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山河壮神游高原雄中美协副主席祁海峰作品(成功美术馆)赏读

美术人冯宜玉 2025-03-25 18:45:07
笔立心象山河壮 神游天地高原雄——中国美协副主席祁海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高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每每赏读祁海峰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见其充塞于天地间浩瀚磅礴、雄浑壮美的自然山河之象,乃至由此产生的“盘礴睥睨”的气韵势感,“至大至刚”的精神震撼时,笔者脑海里总会联想起亚圣孟子的这句话来。而画家这呈现于画面当中的山川自然具象反映,以及由此引发的读者的心神震撼感动,而共鸣共情的神会心象和精神体验,既是画家于自然间、生活里“澄怀味象”之下,并与之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感物所得,亦是其学养积淀的胸中气意,精神蕴化的蓄储意象,寓兴托寄于画面艺术形象上的肉身构建乃至意境圆成。

近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祁海峰先生的这幅《高原》即是这样,其立象峰岭层叠雄峻、牦牛奔腾而来等高原实相,而兼具中西绘画笔墨赋形、图构运布等表现语言,进而具象呈现的雄浑壮阔高原天地自然和人文众景,皆是画家主客交融、心物熔冶创构过程中,凛凛浩然、正大刚健的艺术境界圆成,是画家笔立心象的山河壮美反映,是能让神游天地的高原雄峻映射。

从外师造化的感物取象角度而言,祁海峰先生这幅《高原》的创作,离不开其“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身临藏地真实山河、神游高原壮阔之境,继而“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的遍览观察、深切体验。如其兼取油画质感笔触和国画皴擦语言,又不拘皴法固有程式、水墨传统窠臼,还随形造景、体物取神、汪洋恣肆而写,呈现的层峦叠嶂、浑穆雄壮的高原巉岩险峰,起伏升腾、充盈漫漶的山头壑谷云霭画面之象。若非画家远观近察、心目应会,得其崖石肌理碐磳之貌、峰岭挺拔之姿,还体积厚重饱满、相态苍莽雄健的典型形质特征所摄和内蕴神韵意象凝萃,又怎能见这形神毕肖、气韵生动,让人感动的“浩然”画面具象表达。再如那峰麓台地坡脊处,成群结队、左折右拐又逶迤而来、浩浩荡荡的写意牦牛群像之造。其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而“贵在神也”的以意取象之写,犹显画家深入高原生活、体察牧乡风情的穷其性表获得和“方如其真”表现。而这也让笔者情不自禁地地联想起,那季节流转、牧民转场时牛群奔腾冲锋而来、烟尘冲霄而上,这仿如千军万马陷阵一样,或藏地游历采风或电视纪录片所见,且令人心目震撼的壮观宏大场景来。

太行人家

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囊藏诸相即心象。祁海峰先生于这自然、人文皆俱典型的《高原》画面创构中,所带给观者的“笔立心象山河壮,神游天地高原雄”一般的动静体合道之蕴含,生命跃然精神感染,亦见画家发自“心源”的画面艺术形象寓兴反映,孕育“心田”的至大至刚浩然情思抒发。如那画面中厚植大地、高耸天宇的高原连绵层叠群山,之于这高原生灵——迤逦行来牦牛阵群的巍峨、雄伟、广袤对比映衬之构,及由此对立统一而立意定景、因景造境,生发于画面和意识里的山崇岭峻、天高地阔之想,继而于这虚灵化、情致化的情境营造中,开掘出令人心生敬畏、灵魂激荡的自然体悟来。也还见于雄峻广阔如“须弥”一般的高原峰岭天地间,爬山越岭、负重远行的“高原之舟”牦牛等实像造写,即景寄情所创构运思、审美联想、移情造境而来的,那不畏自然艰险、奋勇求得生存一般的精神品质;即实及虚而澄怀味象、体道应物、神超理得映射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画境生命体验。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祁海峰,1964年生于河北省武安,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协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文联驻会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

作品曾参加第七届、八届、九届、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其他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先后在巴黎、悉尼、北京、河北、广东等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国内外大型画册及专业刊物发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津美术馆、中国台湾山艺术基金会等美术机构及友人收藏。

0 阅读:0

美术人冯宜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