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詹詹、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900字)
当华尔街还沉浸在算力狂欢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却向滚烫的赛道泼出了一盆冷水。在汇丰峰会上,他说:"美国数据中心投资公告正在重复上演,泡沫苗头已现。" 泡沫的根源,在于资本对AI的盲目乐观与技术商业化滞后的矛盾。

2025年的AI战场,数据中心成为新的战略要地。国家层面,1月21日,特朗普宣布将投入高达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其中OpenAI、软银集团、甲骨文计划成立名为Stargate的合资公司。
公司层面,微软800亿美元、Meta650亿美元、OpenAI1000亿美元、亚马逊1000亿美元...... 四大巨头合计超32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将 AI 数据中心推至历史巅峰。
光鲜的投资数字背后,重复建设的阴影悄然蔓延。正如蔡崇信所指:"当每家公司都在重复投资类似的基础设施,过剩的幽灵就会浮现。"
今年2月,微软取消数百兆瓦数据中心租约的传闻,成为市场转折点,被解读为“预见到供大于求”。高盛研报警示:科技七巨头估值溢价中,42%来自对“AI想象力”的定价,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竟然意外地相似。
更深层的冲击来自技术变革。中国DeepSeek开源的低成本模型R1,将AI训练成本压缩至行业1/15,直接动摇了"越大越强" 的基建逻辑。摩根士丹利预测:现有数据中心规划已超前实际需求3-5年。"我们正在为不存在的AI应用建造宫殿。" 某华尔街分析师坦言。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新商悟,我们将对商业趋势、逻辑与伦理进行持续关注
转载新商悟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