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丹青翰墨时风庆祝“三八”妇女节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线上展

美术人冯宜玉 2025-03-05 18:43:06
巾帼丹青 翰墨时风——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女书画家作品线上展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女性共同的节日,是妇女们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也是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的节日。当代的中国女书画家们的书法、绘画艺术创作实践,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同时,勇于担当新使命,踔厉奋进新征程,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和富于时代的广阔审美视野,创作出了一批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新时代文化信心,体现当代女性艺术才情,反映当代人们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优秀书画艺术佳作,为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巾帼艺术家们的力量。

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兰州成功美术馆,联袂成功书画家网《西部成功书画家》及成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特别臻选蒋采苹、张改琴、孔紫、李秀峰、宋亚平、沈利萍、徐晓丽、安文丽、魏运秀、冷珍、孟夏、李江等馆藏女书画家们的代表佳作,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电子杂志等形式线上推荐展出。此次聚展策划,旨在展现时代书画艺术家们的艺术面貌和精神风采,展现她们在时代书画创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向广大女性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

巾帼丹青 翰墨时风·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女书画家作品线上展部分作品赏析:

蒋采苹先生这幅《印度婆罗多舞》创构里的神韵特质和意蕴内涵,不仅反映于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性笔墨语言当中,也还见于其生动而活泼的形象载体里。画面中那些富于“印度婆罗多舞”特征的华美服装和头饰妆扮自不必多作赘述,其动人心魄处尤在于其人物整体因“舞”的主题表达,而躯体扭动造型所带来的女性绰约婉转身姿之美。更在于双脚交错而脚尖微微踮起的轻盈灵动舞姿之美,在于臂膊依音乐韵律收放、因舞曲节奏舒张所表达的“舞”的画面意趣传递。亦还在于舞者面部表情构建中,那颔首侧项、朱唇欲启又或低眉浅笑、侧目斜瞥的一刹那,诸元云集强化作者的主观运构神思与舞者的客体对象精神交融共鸣,继而赋予作品的灵魂注入。于是其形之所写乃“传神”之器也,其神之所传乃写意、写心之魄也,此刻无论笔墨、色彩还是形态、神采,抑或画面图构意境皆交融在一起,共律而同节于“婆罗多舞”的画境圆成当中去了。

张改琴女士的这幅《程颢诗作》,起始“闲”字动静起伏的行笔、方圆兼具的折转、内外疏密的摆布,显见北碑石刻浑厚、峥嵘之态,帖学书法连贯、流美之势,简牍写经的以拙胜巧、率意自然内涵等的汲古继承体现,又有各种截然不同的书法表现形态完美交融、相辅相成,产生的寓静于动、顾盼生姿、朴拙自然的主观审美运思体现和文字本体解构认识反映……再有作品整体行草结字形式表现之中,还以大面积碑简用笔承载,继而有机融合、迁想妙得、形质统一之。如此即见其创作上的以古开今、化而为用和融贯为我呈现,及使之活脱婉转、律动变化的寄情于笔间;又显追求古拙的藏锋收放、沉静厚重质感,而有雄浑阳刚的西部豪迈和文气细腻的女性审美体现。

孔紫这幅《红高粱》中,高粱地里劳作的女性亦没有素常人们对女性容颜精致、身姿曼妙的世俗形美之构,而代之以粗壮的手指,健壮的体格,朴素的发式……,却更能体现女性在劳动生活中健康的生命形态,昂扬的精神面貌反映,也还见其艺术创构里的“劳动”歌颂主旨凸显。其饱满高粱穗上鲜明又深沉的红色彩敷染,以及取浓翠绿色晕染的茁壮蔚秀高粱地,愈加呈现出其极富主观意蕴的色彩语言,加持于画面艺术创构中,对劳动、对土地、对田园的赞美。这也让笔者的思绪,透过其“思接千载”的画面田野,而神游于“黍芃芃而擢秀,粟薿薿而敷荣”的诗意画境中去了……

赏读李秀峰《高原之歌》此作,其酣畅之写、瓢泼之染的笔致画语承载,尽得与高原同节同律的天然相契;其计黑当白亦迁想妙得之逼真自然运构,犹显画家深入藏域天地、人文风情的母性澄澈观照,还见其发掘西部苍凉恢宏、广袤浩瀚自然的生命取象。当然也更有这极显西部符号的强烈笔墨震撼,及撼人心魄的磅礴视觉冲击,直抵本心本性的精神彰显和对西部高原苍莽气象的笔墨歌咏。

宋亚平女士的泼彩山水,大胆吸取西方油画、水粉画的丰富色彩,吸取套色版画对块面色彩韵律的追求,吸取装饰绘画的明丽与对比手法,融入自己的山水画中。观其《春云出岫》等画作,或清新明快,或大气磅礴,或云蒸霞蔚,或浑厚深幽,或千峰叠翠 ,或烟波浩瀚,或险峻峭拔,或气象万千,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中国山水的诗意气象,无论大幅创作或是小品画作都充满着蓬勃的精神,令人感动,对大自然心生敬畏。

沈利萍女士的《童年》一作,画中身着素色袄子的小女孩,红头绳扎着的齐耳发辫,凝眸注视炯炯有神,眼睛里闪耀着天真无邪的纯净光芒。再加上水墨薄薄皴擦、淡淡晕染营造的朦胧荷塘画面背景,仿佛一下子将观者的视角和记忆都拉回了自己童年的世界。这种充满时光记忆“动”的精神流动,与荷塘自然生生变化的生命之动,凝结在画面中形成了画面寂静的境界。同时又与无限的自然及广袤的天地谐和中,衍生出了对生命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之气韵生动的赞美。

徐晓丽女士《娇荷欲语》等画作在荷花的描摹上,亦是保持工笔的严谨细密和写意的灵巧活泼之态。以墨绿、嫩绿色入画笔笔生发、恰到好处,对叶脉的刻画如同工笔画的精描细绘;再有图式勾画上,圆叶层叠密密匝匝,茎枝水草如簇且又见密而有疏之感,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更增画面广阔空间。同时在莲花的描摹上,施色更为淡雅,尤见画家对于中国荷花文化内蕴的深刻理解。

安文丽女士的书法创作,韵秀整饬,方圆宽和,工整遒劲,笔力劲秀,点画精细,结构端挺,气韵连贯,细看便知深得《董美人墓志》《张黑女》《张猛龙碑》之精髓,显然亦受邓石如以后碑学潮流的影响,在艺术形式上不是简单模拟,而求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己所用,虽没有“天花乱坠,不可捉摸”之势,却有“古人依我指麾来”的气概。她真行楷魏书法极具个性,形意昭彰。

魏运秀女士的这幅工笔鹤作《风姿卓然》,画家笔线精微、赋形精准、设色明净而体貌鲜活、“形肖骨立”的传神写照中,一只仿若山隐侠士的孤鹤,素羽若雪随风飘摇,曲颈侧首骋目流眄,修足长喙气质卓然,矗立于红霞满天的塞北湿地芦荡天地间。在这“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一般,昏黄朦胧又富于诗意的画面背景布陈映衬下,“鹤”之显著细致的工写勾画对比,愈见其啸傲晚风、悠然独立、卓尔不群的风采,亦愈能凸显其翩然若仙、高洁孤标的神韵来。以此作而观,画家“以真为师”“以似为工”的鹤之赋象,不仅达到了所绘对象神完气足的神妙地步,也更见画家创作运布中“人格化”了的情志寄寓,“传神写心”所彰显的思想情感传递。是天地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共生,是对时代昂扬精神的歌颂,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

冷珍女士的这幅《桂花飘香》以纤细又不失劲力,粗拙又笔态曲迴,续断还气韵不绝,密杂以排叠有序等等,不同情状的画语相态所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骨气挺拔、风致动人的苗乡女子,镂空通透、肌理褶皱的峻逸瘦石,以及横斜交柯、参差错置的桂树枒槎,叶脉井然、折转婆娑的舒卷蕉叶诸物。如此不仅带来了湖石假山与飘香秋桂相依相伴,衣饰鲜明的苗家阿妹漫步于葱碧蕉丛、缤纷落英,这些热烈又浪漫的旖旎秋景和纯净而靓丽的青葱少女。同时也于画家极具主观审美意识的取舍强调和富于女性心思遐想的运布里,又见天清气朗、丹桂飘香而秋景胜春朝的昂扬向上,亦见“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的曼妙之思,“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奇幻美景。

孟夏女士这幅朴茂而静穆《青山常谓境不境》的图示营构,画面左端崖生古松、纵向斜出的凌空山石,与右边横向层叠而杂木掩映亭台、村舍错落有致的水渚滩汀,高低偃仰、奇正相合继而谐和生生错置开来。画面左上角中景处峰壑起伏、山石叠嶂、烟云蒸腾,而宫观鳞次栉比、雅居忽隐忽现点缀其间,与画面右下近景处石桥衔接,碎石大小堆叠而成的水岸坡坂一角,远近相距、遥相呼应又矛盾对立统一造境。而这些画家苦心孤诣、意匠经营且不着痕迹的布置处理,使得统摄于其间的山石、草木、亭台、云水等等,达到了与之精神静照、心象体悟的契合,又都指向了画家题跋中“青山常谓境不境,流水时言空无空;佛祖拈花法心法,迦叶一笑花非花”,这极富辩证意味而照见“精神万古”,空静而永恒的心象映射。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江女士的《阿木妹妹》《天仙妹妹》等作品,看似随性挥洒、笔象杂陈,实则笔墨错结、乱中有序,在体现写意绘画传神写照的艺术内质,塑写川西苗家少女人物清丽气质、跳脱个性、纯朴性格的徐疾、长短、粗细,枯润、浓淡、泼染之中,又富于音律律动,充满动感节奏。往往写意线性的粗服乱头中,又见苍拙与丰润的生动笔线语言节奏,和重在画家主观情感表达、思想倾诉,及客体对象的形貌反映、神韵体现。

(文\成功书画家网综合编辑)

0 阅读:0

美术人冯宜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