽口中西之战中,联军战船是以螺旋桨推进器或明轮为武装的铁壳轮船为主,占77%以上。

西洋诸国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对非工业化地区的武力优势愈加明显。以英法为代表的陆海部队有能力到遥远的、以前无法进入的亚非拉国家施暴。

一系列战争几乎使英法军队不停地作战,且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像发生在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一般的英法国人几乎没有理会。

联军舰队是以四至六等级舰为作战主力。

1860年7月英军从大连湾驱船往塘沽时,登船有12263人,出动战船共87艘,载炮633门,其中,木质风帆战船16艘,载炮位2~104门,并征用了135艘木质商船为其服务:铁壳明轮船10艘,炮位6~28门,马力150~560匹;螺旋桨式铁壳战船61艘,载炮1~51门,马力40~400匹,载员33~1081人。

最大螺旋桨驱动的蒸汽船排水量达5000多吨,载炮51门,马力400匹,最大风帆战船载炮104门,载员720人,最大蒸汽运输船载员1081人。

法国在中西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中,在国内出动战船共68艘,载炮462门,总兵力超过8799人:其中,木质风帆船20艘,载炮199门,炮位1~52个,载员20~476人;明轮铁壳战船6艘,载炮12门,炮位1或2个,马力70~220匹,皆载员30人;螺旋桨式铁壳战船42艘,载炮153门,炮位1~56个,马力16~800匹,载员23~500人,并征用80艘木质商船为其服务。

2、棱堡的消失

意大利人最终将不等边的五角星形作为理想的棱堡形状,只配备有前装式兵器和黑火药的军队在城堡的攻防能力上达到最高的水平。其形成及推广,使欧洲攻城战中攻防之间的平衡再一次向后者倾斜。

棱堡的修造方法超过了枪炮技术的发展速度,使攻城变成了旷日持久与一连串的城池争夺战。

法国工兵统帅沃邦(1633~1707年)在1659年的意大利修筑的新型堡垒,低厚的棱形城堡取代高薄的中世纪城堡,意大利式防御工事一直是欧洲防御工事的典范。

还是这个沃邦,创造一种双管齐下的攻城体制,他把攻城作战变成了一种技巧和科学,即三道“Z”字形壕沟逼近法。

沃邦的荷兰对手库霍恩(1641~1704年)元帅远不及沃邦声名显赫,但他和沃邦一样,修建的城堡工事十分牢固,能够经得住重炮的轰击。

19世纪初期以来,新式的堡垒式要塞成为欧洲诸国防御的主流,即在四到六角形多面堡的核心外围2.5~6千米处,构筑简单的1~2列凸角堡作掩护,使敌人的炮火无法直接轰击要塞的核心堡垒,从而构成了更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

战争实践证明,堡垒式要塞更能有效地抵御不断增长的火炮攻击能力。到了19世纪后半叶,新型开花弹广泛使用,棱堡最终消失。

因为后装线膛火炮的出现和其椎头柱体炮弹性能的增强,即使完善的堡垒式要塞体系,其防御能力大打折扣,已经日趋式微。传统棱堡的筑城技术渐趋过时,出塞的主动攻击成为常法。

然而直到19世纪后期,棱堡仍是军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侵华英法联军在中国沿海作战是不会涉及西方炮台技术和性能的问题,但他们由于拥有丰富的攻防炮台的实战经验,对处于“幼稚阶段”的清朝炮台的攻击而言,自然屡屡得手。

3、西方火炮发展的路径

世界上最早的管型金属火器,大概在1128年的中国出现,蒙古人在西征时的确把南宋时期国人发明的火器用于欧洲战场,欧洲人实际获得并学会使用源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主要是通过阿拉伯人这个“中间人”。

欧洲最早使用金属铳炮的时间是1324年。至迟在1328年以前,金属管形枪炮由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传入西班牙,尔后火炮知识又从那里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这样在从蒙古人那里最早领略到火药和火器的威力后,欧洲人在一百年后终于开始掌握了它,15世纪,法国在制炮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工匠借用制作教堂大钟时的浇铸技术,开始生产更轻、更具机动性的铜炮。

在大约1470年,欧洲首门实用的后装滑膛佛郎机炮问世。该炮因制造技术简陋,闭锁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致使铜铸的前装滑膛炮在16世纪前期逐渐引领风潮,并在该世纪末令后膛装填的火炮开始从欧洲各国的海船中淡出。

“能够快速移动的野战火炮的出现是在17世纪,这是火药和冶金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

此时的西方火器型号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开始按作战用途将火炮区分为攻城炮、野战炮、岸防炮。其中,野战炮又分重型、中型、轻型。所有这些炮都有炮耳,按数学理论计算发射弹药。

16-17世纪,以法国为代表,弹道学、金属铸造工艺和机械发明上的进步,引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军事技术革命,法军先进性远超同时代欧洲诸国,直至拿破仑时期的很多军事装备都从这里继承而来,其军事制度更是为西欧各国所仿效。

欧洲军队通过严格的训练,在战场上已经能够对欧洲以外的任何一个帝国形成威胁,所以,17世纪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亚洲大陆上的强权进行征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的红夷大炮即欧洲长炮类火炮,在形制性能、构造原理上已经达到前装滑膛炮发展演变的最高阶段。

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中西火炮都是朝着改善机动性的方向,逐步发生着变化,以适应陆上野战的需要。

法国在1763年签订巴黎和约之后,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前,这段时间里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军事试验和技术改革的中心。

炮兵总监格里博瓦尔(1715~1789年)的炮制改革,使法国野战炮兵成为欧洲最先进的炮兵,并且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典范,其成效直到拿破仑时代才完全显现出来。

火炮标准化,易运转,并提高了准确性。

不过,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炮制的成功蒙蔽了大多数军队,使人们忽略了它的缺点,阻碍了人们寻找更好的方式。

比起法国,英国炮兵在18世纪则显得逊色一些。直到1800年,英国才改革炮兵,和各国采取相同的措施,却很快达到了一流水平。

为了进一步减轻火炮的重量,提高火炮的机动能力,英国人用硬木炮轴代替了老式的金属炮轴,种种改革使其水平很快超越法国。

而法国到了1827年,确定自己的炮制不如英国的炮制后,不得不用英国炮制替代了格里博瓦尔炮制。美国人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也采用了与英国相似的炮制,尽管是在经历了军队内部激烈讨论和英国系统证实了本身的优越性之后。

时至19世纪中叶的西洋诸国军事装备仍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尚未进入后装线膛枪炮时代,仍旧属于以黑火药作发射药的前装滑膛时代,使用的火炮主要仍为流行370多年之久的前膛装加农炮。

不过,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诸国的火炮技术,自17世纪以来一直优于中国,其在铸铁质量、火药配料、镗孔精度、机动性提高等方面的许多精心改进是不容忽视的。

英国在1839~1842年发动的侵华战争,规模很小,像是一场其远征军在中国海岸进行的实战演习。

至于英炮的数量和质量状况,1840年6月22日,在中国海面的英国兵力如下:

军舰16艘,载炮540门,武装轮船4艘,运兵舰1艘,运输舰27艘,各兵种陆军4000人。

至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前夕,英军的增援使海军拥有战船25艘,载炮668门,轮船14艘,载炮56门,医院船、测量船及其他船舰共9艘,运输舰还没有计算在内。

英军在火炮数量上尽管不占优势,但由于战船的机动性、航速和火力远在清军水师之上,使得兵力集中快,重复使用次数多,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西洋诸国在战船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同时,制炮技术正处于从前装滑膛的铜铁火炮向后装线膛的钢炮方向过渡。到1870年,带来复线的后装火炮在欧洲已广泛使用,但前膛炮仍为多国军队所喜爱。

4、中西战船、大炮的力量消长

在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军事装备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主导型船炮技术仅处于欧洲17世纪“木质风帆时代”的初期水平。

欧洲军事技术革新在1830~1870这短短的40多年间宣告完成,即第三次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其船炮总体技术正处于从“木质风帆战船”时代向“蒸汽铁甲战舰”时代的过渡期,正处于世界上第二次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前夜。

中西主导型火炮虽然都是前装滑膛炮,主导型的炮弹仍然是老式的球形实心生铁或熟铁弹,火药都为传统的黑火药。至1868年始中国采用了西方砂型铸模与实心钻膛技术。

侵华联军的军事装备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但尚未完全进入后装线膛枪炮时代,仍依旧属于以黑火药作发射药的前装滑膛时代。

其在战船技术发生根本变革的同时,制炮技术正处于从前装滑膛的铜铁火炮向后装线膛的钢炮的方向过渡。

到1870年,带来复线的后装火炮在欧洲才广泛使用,至17世纪后期,清朝铸炮技术尚能与欧洲同步,但未如同时代的欧洲国家一样,发展新型防御工事。

整个18世纪,中国内地长期和平,边疆虽屡有战事然而城池几乎从未遭遇火炮威胁,自然无需考虑发展新型防御工事;至19世纪中叶,其战略假想敌是海盗,故炮台除充当海口要塞的职能外,多履行管理船只进出、协助海关缉拿走私等职能。

修筑技术仍然是沿用宋代以来的长墙高台式的露天建筑,其建造技术和防御功能仅处于欧洲16世纪以前高而薄的同心圆形塔楼技术阶段。

15世纪以前欧洲城防工事或炮台是高大而单薄的同心塔楼结构;16世纪初期以来,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洋城防工事或炮台技术过渡到低而厚的棱堡方形建筑阶段,墙体内砌条石,外筑三合土,结合了防御和保护自我这两个原则,意大利人最终将不等边的五角星形作为理想的棱堡形状。

在拿破仑时代,堡垒式要塞成为当时防御工事的主流;尔后随着线膛炮攻防技术和性能的提高,炮台工事逐渐式微,出塞的主动攻击成为常法。

此时期,中国是以风帆为主兼以划桨为驱动力的单层甲板平底船向舷侧安置重炮的大帆船过渡,以撞击和强行登船为特征的海战方式向舷炮齐射的“线式战术”过渡,此与欧洲17世纪初期的海战方式相似。

最大三桅双层甲板帆船的大小还赶不上18世纪末期英国纳尔逊时代的六级战船。与国内载重千吨上下的商船相比差距也很明显,就是与明末清初的战船相比,也还处于退步状态。

即明末清初,清朝水师战船与台湾郑氏海军炮战时的双桅或三桅双层甲板木质帆船,代表了19世纪中叶以前清朝水师战船的最高水平。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仅派遣一支量少质差且性能与使命不符的舰队来执行侵华任务。即使如此,清军也没有赢得战争胜利的机会;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联军舰队是以四至六等级舰为作战主力。

尤其在第三次大沽口中西之战中,联军战船是以螺旋桨推进器或明轮为武装的木质和铁壳轮船为主,占77%以上,此外还有木质商船215艘辅助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