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吃菜不用花钱,这10种野菜遍地都有,营养当季,再不吃就老了

兴腾聊美食 2025-04-07 05:30:5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进入四月之后,天气开始变得暖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人们置身于这美好景色里,无不心旷神怡。除了如此美景之外,春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野菜。

这个季节的野菜鲜嫩当季,而且种类繁多,今天就给大家分享10种常见的野菜,趁着新鲜赶紧吃起来,以后不用花钱买菜了。

一、荠菜:报春第一鲜

荠菜素有"野菜皇后"的美誉,其锯齿状的叶片在早春寒风中最早舒展。清明前后的荠菜最为肥嫩,叶片间缀满星点白花,散发着独特的清香。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每百克荠菜含钙量高达294毫克,是牛奶的2.8倍。

荠菜鲜肉饺:嫩荠菜焯水挤干,与五花肉糜按1:1混合,调入香油、胡椒粉,包成元宝饺。水开三次点冷水,煮至晶莹透亮,咬开汤汁四溢,春鲜满口。

二、蒲公英:苦尽甘来

黄灿灿的蒲公英花是田间地头的天然指南针,其嫩叶富含菊粉和苦味素。采摘时选择未开花的植株,叶片呈现翡翠般的油亮光泽为佳。

凉拌蒲公英:嫩叶浸泡淡盐水去涩,切段后拌入蒜末、香醋、生抽,撒上焙香的芝麻。入口微苦回甘,佐粥下饭皆是妙品。

三、马齿苋:红茎翡翠叶

匍匐生长的马齿苋茎部泛着胭脂红,肉质叶片饱满多汁。其ω-3脂肪酸含量堪比深海鱼,是素食者的天然营养库。

马齿苋蛋饼:嫩茎叶切碎,与蛋液、面粉调成糊状,平底锅摊成薄饼。两面煎至金黄,搭配蒜蓉辣酱,外酥里嫩,春日早餐的不二之选。

四、蕨菜:山珍之冠

初生的蕨菜蜷曲如问号,被称为"佛手菜"。采摘时以拳卷部分尚未展开者为上品,需焯水去原蕨苷后食用。

蕨菜炒腊肉:处理好的蕨菜切段,与湘西烟熏腊肉同炒。腊肉的油脂浸润蕨菜,山野气息与烟熏风味交织,佐酒下饭皆宜。

五、香椿:树上蔬菜

香椿嫩芽紫中透绿,独特的香气源于挥发性芳香物质。谷雨前的头茬香椿最为珍贵,民间有"雨前椿芽嫩如丝"之说。

香椿拌豆腐:嫩芽焯水切末,与内酯豆腐捣碎拌匀。只需几粒海盐、数滴香油,便成春日经典凉菜,清白中点缀点点新绿。

六、附地菜:药食同源

附地菜被称为鸡肠、鸡肠草、地胡椒、搓不死,总之它的叫法非常多,各地都不同,宋代《野菜谱》早有记载:"地米菜,二月生,三月采,其味清冽,可和羹。"它的营养很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达每百克62毫克,是普通柑橘的2倍;钙含量超越牛奶,达到每百克420毫克;特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更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凉拌附地菜做法简单又爽口。先将附地菜洗净焯水,捞出过凉水后挤干水分,切段备用。碗中放入蒜末、生抽、醋、盐、糖、辣椒油和少许香油,调成酱汁。将酱汁淋在附地菜上,搅拌均匀,让每段附地菜都裹上酱汁。最后撒上熟芝麻点缀,即可享用这道清爽可口的凉拌附地菜。

七、苜蓿:牧草之王

苜蓿的叫法全国各异,上海人叫它“草头”,江苏人叫它“金花菜”,浙江人则称为“草籽”,苜蓿虽然一年不常见,但是它却营养丰富, 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

苜蓿包子:将苜蓿洗净后,在开水中焯30秒,捞出挤干水分并切碎。同时,将3个鸡蛋打散炒成碎末。把苜蓿碎、鸡蛋碎、虾皮、盐、蚝油、五香粉和食用油混合搅拌成馅料。取饺子皮擀薄擀圆,包入苜蓿馅。平底锅刷油,放入包子中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且包子皮透明即可出锅。

八、车前草:车轮印记里的美味

叶片呈莲座状展开,平行叶脉清晰可见。《诗经》中"采采芣苢"吟咏的便是此物,嫩叶含桃叶珊瑚苷,有消炎之效。

车前草炖排骨:老叶煎水取汁,与焯水排骨同炖。汤色清亮,草木清香中和肉脂肥腻,是广东客家的养生汤品。

九、艾草:青团飘香

清明时节的艾草最为鲜嫩,叶片背面覆着银白色绒毛。其挥发油成分具有温经散寒之效,是寒食节的时令风物。

艾草青团:嫩叶榨汁和入糯米粉,包入豆沙或咸蛋黄肉松馅。蒸熟后碧绿如玉,咬开软糯拉丝,艾香萦绕齿间。

十、野蒜:地下的芬芳

鳞茎雪白似珍珠,叶片细长如兰。含大蒜辣素,是天然抗菌剂,东北称为"小根蒜",西南唤作"苦蒜"。

野蒜煎蛋:切碎的野蒜与蛋液拌匀,热油煎成厚蛋饼。蒜香扑鼻,金黄蛋皮裹着翡翠碎末,配白粥最是相宜。

野菜之味,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乡愁记忆。当我们用现代厨艺演绎这些古老食材,不仅是在品尝春天的味道,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这个四月,不妨提篮执铲,赴一场与大自然的春日之约,让山野的馈赠唤醒沉睡的味觉记忆。

3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