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壁》解读奇幻事佛家语警世言

朱弓卞 2025-02-18 08:47:29

一,《画壁》典故出处

刀郎的歌曲《画壁》,典故出自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篇目《画壁》,原文是一篇带有浓厚佛教意味的哲理小说,故事大意是:

江西人孟龙潭与朱孝廉(孝廉是“举人”之意,并非名字)一同客居京城,偶然结伴到郊外的一座寺庙游赏,庙内一老僧引导他俩游览。寺庙不甚宽敞,墙壁上的壁画却栩栩如生,尤其是东面墙壁上的一幅《天女散花图》,画上一位垂髫少女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令朱举人神摇意夺。一时间,朱举人难以自持,腾云驾雾般飘然进入了壁画。

只见那里殿堂楼阁林立,有一老僧在座上宣讲佛法,朱举人也参杂其中。忽而他感到有人扯他的衣袖,回头一看,原来是适才所见的画上垂髫少女。朱举人跟随其后,进入一间小房舍,少女回头举花招引,朱举人放胆拥抱少女,少女也不抗拒,俩人于是行云雨之欢,绸缪燕好。如是过了两天,女伴们发觉了朱举人,对少女开玩笑说:“腹内的小儿已多大了,还想垂发学处女吗?”都拿来头簪耳环,催促她改梳成少妇发型,少女娇羞无限。朱举人见少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便再次与少女亲昵。

忽然外面传来嘈杂之声,少女与朱举人往外偷看,只见一位金甲神人黑脸如漆,手握绳锁,提着大槌,铿铿然踏靴走来,言道要搜寻藏匿的下界凡人。少女慌忙嘱咐朱举人藏于床底,自己则从墙上小门仓皇逃去。朱举人趴在床下,胆颤心惊,直到喧闹声远去。过了许久,朱举人忽感耳际蝉鸣,目中火出,连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都忘记了。

此时,佛殿中的孟龙潭转眼不见了朱举人踪影,忙问老僧。老僧以手指敲敲画壁呼唤:“朱施主游玩许久,还不归来?”只见壁画上出现了朱举人的画像,侧耳站立,作聆听状,然后飘飘然从墙壁上下来,灰心呆立,目瞪足软。三人再看那画壁中少女已经螺髻翘然,不复垂髫矣。朱举人大惑不解,问老僧是怎么回事,老僧答曰:“幻由人生,贫僧何能解!”朱举人胸中郁闷,孟龙潭惊骇无主,两人起身告辞,历阶而去。

结尾蒲松龄有一段点评曰:“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亵境”者画中艳遇也,由“淫心”而生,是一旦心怀猎艳逐色的欲求,魔由心生,纵是深藏心底的秘密,也无形中被投射到锦屏画幛上,于幻境内行苟且之事。“怖境”者,遭金甲神人搜缉,煞运惊惧之事也,从“亵心”转化。当人沉浸于乐也融融、欢颜笑语的亵境中时,亵心高涨,境遇旋即会逆转到恐慌张皇失落的怖境,此之谓盛极而衰、乐极生悲,是人世间苦乐转换的常态。这篇故事旨在告诫世人:切莫因欲念横流而追逐妄想,凡事皆有因果,劫运熬煎随时降临,代价无法估量。

刀郎的歌曲《画壁》借用了这段典故作为叙事主干,而歌词所阐释的哲理、折射的现实意义,远较原文更为广博深邃。词中讲述了一段玄虚奇幻的故事,行文当中颇多嵌套复杂的措辞,如“周围另有的世界的周围的世界”、“东侧世界的天女们提着东侧的世界的鲜花”,这可能包含哲学思想上的抽象涵义,也可能是文学上的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表达。别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歌词延续和拓展了原文的佛教意蕴,字里行间充满对因果善恶的劝喻、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以离奇故事传递一种去执念戒贪嗔痴,淡欲望知无常的佛家警世理念。下文试结合若干佛学概念,逐次分析一下歌词的基本含义。(个人见解,不代表刀郎先生本意)

二,《画壁》歌词分析

佛家认为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众生迷惑的根本,因四相而生的执念,只有放下、超脱,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又云三毒-“贪嗔痴”乃一切烦恼的根源,克服并摆脱三毒的束缚,才能更清楚地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解脱的境界。

1,执于“我相”的“贪”——入局者的执迷

这里有无数周围另有的世界的周围的世界

那是漂浮在复制着无数干瘪的枯槁的形容

东侧世界的天女们提着东侧的世界的鲜花

她们点燃游戏的烛火引诱悭吝放纵的我们

这段歌词是以朱孝廉(入局者)的角度来描写。孟龙潭与朱孝廉进庙同赏壁画,朱孝廉怀猎艳逐色之心,因而眼中所见与孟龙潭不尽相同,悉数是他心内欲望的投射。字句中“入幻出幻”反复切换的情景频现。第一句是半入幻状态,第二句是抽离幻境,回归现实客观思考,第三句再次尝试半入幻,第四句便全然入幻执迷不悟了。

①这里有无数周围另有的世界的周围的世界——若将此句缩写简化,是“这里有无数周围的世界”,“周围”是指环绕着庙堂的墙壁,“世界”是指墙上的壁画,因壁画内容有连贯的情节与含义,“世界”可理解为画作中的艺术世界。本是言简意赅的一句,无端多出一个绕口的定语“另有的世界的周围”,来修饰句末的“世界”,笔触视角一下子发生跳跃转变。“另有的世界”当指朱孝廉(灵魂)倏忽间进入的壁画中幻境,“周围”是指自幻境内反向观察到的墙壁,句末的“世界”仍然是指墙壁上的内容,只不过身处幻境中时,回观现实人物反倒成了壁画。这整句就是展现朱孝廉甫进画壁幻境时的迷茫状态:我身处庙堂环顾四周,有曼妙的壁画世界,怎么忽然之间空间有异,周遭虽仍是墙壁环立,壁上显现的世界却像是我方才站立的庙堂。

②那是漂浮在复制着无数干瘪的枯槁的形容——此句若去掉形容词,可简化为“那是漂浮在(墙面上)的形容”,“形容”是形象和容貌的意思,指壁上画像;“漂浮”是象征壁画被画在墙面上的一种悬浮于表面的形式。略去的那一串形容词“复制着无数干瘪的枯槁”都是用来形容画像的。“复制”意味着雷同、重复;“干瘪”代表不丰满、不立体;“枯槁”形容憔悴、毫无生气的。整句的含义是:朱孝廉倏忽入幻,感到莫名其妙,极想知晓究竟,连忙(灵魂)抽离出来,对画壁重新审视,发觉那只是画在墙面上的,面目单一、形态相似的,扁平呆板毫无生气的一连串画像。

③东侧世界的天女们提着东侧的世界的鲜花——句前的“东侧世界”是指庙堂内东面墙壁上的《天女散花图》。句后的“东侧的世界”加了助词“的”,无形中是对“世界”加重了标注,当指东面壁画内的虚幻世界。句子的意象仿佛是描绘出一幅“人站在壁画前,将头颅伸进墙壁内察看里面的世界”这样的奇幻景象。因此整句的意思是:朱孝廉疑惑未解,心有不息,踱至东面墙下细看《天女散花图》,凝神之间不觉入幻,只见里面的世界实实在在现于眼前,果真有天女们提着活色生香的鲜花。

④她们点燃游戏的烛火引诱悭吝放纵的我们——“游戏”象征着一种充满诱惑的、带有娱乐性但也可能让人迷失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画壁内男追女逐的情爱游戏。“点燃烛火”是开启(游戏)引导信号之意。“悭吝”指的是小气、吝啬,对物质或情感方面的过度珍惜而不愿意付出;“放纵”是指肆意、不加约束的行为。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有点矛盾,但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是指在某些方面过度克制自己,而在诱惑面前又容易失去控制。此句是朱孝廉完全入幻后的陈述,交待了自己心甘情愿沉溺于“游戏”的外因和内因:天女们通过开启一场爱的游戏诱惑着我们,而我心底的欲望已压抑得太久,正好藉这幻像肆意放纵,让游戏满足我的欲求。

佛家四相中的“我相”,是指对自我个体的执着,包括对身体、观念、情绪、利益等方面的执着,强调“我”的感受。执于我相,易生心魔,贪欲情欲名欲利欲皆由此而起。佛家三毒中的“贪”,是指贪爱、贪恋和贪婪,即对于世间各种欲求对象,如财富、名声、地位、感官享受等过度的追求和占有欲。

孟龙潭与朱孝廉同观壁画,只有朱孝廉入幻,是因其心中早存贪淫之欲,借由画壁投射在玄虚幻境;而这贪欲也并非骤然而生,系耳闻目睹、朝思暮想、日积月累而成,实在是朱孝廉执于我相的感受与情绪,日久压抑的结果。朱孝廉曾一度抽离幻境,仍希图探究猎奇,是他的好奇心、求知欲作崇;朱孝廉钟情于东墙的《天女散花图》,是因当中有艳美女子画像,迎合心中的色欲;朱孝廉入幻遇天女诱惑,一拍即合不假思索投身游戏,一来是情欲驱使,二来是执于我相的自我满足感得以释放。此段歌词尽显入局者执于“我相”的“贪”。

2,执于“人相”的“嗔”——旁观者的执意

你穿越了水榭画廊将奔向将拥抱那个少女

我能看得到你如何抉择但我却无能为力

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并当做活着的意义

而这世界都刻意回避诚实地回答你的问题

这段歌词是以孟龙潭(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这几句歌词以明说或暗示,将孟龙潭目睹好友朱孝廉进入幻境,自己只能作壁上观而无能为力时的立场、态度、情绪描述得细致详尽。

①你穿越了水榭画廊将奔向将拥抱那个少女——“将”代表即将发生,是表示行动前的意图。“将奔向将拥抱”意味着画中人的每一个动作意图,都巨细无遗地在壁画上呈现出来。整句是以孟龙潭旁观者的视角讲述所见所闻:我在画外目睹你进入了画壁,你穿过了水榭画廊,慢慢接近那个少女,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我知道你即将会奔跑过去拥抱她。

②我能看得到你如何抉择但我却无能为力——这句话体现出一种旁观者的无奈和焦虑情绪:我从画壁能清晰地观察到你的行动并了解你将如何抉择,然而我却没有办法干预或者改变你的决定。这句话显示孟龙潭极想对好友朱孝廉加以劝导和救赎,让他脱离幻境回到现实。

③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并当做活着的意义——这句话是孟龙潭的友情表白:从画中你的行为可以看出,这是你追求、向往的那种生活方式,在你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被视作自己活着的价值。整句话起码表明了孟龙潭的四种态度:A.理解-“梦寐以求”显示出孟龙潭是从交往中的点滴形成对朋友的了解,并因此理解他的动机。B.质疑-“当做”这个词有“自认为、片面”的暗示,藏着不以为然的情绪,深层意思是“其实我有不同看法,但不好当面指正”。C.提醒-“活着的意义”是生命体验中很高的定位,实则暗中在提醒“那种追求值得这样的高度吗?”。D.尊重-整句话传达的意思是“我尊重和支持你的抉择”。

④而这世界都刻意回避诚实地回答你的问题——这句话可能是回应原文故事中“朱孝廉大惑不解,问老僧是怎么回事,老僧答曰:‘幻由人生,贫僧何能解!’”这一段。大意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愿意以真诚、直接的方式回应你的问题。除了指责老僧不解惑之外,也斥责生活当中朱孝廉身边的亲、朋、师、邻等人群,没有人给予他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导致他如今深陷困境不能自拔。归根到底,这句话是孟龙潭对发生在好友身上的不公平的追究,从而投射到整个社会的怨愤情绪。

佛家四相中的“人相”,是相对于“我相”而言的,对他人、他物的一种区分判断。例如见乞者而生怜悯或嫌弃,见达者而生仰慕或崇拜。执于我见,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对他人的判断产生偏颇,而导致烦恼的诞生。佛家三毒中的“嗔”,是指当不如意或遭受挫折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敌对和攻击性的情绪反应,包括愤怒、怨恨、厌恶、焦虑、悲伤、恐惧、嫉妒、沮丧等等负面情绪。

孟龙潭亲见朱孝廉被困在画壁内的一举一动而生救赎之心,却不知彼人正在享受情爱旅行,这是孟龙潭执于我见的判断偏颇;孟龙潭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深感焦虑和不安,这是“嗔”念的使然;孟龙潭对朱孝廉的抉择尊重并支持,但暗地里质疑和不以为然,这是执于我见的个人价值观的求同存异;孟龙潭指责世界没有诚实地回应,是对不公平产生出“嗔”念的愤怒和怨恨。此段歌词将旁观者执于“人相”的“嗔”阐释得透彻明了。

3,执于“众生相、寿者相”的“痴”——参与者的执着

你在画上仓皇等待着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此刻我站立的地方是你画外的异托之邦

当我们的过往变成了未来的幻想无处不在

我们将交出愚蠢的答案留给后来以延续伤害

这段歌词既写了朱孝廉的体验,也写了孟龙潭的感受,因为入局者与旁观者都是同一法则下的参与者;一边写了过往的前因,一边又写了未来的后果,因为取舍与抉择只是生命长河里的浮光掠影。前两句写的是“执于我法”的“众生相”,后两句写的是“执于我寿”的“寿者相”,两者都会带来愚痴与无明。

①你在画上仓皇等待着忘了自己从何而来——“仓皇”是不安、迷茫的状态。从孟龙潭身处画外的角度察看朱孝廉:你在画中世界显得迷茫不安,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未知的结果,忘记了自己原本来自现实世界。朱孝廉不安,是因为他身处的陌生世界,法则跟现实世界不相同,他无法根据以往的认知和经验来判断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譬如金甲神人是谁?为什么要搜缉下界凡人?他一无所知,只能在不安中等待未知的结果。朱孝廉迷茫,是因为他沉迷幻境,冀盼重新适应此处规则,以致于脱离现实太久,忘却了自己真实的身份和出发的原点,于是进退失据,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该做些什么,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②此刻我站立的地方是你画外的异托之邦——“异托邦”是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概念。“异托邦”不同于“乌托邦”,“乌托邦”是远离现实的理想构建,是虚拟的、想象的,在思想层面构建的社会关系秩序空间。而“异托邦”是扎根于现实的,指真实存在的、为了实现特殊功能而设立的、有差异性的物理空间场所。例如博物馆,它汇聚、保存和展示历史文物,同时又构建了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秩序。又如监狱,它有着高墙、牢房等特殊的建筑结构,作用是限制犯人的行动自由。再如学校,它有着球场、课室等教学设备,也有着作息时间、课程安排、校规校纪等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所以孟龙潭对朱孝廉规劝说:现在我站立的现实世界才该是你去往追求理想的异托邦。意思是说,这里才是客观真实的,这里才有适合你的规则,这里才能承载你追求的生活。孟龙潭清醒地知道生存法则,只是苦于对受困的朱孝廉无计可施。

③当我们的过往变成了未来的幻想无处不在——这句话可以用四字概括为“欲望横流”。“欲望”是指想达到某种目的的渴望。当目的未实现时,人们会将过去的经历在脑海中不断地回忆加工,逐渐和对未来的想象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幻想的形式形成憧憬。朱孝廉的“梦寐以求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种“将过往变成未来的幻想”的欲望。“无处不在”是指欲望泛滥,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将过往的经历融入到对未来的盼待而形成欲望,这种欲望又泛滥并占据我们的生活时......

④我们将交出愚蠢的答案留给后来以延续伤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考量和对未来的探究。因为参与者作出决策时是短视的,没有意识到事件会随着时间而演变。无论是朱孝廉的甘心入幻,还是孟龙潭的友情支持,都是不明智、欠考虑的选择,留给后来者的将是负面的结果和错误的示范,这种错误会传递下去,当类似的情境发生时,后来人会继续遵循错误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佛家四相中的“众生相”,是指对所有生命形态的演化现象的认知,如对花的“籽.芽.苞.花.谢”,人的“胎.婴.幼.青.中.老.亡”等生长灭相的理解,简而言之,是对规律、法则、道理的领悟。执于我法,容易因事物的真相难以解索,而产生迷惘和疑惑。佛家四相中的“寿者相”,是对寿命长短的一种执着,因寿命的短暂,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恒的追求。执于我寿,通常会对生命周期内的短期利益过度希冀,在抉择中流于偏执与愚昧。佛家三毒中的“痴”,是指愚痴和无明,即对事物的真相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无知或者错解而产生的迷惑状态。

朱孝廉在画上仓皇等待,是因为他执于我法,无法以现实的法则去应对虚幻世界的事情;他忘了自己从何而来,是因为他沉迷于幻境而丢弃了现实的法则,在进退两难之间,他变得无法可依,因此产生的迷茫,是“痴”念的表现。孟龙潭清醒地知道现实世界才是朱孝廉的异托邦,但是一筹莫展,这是有法难施。因为欲望横流而作出影响后人的愚蠢的抉择,这是执于我寿的短视和愚昧,同时也是“痴”念中愚痴无明的表现。此段歌词将参与者执于“众生相、寿者相”的“痴”解说得简练清晰。

三,《画壁》现实意义

上文对词意的分析,是以原有《画壁》故事框架为基础的一种延伸解读。如果试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理解刀郎的作品,即使没有了解过聊斋《画壁》的原文内容,同样能体会到歌词折射出的发人深省的警世意义。下面以“网络世界的诱惑”为例,聊一聊《画壁》的现实意义。

这里有无数周围另有的世界的周围的世界——互联网上有众多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信息圈子所组成的虚拟世界。这些“世界”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

那是漂浮在复制着无数干瘪的枯槁的形容——互联网世界看似繁荣,实际上大量信息高度同质化,多的是缺乏内涵、没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在虚浮表象下藏着的是内在的空洞和缺乏生命力,很难给受众带来真正深入的思考和精神上的滋养。

东侧世界的天女们提着东侧的世界的鲜花——当你敲击右方的鼠标,进入互联网世界,这里有各类娱乐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打造出精美的画面、刺激的玩法、引人入胜的剧情,给大众极具吸引力的参与方式,引领他们进入虚拟世界。

她们点燃游戏的烛火引诱悭吝放纵的我们——开发者和运营者以各种诱人的游戏内容开启引信,吸引玩家群体。大部分玩家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适度娱乐的,也开始难以克制放纵起来,不再愿意在现实世界中付出努力,来承担生活的责任,逐渐失去对娱乐时间把控的理性。

你穿越了水榭画廊将奔向将拥抱那个少女——用户逐渐深入那些美轮美奂、充满乐趣的娱乐场景,慢慢近距离地接触到喜欢的娱乐目标、虚拟荣誉,进而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获取虚拟世界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能看得到你如何抉择但我却无能为力——身边的家人,即使能够清晰察觉到亲人因沉迷网络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种种迹象,但是游戏里的社交关系已形成魅惑的势力,家人也力不从心无法对抗,很难真正有效地去改变这种局面。

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并当做活着的意义——玩家在互联网世界营造的理想生活场景中,能够摆脱现实生活的诸多束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这是很多人幻想过的一种自由自在、充满刺激与挑战的生活。久而久之,从虚拟世界中获取的短暂满足感被当作生活的全部意义,玩家已全然不顾现实生活中该去经营的亲情、友情、成长、发展等更具深度和长远价值的东西。

而这世界都刻意回避诚实地回答你的问题——娱乐产品平台从不会诚恳、如实地告知玩家负面后果,而是用各种诱人的亮点去引导玩家尽快开启游戏。互联网世界里到处存在不诚实、回避真实情况的状态,让用户很难全面、理性地看待娱乐行为,容易在虚假片面的诱导下陷入沉迷的漩涡。

你在画上仓皇等待着忘了自己从何而来——你从精彩纷呈、目眩神迷的虚拟场景中等待游戏的开局,整个人的心思被完全牵制住,生活节奏也围绕着这些娱乐内容展开,变得慌乱而无序。过度沉迷会忘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责任和原本的生活轨迹,逐渐迷失自我。

此刻我站立的地方是你画外的异托之邦——对于沉迷游戏的人来说,现实里的家庭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需要去面对和经营的日常,都变成了一个与娱乐世界格格不入的别样国度。一味地沉醉在虚拟世界之中,而忘却了真实生活这片本应用心耕耘的异托邦。

当我们的过往变成了未来的幻想无处不在——互联网娱乐使得人们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都被虚拟内容所重塑,人们会觉得自己在游戏中的“人生”才是连贯且有意义的,现实中的自我成长方向和未来规划也被互联网幻想所取代,进而产生逃避现实的倾向。

我们将交出愚蠢的答案留给后来以延续伤害——有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与正确引导,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孩子看到后也会去效仿,于是这种不良的生活模式在家庭中延续下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造成伤害。

同理,除了“网络世界的诱惑”,现实中还有另外许多物质或精神上的诱惑,令人目眩神迷,难以自持,身处其中的人们也会和《画壁》里面的角色一样,难免有压抑、无奈、迷茫、抱怨的时候。比如赌博或者高消费,平时对金钱很吝啬的人,在赢利或购物快感这些诱惑面前,就容易放纵自己(悭吝放纵);比如看着家人选择了高风险的商业投资,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专业知识去阻止,徒生无力感(看到你如何抉择我却无能为力);比如有人把追求物质奢华、购买昂贵奢侈品当成梦想,并且觉得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作为朋友也只能委婉提醒(梦寐以求的生活并当做活着的意义);比如有人对社会公平性提出疑问,周围的人因为害怕祸及自身、不想破坏和谐表象,选择回避问题(刻意回避诚实地回答)......刀郎的《画壁》告诉你,在充满诱惑的世界,要时刻保持冷静与理智,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要被狂热情绪和短期利益所左右,切记消除妄念,莫要沉迷深陷,否则遭受的损失和伤害将难以估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