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你去过天安门广场吗?
这里放眼望去,最醒目的就是挂在天安门城墙中间的毛主席画像,有人还会为威武的守门石狮子惊叹不已,反而往往忽视了矗立在天安门的第三件瑰宝。

它就是屹立近600年不倒的、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华表!
在中国,华表的意义超乎寻常……

1935年,音乐家聂耳在日本出席活动,期间他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而受到言语刁难。
一个日本记者拿出一个上联:“各国国歌歌各国”,要求聂耳对对子。
如果是两个人的纠纷,聂耳可能直接扭头走人,可日本记者的行为以及上联的意思,都带有贬低中国的意味,他不能轻易揭过。

于是,略微思索后聂耳答道:“中华华表表中华”。
押韵、工整,对联的基本要素都包含在内,他赢得了满堂喝彩,但华表真能代表中国吗?
华表的起源历史,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目前,华表被认可的来历主要有三种:
指路标志到“诽木”。据传 ,华表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尧舜时期。

由于当时的传播方式是极为原始的人口传播,部落的大小事情经常出现传达错误,被竖在交通要道上用作识别道路的木桩,逐渐变成传达消息、刻写意见的“诽木”或“桓木”。
又因古语中“桓”和“华”的读音相似,才有了后来的华表。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华表都是木质的结构。

经历秦朝的“消失”后在汉朝重新出现,获得新生,华表的含义跟着发生变化,其装饰价值要高于另外的价值。
进入皇家,一块石头也能被雕出花来,华表从原来的木质变成了石质(天安门的华表采用最顶级的材料之一),柱体上的图案变得更加精美。

后来,华表逐渐和权利、地位挂钩,它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比如在我国的明十三陵、清西陵和卢沟桥等地。
远古时代的部落图腾。远古时代人们信奉图腾,比如商之玄鸟,每个部落都热衷于往华表上雕刻他们部落的图腾。
封建王朝建立后,图腾的观念被统治者有意淡薄,华表上面的图腾也变成了有特殊意义的动物图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能窥见北宋时期华表的特色,某个华表上面雕刻了白鹤。
观天测地的仪器。古人没有日历、钟表和天气预报,他们是怎样分辨时辰,了解气候变化的?
古人想出一个办法,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
华表因为石料所制,后来变成了人们更为喜爱的测量工具。

简而言之,华表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华表奖也和它有些关系。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2根华表,它们为何能矗立在天安门600年?
独一无二的天安门华表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通高约8米,柱身周长约2米,每根石柱重达20吨,站在1米高的须弥座下往上看,真是气势不凡。

最令人惊叹的还要数柱体上雕刻的蟠龙流云纹饰,精美、流畅,仿佛天上真的祥云。
这对华表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蹲坐状态的奇形异兽。
专家研究称,异兽名叫朝天吼,是传说中的神兽,因其诚实的性格而被人们推崇。
传说中的神兽那么多,为什么唯独用了朝天吼呢?

这和两根华表的建造时间有关。而提起天安门的华表,就不得不提起天安门的建造。
明朝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萌生了修建皇城的想法,历经明清两个皇朝的细致打磨,才有了“承天门”和两根华表。

神兽朝天吼正是为王朝和皇帝专门雕刻的。它的习性使然,总是爱密切注视着皇帝的行踪,还能行劝诫之责。
将雕刻朝天吼的华表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不同朝向的朝天吼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它朝向皇宫,似乎在说:“皇帝不能久坐高位,不然容易被臣子蒙蔽视听,应当走出皇宫,到民间体察民情。”

它朝向宫外,似乎在说:“皇帝巡行,见到外边的花花世界可别被迷了眼睛,忘记皇宫才是皇帝的根”。
如果认真解读,连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都能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它们被建造出来倾尽了无数工匠的心血。

无论其价值,还是其屹立近600年不倒的历史,都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存在。
但你知道吗?北京大学校园里,也有2根华表,它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有人能听见它们的“哭泣”。
北大华表“伤痕累累”如果没有近代的那件沉痛历史,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本不会出现华表。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等人仓皇而逃,人类的瑰宝圆明园却遭了大殃。

敌人烧杀抢掠后又放了一把大火,圆明园在大火中化为废墟,而矗立在圆明园安佑宫前的两对华表,目睹了英法联军的罪行。
4根华表在战火下只保留下来3根,它们的存在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铁证。
后来,3根中的2根,在燕京大学建立初期被挪到了燕园,另一根如今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

历史的沉重在燕园的华表上留下痕迹,它们的“哭泣”世人都听得见,希望北大学子的朗朗读书声,一个接一个取得的成就,能给它们带来安慰。
参考资料:
史志北京:2023-08-11:天安门前话华表
文博期刊:1997-12-30:华表的起源与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