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部分重要社保名词简析

职抒胸意 2024-08-13 09:55:44

1.基本养老金

养老金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中人拥有)。

2.个人账户

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参保人员独有一个专属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在职时个人按缴费基数的8%缴纳费用和记账利息均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后发放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当个人账户余额不足后由统筹账户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3.统筹账户

是某地(统筹地)为全体参保人员统一建立的账户,每个人在职期间由单位按一定比例(早20%,后16%)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都以及由此产生的收益均纳入统筹账户。

4.职业年金

养老金第二支柱。由在职时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缴费基数的8%和4%缴纳费用以及记账利息和投资收益组成。退休后发放的职业年金=职业年金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发完为止。职业年金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5.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建立时间

2014年10月1日。

6.视同缴费年限(月)

参加工作年月至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前年月虽未缴纳养老保险但视为缴费。计算公式=(2014-参加工作年度)×12+9-参加工作月份+1。

7.实际缴费年限(月)

建立养老保险年月至退休年月为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公式:(退休年度−2014)×12+退休月份−10+1。

8.累计缴费年限(月)

参加工作年月至退休年月为累计缴费年限,计算公式:(退休年度-参加工作年度)×12+退休月份−参加工作月份+1。

9.视同缴费指数

各省制定标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视同缴费指数=职务指数+级别指数+调节指数,二是视同缴费指数根据职务(技术职称、技术等级)与级别(薪级)确定。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视同缴费指数都在进行动态调整,有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有的是每年公布一次新的标准。目的无非是用来对冲由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及职业年金账户储存额不断增加造成的前后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过大差距。

10.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是衡量本人实际缴费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1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是用来计算基础养老金和重要参数之一。计算公式: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

12.退休时间

是本人在职工作的最后一个年月,根据档案出生时间及法定退休年龄确定,退休当月领取在职工资。如本人1963年10月出生,退休年龄60岁,则退休时间为2023年10月。

13.待遇领取时间

是本人正式退休后的第一个年月,领取退休待遇。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此时领取的都是预发临时待遇,待理顺后多退少补。如本人1963年10月出生,退休年龄60岁,则退休时间为2023年10月,待遇领取时间为2023年11月。

14.历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人员范围

官方说法是:“为上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究竟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的含义呢?我的看法是~只要本人核定的退休时间为上年12月31日(包括31日)之前,并且采取的是按月领取而不是其它方式(如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金,都可以参加本年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即使你的退休时间为2023年12月、领取退休待遇时间为2024年1月,也能参加2024年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2 阅读:441

职抒胸意

简介:记录职场点滴,见证自身成长,抒发内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