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妖》深度解读(1):可能不是穷书生与富家女的故事

朱弓卞 2024-10-28 12:20:47

刀郎先生的《花妖》,无论是舒缓优美的旋律、雕文织采的歌词、唯美婉转的二胡间奏、还是刀郎沧桑质感的嗓音演绎,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继而深深震撼,因为从中竟能咀嚼到千古文采风流,品味到深邃凄美浪漫的荡气回肠的中国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且回味无穷。说《花妖》是中华音乐史上继《梁祝》之后,最为伟大的传世经典爱情音乐作品,一点儿也不过份。《花妖》的歌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传统的文化内涵,阅读之后,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去了解和破译文字背后更为深奥的内容。本人为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欲解读而后快。然而如此伟大的作品,在疑窦还没完全弄明白的情况下,抱着审慎严谨的态度,实不愿轻易地作出定论。在翻查典籍不断求证的过程中,有相当感兴趣并最想弄明白的2个点:

1,《花妖》的原型故事出自哪里?

2,刀郎为何将歌曲命名为“花妖”?

《花妖》的歌词如果用直白的语言翻译出来,不困难,完全可以勾勒出一个大概的故事雏形。问题是,作为一个硬核粉丝/听众,真的只粗略了解一下大意就释怀了吗?歌词所描述的主体故事究竟出自哪里?刀郎先生创作《花妖》,除了呈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外,还想要传递一种什么理念呢?刀郎先生《花妖》的创作逻辑是什么?

刀郎先生的《山歌寥哉》专辑,里面许多歌曲均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例如《珠儿》、《画壁》、《翩翩》、《画皮》等等,能够很明确地找到故事的出处。唯独《花妖》,在《聊斋志异》里面众多描写“花妖”的故事当中,找不到情节与《花妖》稍为接近的来源典故,其它一些描写古代爱情故事的书籍,也找不到相似的故事。因此初步判断,《花妖》歌词所描述的,是刀郎先生借鉴了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面的花妖元素,再结合其它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意象,经过天马行空的构思、融合和艺术加工,所独创出来的爱情故事。当然也有可能刀郎创作之始有一个原型故事,这个只有刀郎自己知道。于是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花妖》故事的解读,下面来分析一下:

一,穷书生与富家女的故事

网上流传较广的一种解读——穷书生与富家女的故事:古代一个穷书生和一富家女子在杭州偶遇,俩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富家女子家族因门第之见,棒打鸳鸯,将书生害死,女子得知后自缢殉情。下到地府,阎王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免去孟婆汤,允许他们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转世,到杭州这个地方再续前缘。怎奈轮回道前鬼差误拨了罗盘经,致使两人时空交错,辗转追逐千年,自始至终无缘再相见。

这一故事骤看之下似乎逻辑说得通,故事流畅与歌词也融会,并无太大的违和感。但本人经再三琢磨,觉得不妥之处有三:

1,对于“缘起”事件的解读并不严谨。

“穷书生与富家女因阶级差异,被棒打鸳鸯双双殉情”的情节,主要是根据歌词中“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这一句推断出来的,翻译出来就是“郎君离去时,褐衣被血迹染红(暗指被害身亡)。郎君走后,小女子我也以腰上黄缎自缢殉情。”褐衣红与腰上黄的对比,突显了男女主的阶级悬殊之余,也表明了双双殉情的情况。

褐衣:一种兽毛或者大麻编织的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的穿着。最早出自先秦《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汉• 贾谊《过秦论》:夫寒者利短褐。

红:指鲜血的颜色。

去:可以理解为去往,也可以理解为死亡。

腰上黄:是宋代一种黄色腹围。宋•岳珂《桯史・宣和服妖》: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

但请注意,“腰上黄”的出处《桯史・宣和服妖》:“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士庶者,士人与百姓也。也就是说,在北宋宣和年间,京城里面的士人与百姓,都流行穿戴鹅黄色腹围。可见“腰上黄”并不专指富贵人家,普通百姓皆可穿着。(而有引用“霸王别姬”典故说虞姬死时腰系黄缎的,属牵强附会,因为虞姬是自刎而死的,详见《史记》、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等。)

而褐衣确是古代贫贱者的穿着,然古代士兵家境贫寒或地位低微者,除了特定的公服和铠甲外,在非正式场合也可以穿着褐衣。如果男主是一名士兵,“去”便可以理解为“去往疆场”或“战死沙场”。

所以“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这一句翻译成这样也没有问题:“郎君去往疆场杀敌,血染战衣,小女子我还在(京师)闲适地生活着,等待着郎君的音讯。”这里的褐衣红与腰上黄的对比,更多地表现了在生死两别之际,男主女主各自所处的境况。这样翻译下来,什么“家族门第之见”便与往后的剧情无关,他们的殉情是战乱引起的,剧本走向另一个故事了,于歌词的表达也并不冲突。

2,在“点题”解读上并不严谨。

“穷书生与富家女”的故事是凡人与凡人的爱情,与“花妖”何干?有人说,《花妖》歌词中的“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这句点了题(也是唯一点题之处),女主在轮回中的某一世转生成了一株花妖。如是说,先看看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花妖”的故事:

《葛巾》描写的是男子与牡丹花妖的婚姻;

《荷花三娘子》描写的是书生与荷花花妖的婚恋;

《黄英》描写的是男子与菊花花妖的生意互助与婚恋;

《香玉》描写的是书生与牡丹花妖的爱情及与山茶花妖的友情。

本人认为,如果题目是“花妖”,首先缘起之事得是花妖与凡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不一定是爱情),如果说因为轮回中的某一世转生成了花妖,因此整个故事便切题,这便有点“强行点题”了!换位思考,如果刀郎手头上有“穷书生与富家女”这样一份歌词剧本,他会不会将歌曲起名为《花妖》?将之命名为《缘悭三世》或《罗盘错送三生约》或《年轮泪》都比《花妖》贴切得多!

(关于歌名为什么叫“花妖”这一点,本人曾作了一个假设:会不会歌词中一开始写的就是人花之恋?“褐衣红”指的是一贫困男子,“腰上黄”指的是一朵有黄色斑纹的花?然而结合上文“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理解,一位住在钱塘东的男子,和一朵生长在临安北的花?他们是怎样恋上的?故事的接续性凭空多出了一大段空白!感觉此假设不通,故此作罢。)

3,在“题材”方面并不严谨。

“男女相爱,因阶级差异,被棒打鸳鸯”的情节,诸位是不是在转念间便可以在脑中生成?因为这是一个在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最为常见的“模版”,普罗大众或在民间传说中听过,或在小说读物中阅读过,或在影视作品、戏曲表演中看过。《梁祝》如是,《牛郎织女》如是,《牡丹亭》也如是。

本人认为,“穷书生与富家女”的解读没有出处并不具体,是意象化的,略显单薄,难以承载《花妖》歌词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花妖》已被大众接受,并且被普遍认为其高度堪比《梁祝》,那么,即使刀郎创作《花妖》之初仍是以“爱情模版”为题材基础,那也必定是具体的、有所指的,起码是人物名姓背景俱是清晰的,否则,拿《花妖》与《梁祝》相比,起码在“故事指代性”上面,《花妖》便大大逊色于《梁祝》了。

二,《聊斋志异》中的《香玉》是《花妖》的前传

网上流传的另一种解读——《香玉》是《花妖》的前传,《花妖》是《香玉》的续篇。先看看《香玉》讲的是什么故事:

崂山太清宫里有一个书生名叫黄生,他在道观中读书时,看到一棵白牡丹和一棵耐冬树长得非常美丽,便对它们倍加爱护。白牡丹和耐冬树其实分别是花妖香玉和绛雪。香玉与黄生相爱,成为夫妻。后来白牡丹被人挖走,香玉也随之死去,黄生伤心欲绝。耐冬树所化的绛雪则与黄生成为挚友,陪伴他度过艰难的时光。黄生对香玉一往情深,他的真情最终感动了花神,让香玉死而复生,黄生和香玉又重新团聚。后来黄生病死后变成牡丹下的一株赤芽,无意中被小道士砍去,白牡丹和耐冬花也相继死去。

将《香玉》与《花妖》接续而成一长篇爱情小说,这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假设,故事也相当感人:在崂山的黄书生与牡丹花妖香玉的情缘未了,再次转生到杭州的钱塘东临安北,以褐衣男子与腰上黄女子的身份,再度相遇相识相爱,然后又一次被外部因素(门第之见、战乱)拆散,他们盟约相守,至死不渝,相约来生再续前缘。奈何造化弄人,时空交错,致使两人辗转追逐千年,自始至终无缘再相见......一段缠绵悱恻的情事令人唏嘘。

这个故事也许稍接近于刀郎先生创作《花妖》的初衷,因为:

1,黄书生与香玉的爱情,缘起自青岛崂山太清宫的相遇,脉络清晰。

2,起始讲述的便是花妖与凡人的爱情,点题。

3,黄生是在太清宫里读书(待考)的读书人,香玉是太清宫前(道士种植)的牡丹花,人物名姓俱全背景明朗。

该假设非常有创意,令故事臻美,但仍有关节未能打通,例如:

1,在《香玉》中戏份不低于香玉的耐冬花妖绛雪,在《花妖》中怎么没有出现?

2,《香玉》中事件发生在青岛崂山,怎么到了《花妖》会转移到杭州?

3,自《花妖》之后千年轮回皆发生在杭州,杭州必定是个关键地点(有待探讨),那么从青岛到杭州的过渡,是不是显得有点生硬和欠缺交代?

因此本人觉得,“《香玉》是《花妖》的前传”这种说法,有点像“影视作品推出后大热,赶忙给它写一份前传或续集的剧本,即使稍微有点生搬硬凑也无视”这种情况一样——虽说不上是“狗尾续貂”,但是“嫁接”的痕迹比较重。

三,《花妖》是《红楼梦》的别传

《花妖》的故事可以插叙在《红楼梦》里面——《花妖》是《红楼梦》的别传。这个观点是本人反复研究《花妖》歌词比对《红楼梦》推敲后作出的假设。

解读的乐趣便是放飞思维,从不同角度提供想象空间,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人曾埋头于《聊斋志异》内寻找原型故事,遇到瓶颈忽有一悟:会不会被“寥哉”与“聊斋”的谐音误导,而聚焦于《聊斋志异》,或许其他书本才有真相。间或以《红楼梦》的方式打开《花妖》,原本高深难明的一些关节,竟然接上了卯榫,有豁然贯通、拨云见日的感觉。《花妖》中许多意象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拿《红楼梦》来解释竟然是另一番光景!《红楼梦》究竟与《花妖》有什么联系?

由于解读的篇幅过长,留待另文讨论。敬请关注本人下一篇文章“《花妖》深度解读(2):《红楼梦》能够破译《花妖》歌词里的诸多意象”。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