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向粉丝们推出一个新栏目——“新编辑部的故事”。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编辑部的团队构成主要是80、90后,很快也会迎来一些00后的新人。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关注并报道当代青年的很多话题,诸如情感、婚育、职场、风潮,其实也是我们团队成员自身正在经历的,或感同身受,或心有戚戚。那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是时代的一粒沙,也会在我们个体生活中激荡起巨大的涟漪。
于是我们这些编辑记者想换一种表达方式,从后台走向前台。如果当下热议的一些话题,恰恰也投射到我们身上,我们就真诚地讲讲自己的故事。套用30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那个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栏目取名“新编辑部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新编辑部的故事 lesson1:
《来聊聊“男性陪产”这件事》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怡建议,确保男性完整享有育儿假期,不仅可以平衡两性生育用工成本差异,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
近几年来,男性陪产假育儿假已经不止一次在两会上被代表委员们提出。去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也曾建议,男性陪产假应延长至30天以上。蒋代表认为,“不是育龄女性没有生育意愿,而是这个社会没有给育龄男女足够的时间,把爸爸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天到42天。”
在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丈夫休产假”成为一个越来越受青年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我们的编辑部里,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两年,编辑部里的生育率呈现逆流上升之势。大家为响应国家生育政策,贡献了不少娃。掐指一算,仅这一年来,就贡献了四个娃。现今一共21人的编辑部里,已有17个孩子,还有3个娃待产中……
那些被陪产过的、陪产过的、正在陪产的、即将被陪产的青年记者编辑们,对于“男性休陪产假”这件事,大家有些故事和想法,可以同读者一起分享、共同学习和成长。
1
老穆 男 记者 孩子7岁
“我们家的所有矛盾,都是在陪产假期间发生的”
可以这么说,我们家的所有矛盾,都是在陪产假期间发生的。
其实我进入父亲角色是非常慢的。因为一开始我就想要个女儿,当知道是个儿子后,甚至一度提不起精神,都快抑郁了。
当得知老婆怀孕的时候,我都激动得哭了,可是生下来之后,我就是跟孩子建立不起感情来,感觉这个孩子就是突然冒出来的,跟我之间太陌生了。
现在想起来,这种状态很不对,肯定也影响了我老婆当时的心态。她会想,费了这么大劲生下来的孩子,你居然不喜欢。但我就是喜欢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
后面陪产假的那十几天乃至后面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家引发了很多矛盾。以前和谐的家庭,突然变得剑拔弩张。我现在想起来,很多矛盾真的是因为我的无知啊,无知导致无法相互理解,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我日常是个细心且负责的人,尽管陪产我根本就不了解该做什么,但也希望尽力做好。那段时间,我尽可能地去陪伴她,她起来喂奶,我也会起来,哪怕帮不上忙,也会问一问情况。孩子的尿布我来换,衣服我也会洗,她想吃什么我会给她做,或者让我妈妈给她做饭。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至少尽心了。
在当时虽然我做了很多,但是仍然不理解,为何我老婆变得敏感和矫情。冷漠与指责代替了平和的沟通。只要我做的稍不如她的意,她就用像教训孩子一样的口气责怪我,或者干脆就不说话,在家里用冷暴力。
比如,我想抱抱孩子,她就不让我抱,孩子奶奶想抱抱孩子,她就说是奶奶想抢走孩子。比如,我饿了,想吃点东西,她会说东西有味特别难闻,不让我在屋里吃,让我到楼道里去。再比如,住了七八年的房子,她突然就说床帘不遮光太亮,非得让我马上换窗帘……
总之,很多事情让我始料未及,我开始觉得老婆是不是在“携子自重”,就是生了孩子以后觉得自己了不起,全家都得听她的。
当然,现在我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女性生产后激素水平迅速改变导致的生理反应,产后会出现焦虑、抑郁、敏感等问题,但当时刚当爸爸的我是不知道的,也没人告诉我,更没人跟我说该怎么办。
那个时候是2016年,我忙得也没时间上网去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关键的是,这个陪产假期间的矛盾还不只是我和她之间,还扩展到了她和我父母之间,变得更加无法收拾。
那段混乱的日子,让我们俩都有轻生或者离家出走的念头,她老觉得自己受欺负了,可是我没欺负她啊,我在努力做好,但那会儿我好像做什么都不对,要么面对一张冷脸,要么面对一顿呵斥。我能忍就忍了,忍不住就偷偷哭,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我还不能问我爸妈,他们也一肚子火。以前美好的家庭,从陪产假开始就突然不复存在了。
其实,在生产之前,我们也上过医院的生产陪产培训班,但课程基本上讲的都是怎么生孩子、怎么喂奶、怎么洗尿布这些很浅显的东西,对于心理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涉猎。
所以我就想,如果不了解生产前后的这些心理变化,这些科学知识,没有做好充分的了解,那不如不休这个陪产假。还不如我继续上班,然后把这一个月的钱,交给月子中心,找个月嫂白天伺候坐月子,晚上我下班再回来陪一陪,没准还能“距离产生美”。那样的话,她可能只会责怪我不陪她这一个问题,而不会一会儿责怪我这个,一会儿责怪我那个,然后把那段时间的一大堆问题都积攒下来。
虽然这样听起来会有很多遗憾,但至少不会在心里种下那么多钉子,留下那么多伤痕。毕竟,遗憾未来还能偿还,而伤痕愈合了也还有疤。
现在我已经释然了。我觉得当时如果我知道这些,我应该更忍让一些,更耐心一些,更细致一些。但是说句实话,谁不是第一天当父母,谁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事情?我有错吗?她有错吗?都没有错。
现在,我对老婆的很多事情已经非常忍让和宽容,后来我也跟她说,当时陪产的时候咱们都不懂,我做得不够好,请她原谅。我对儿子更是上心,我每天都陪他玩,陪他写作业,给他做早餐,给他讲故事,跟他一起看动画片,一起玩变形金刚,一起踢足球,享受着养男孩的乐趣。
我想说的是,休陪产假本身没有错,但假期只是一个形式,增加和落实陪产假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所谓的“男女平等”,那其实是异想天开了——生孩子这个事情,除非科技进步到男的能生出孩子来,否则就不可能男女平等。
陪产终究是个技术活,而不是为了休息而休息,并不是说产妇和婴儿身边多了男主人,就能帮助到他们。休陪产假的目的是为了让新生儿的家庭更幸福,为了让产妇得到更多支持帮助,而不是给家庭幸福制造隐患。
2
鱼鱼羊羊 女 记者 孩子1岁多
“陪产假很重要 但男士压力也需被重视”
我是2022年1月份生的孩子,我老公当时是休了陪产假,不仅休满了15天,还凑满了年假、育儿假,最后休息了一个多月。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让男性休陪产假,甚至应该增加男性陪产假的时间。
我当时生完孩子在月子中心,只有我老公陪着我,在我身边跑腿帮忙,他给孩子换尿布,我喂奶、他起来帮忙,我干什么他都陪着我,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心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我那个时候情绪也很不好,特别敏感和脆弱,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哭。我妈就问我,你哭什么,你这不过得挺好的吗?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稍微遇到点事情就特别委屈,精神很紧张,很累,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说白了生活里除了屎尿屁什么都没有。
但当时我想不到这些,就是陷入这种情绪里,更关注自己的感受。我老公本身倒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他什么都做得很好,遇到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也能尽量理解和包容,我有什么需求他都尽可能地满足我。
可能是在这样的一种情绪下,我们俩的压力都很大。有时候我哭了,他也在家里哭。特别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努力了,很小心了,但还是带不好孩子,比如孩子稍微有点呼吸不通畅,我们就焦虑,脑袋稍微有点热,我们就担心得掉眼泪。
其实,在生孩子之前,我们还是做了很多准备的。从怀孕开始,我就买了好多生产和育儿的书,还从网上找来好多资料看,我看完了就灌输给我老公。我想让他知道,女性生产后会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导致情绪出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家庭,他也很重视,也很理解。
但在陪产假的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事实上很多事情跟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说“生了就好了,生了就没事了”,但后来才知道,生完孩子以后问题才开始出现,根本没有解脱,而是陷入到一个更深的混沌世界里。我当时就想,怎么生完孩子是这样的?你们为什么没人告诉我,生了之后是这样的,我的青春就这么结束了?
比如喂奶这个事情,没日没夜的,完全限制我的自由,身心都必须跟婴儿捆绑在一起,什么也干不了,别人也替不了你,周围人还都跟你说,母乳喂养好,你想放弃都不行,压力就自然而然都来了。
这种压力,要么就是我自己憋着,要么就只能传导给我老公。所以我觉得,男士休陪产假很重要,这个时候妻子需要丈夫的陪伴,但同时丈夫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科学的功课,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帮助到产妇,一方面也应该舒缓他们承担的压力。
3
白小白 男 编辑 孩子未满月
“陪产能给妻子信心,但月嫂的钱谁给出呢?”
我的两个女儿是今年2月16号出生的,说实话我是很激动的,最终进产房的时候还是紧张多一些,因为进产房第一关心的还是安不安全。
那天进去产房之后,没多一会儿,一对双胞胎出生了,但是小的体重不足,需要住院。我同意了,但需要告诉我老婆一声,没承想我老婆因为大出血已经昏迷了。后来,医生告诉我说老大也需要留院观察……一边担心老婆和孩子的身体状况,一边医生才来得及告诉我是两个女儿。初为人父的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和老婆一直都想要女儿,所以得知是女孩的时候,我差点都哭了。
手术做完之后,我的老婆处在麻醉状态,还不太清醒,我在医院陪了7天。印象最深的还是我老婆,二次进产房去处理后续的状况,无麻醉取宫纱真的非常痛,等于生产孩子后她又遭了次罪。
陪伴生产这些事,我其实觉得没有什么,更大的意义是我尽心陪在她身边,让她能感受到有人陪伴,让她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心态去恢复,这个更有意义。但做月子开始后,我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了。
首先,我受限于个人的身体条件,在需要干一些力气活时,比如把我老婆从手术床抬到病床上,我抬的就不是很好。最开始比较懵,确实也比较忙乱,医生护士交代的事又比较多,然后我想问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我经常去找他们问一些问题,回来就又把输液这事给忘了。而前期输的液很多,经常导致她回血,我心里挺内疚的。
我的感觉是,孩子出生后这半个月的陪伴还是很重要的,15天的假期前7天都是我陪老婆在医院住。我觉得我不能说陪得很好,但还算尽心尽力,可能比不上护工专业,但是在情感上效果会更明显,我在的话我老婆心理上就会舒服很多。
说实话,在医院是比较熬人的。做完手术那几天,我老婆只能吃点粥什么的。我日常干的活就是到点拿饭。我老婆是剖腹产,后续还需要观测计量,每天吃了多少,比如一碗粥是多少克,或者一个包子多少克,这些都得去外面一点一点称量,称完了之后,再记录她一共吃多少、排便多少、喝水喝多少等等,这些所有数据都要记。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的液要输,我得设N个闹铃, 10分钟、7分钟、半个小时的这种。其它很多事都得随时去找医生。在医院的那些天,我经常往护士站跑。
鉴于我自己正在经历这些,对于代表委员建议“延长男性陪产假”的想法我是赞成的,但我并不看好。就从收入来说,很多企业的职工都是底薪+绩效制度,女性休产假的时候拿的只有基础工资,男性基本也就是只能拿个底薪。像我家请了个月嫂,花了3万块(因为是两个孩子),这个月我们两人都只有底薪,对家庭收入影响就很大,如果没点积蓄很可能就揭不开锅了。陪产假期间,能够正常足额发放休假工资的企业还是不太多,有些单位甚至连基本的双休都还没落实到位。
对于延长男性陪产假,好处肯定是多一些陪伴,如果你能做到放假30天在家里陪陪老婆孩子,跟着一起学怎么去带娃,这个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在家里放假30天就是打游戏或者出去吃饭喝酒,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4
小琦 女 编辑 正在怀孕中
“希望落实男性陪产假 能够延长更好”
我的预产期是今年5月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迎来小宝宝。对于男性休陪产假这个事情,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肯定是支持的。因为我都能想象,到时候老公陪在我身边和不陪在我身边,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一方面,从我的角度来说,身体经过了一次重大的改变,肯定希望自己的爱人陪伴在身边。另一方面,这对于我们家庭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也希望我老公参与进来,能够有一个为人父的角色转变。
不过,我要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我老公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有很大可能休不了陪产假。之前我俩也商量了,他可能会休息一周左右来陪我。对于这件事,虽然很遗憾,但我也很理解。
我老公休息时间不能太长,我们也做了一些准备,打算让我父母过来照顾我,我老公那边有个亲戚也有照顾产妇的经验,也会过来帮忙,这样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我老公也说,这段时间他虽然上班,但也会按时回来陪我,不加班不应酬。
我们目前的计划就是这些,其实我也知道生完孩子后要面对的事情很多,但毕竟没经历过,可能想象的有点简单了。我前几天还跟我老公说,“要不我趁着产假期间把车本学了吧。”我老公就劝我,说我太天真了,我也觉得自己还像个孩子。
最近我趁着三八节网店搞活动,开始囤一些母婴用品,这时候才发现生孩子真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工程”,到时候很多事情可能跟我想象的都不一样。我买奶嘴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型号,这么多材质。同样,尿不湿种类也很多,用哪个更好、买哪一种就需要额外做些功课。
这几天偶尔跟同事交流起这件事情来,越来越觉得生产以后的事情很多,这也更让我感受到产后有老公陪在身边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能够落实男性的陪产假,而且能够延长才更好。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朱健勇 张月朦 实习生 袁美琪
统筹 | 林艳
编辑 | 实习生 张煜佳
美编 | 袁国明
校对丨李鑫
图片来源 | 《编辑部的故事》、《老友记》、《产后调理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