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福
“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唐·张彦远)。反过来讲,形象的鲜明形貌、活泼姿态,以及作品中画家主观寄寓其上的深彻情志,也可以从其笔墨、图构、色彩等表现对象的语言媒材中反映出来。比如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陕西美协副主席巨石先生花鸟画作《多福》《秋意无限》两幅,笔者亦于其苍厚、质朴、古拙、浑厚的笔象语言,概括、简逸、凝练、纯粹的花鸟意象表达中,能体悟到画家刊落物态表象,而直取其真意、神采的写意味象般造物,近而直抵花木、鸟雀自然生命意义追寻的造景、造境画面圆成来。
譬如这幅以枝头石榴为题材的《多福》,其提按徐疾、顿挫衔接的信笔灵动线迹,兼以干湿擦染、赭色晕淡的恣肆朴茂笔触,与之氤氲生生、谐和相恰而勾的石榴横斜枝干,虽看似不甚精谨、不饰雕绘,实则更见自然生动、更得物象本质,而愈显其老枝骨气嶙峋、挺拔苍遒的主干神采真意来。再有落笔稠叠而散射布置,浓淡错落还疏密深蔚,乃至笔迹漫涣、恣肆交融,亦还团团簇簇、丛丛密密的葱郁枝叶鲜活形姿,虚虚实实、或厚或浅的音韵律动、体象随宜排布,越见画家绘写石榴而对其繁盛丰茂、蓬勃向上的草木生命气象发掘来。尤其是那线勾活泼简捷还以形写形,设色深浅有致亦随类敷染,继而“去其繁章,采其大要”寄意赋象“贵在心得”,于横斜粗细聚散交织、密密匝匝郁郁深秀的枝叶间,或正或侧、或藏或露布植的累累丰盈枝头果实之写。或饱满圆硕、芃芃而生,或开裂如笑、榴籽满房……形姿各异、情状鲜活的石榴果实画面意象之造,其笔写、设色、造像乃至布陈等组构画面的语汇中,不仅透露出画家对生活中的石榴,其客观自然生命生长状态的“惟精惟诚”写真表达来;亦还有画家基于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好人文象征意义,而由其画面语言相态的着意反映,进而带给观者寄托的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移情想象来。

秋意无限
中国的花鸟画与诗歌是互为表里的,其画面创构亦是画家将其个人情感融入草木、花卉、禽鸟、鱼虫等意象,而凭借这样活泼泼的自然对象的各异生理特征、四时变化情态,来寓兴其主观情志的。其本质是“万趣融其神思”的,故而画家的个人情志所寄,亦还深深蕴含在其赋象、传神、写意的画语之中。
譬如巨石先生这幅看似意象寥寥无几,反复品读却又秋意浓郁、意味无穷的《秋意无限》一作。画面远景处,那仿佛纷杂无序的渴笔短皴笔迹,其墨象“干裂秋风”、芜杂披拂,反而更能体现秋风肃杀、草木凋零的秋之时序意象特征来。再有那略带灰度的蕴藉含蓄红色随类敷彩,层层叠叠、密密实实点厾皴染于草木枝头,使之画面的秋意之象越加浓郁鲜明起来。还如那后面近景空间里,用笔沉着朴拙不饰而写的树木枝桠,一株仿佛在那凌冽肃杀的寒风中嫩枝尽折、落叶飘零;另一株似有二三鸟雀停驻其上,隐隐约约又有果实挂于枝头,枝叶一顺而倾斜弯曲,也不知是鸟儿压弯了,果儿缀斜了,还是那无情的秋风吹倾了……这无限的秋之意韵、秋之风情,也尽在与之怡然相契笔墨意蕴中了。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巨石,1960年生于陕西岐山,求学于陕西凤师美术专业班、西安美院国画系花鸟研究生班。现任陕西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导师,陕西省美协驻会专业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