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互联网保险正悄悄偷父母的退休钱

俊材险 2025-03-14 08:27:00

部分不良互联网保险产品及销售手段,正悄悄侵蚀着父母辈的退休钱。

小林的父亲70多岁了,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喜欢刷刷短视频,可是突然有一天,小林发现父亲银行账户开始每月被扣费一百多元。

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

小林上网一查,可是开了眼。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像他这种情况,不计其数。

都是子女声讨互联网保险套路年迈父母的。

医疗险、重疾险、骑行险、银行卡安全险……,名目繁多。

“事故”的开头几乎都是从1元投保、0.6元投保、0.5元投保开始,然后开始每月偷偷扣一百到几百元不等。

“家里老人在某小视频广告中点进链接,莫名付了6毛钱的医疗险,谁知竟然后续每月自动扣166,发现时已扣6个月。”

小林看完后,后背发凉。

某些互联网产品为了忽悠消费者,还真是脑洞大开!

“3月2日晚,我发现我妈支付宝有异常扣费,有十几至几百金额不等的保费扣款。第一时间联系客服,才发现我妈名下有五份保单且毫不知情,这些保单每月自动扣费,总金额高达两千多元。”

“去年6月,我妈在支付宝上看到一笔名为众安百万医疗险无忧版B的保险,首月只要2.29元,就随手点开了,没想到这一点,竟开启了长达20个月的自动扣费,更让我震惊的是账单里还躺着各种莫名其妙的自动扣款:电动车骑行险、医保医疗险、银行卡安全险......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事情的经过是我妈前几天突然和我说我爸的手机突然被莫名扣款1000多,我立马查看了他的手机,发现他从2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4年9月被好几个保险扣费,所有的保险费用差不多有3万。”

看完这些保险营销案例之后,只想对这些平台竖起大拇指。

牛顿在苹果树下坐上1000年估计也想不出来这些招数:

刷视频的时候,跳出来让你投保;

扫共享单车,跳出来让你投保;

付停车费,跳出来让你投保;

借充电宝,跳出来让你投保;

在医院借个轮椅,不小心都会投保;

真是360度、全方位、无死角……

这些案例,基本上都有几个特点:

自动扣费不知情、多渠道诱导投保、涉及多个险种。

通过“0元领保障”“首月只要几块钱”吸引点击广告链接,很多老年人没仔细看就直接投保了。

也有一些消费者是误触,自己都不知道点过相关链接。

不管你是怎么“投保”还是“被投保”的,最终都会因为暗含“自动续费”被悄悄扣款。

老年人之所以成为受骗的重灾区,就是因为数字鸿沟的存在,对这些网上的链接和产品毫不知情,没有任何概念。

看到“1元投保”,就以为是一次性付款1元。

而且大部分人投保完后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只有银行卡的退休金每月悄悄流进了保险公司。

这哪是科技改变生活?分明是套路掏空钱包,现在知道为什么长辈们总说钱莫名其妙消失了吧?

就算有人投诉,也完全可以把责任推脱到消费者身上,是他们自己没看清条款,不关我们的事。

好像自己一脸无辜的样子。

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支付便捷性,将复杂的保险产品简化为一键投保,同时模糊化关键信息,比如后续保费和免赔额等,已经是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潜规则”。

从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反馈来看,至今各类投诉多达5832条。

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保险不应该这么卖,互联网也不应该这么利用!

如果你发现自己父母已不幸“中招”,不要着急。

第一步:暂停自动扣费,防止继续损失。

第二步:立刻联系互联网平台客服,及时投诉,要求退款并取消续费。

沟通重点:老人未同意续保,且老人不满足投保条件,投保时未明确告知自动扣费,且扣费没有提醒,涉嫌欺诈。

态度强硬一点,必要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金融管理监督局投诉。

最后,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记住以下几点:

一、定期检查父母手机的“自动扣费”列表,关闭所有非必要授权。

二、关闭“免密支付”,设定消费限额。

三、提醒父母不要轻易相信“免费”的诱惑,尤其涉及到金融产品,一定要警惕。

0 阅读:0

俊材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