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是创新,还是闹剧?
原创 汤勇 汤勇晓语
2024年12月24日 17:34 四川
这段时间,一些地方轰轰烈烈地搞起了“双师课堂”。所谓的“双师课堂”,也就是在一节课上,同时出现两位老师,两位老师一起教学生,一起给学生上课。比如,一节语文课,让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同上,语文老师演绎文本,诠释字词句,涉及到情境再现画面,则由美术老师闪亮登唱,或用画笔呈现,或由语言现场描绘。再比如,由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同上一堂课,数学老师讲数学知识,若关联到历史,便由历史老师进行科普。提到“双师课堂”,原指的是借用网络课程直播手段,由一位教师,大多是名师在网络一端上课,而另一位教师在网络的终端——课堂,负责维持秩序、组织教学,在直播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辅导。这种“双师课堂”主要是通过利用优资教育资源,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其理念和做法,应该有其现实性和可取性。如今却不知是怎么回事,“双师课堂”已完全偏离其初衷,变异成由两个老师登堂上课。如果是实验性的探讨,尝试尝试,倒也无妨,但是若硬要推而广之,让“双师课堂”遍地开花,则值得斟酌和考量。
一方面,就目前学校的师资条件,有多少学校能够有足够的教师来支撑“双师课堂”,就即或教师相对能够满足,教师除了上课,还有大量的准备和课后服务工作,一堂课占用两个老师,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会给老师带来更大的压力与负担。另一方面,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两位老师一起上课,学科特点怎样体现?教学风格怎样统一?两个老师在课堂上如何配合?如果要体现学科特点,统一教学风格,达成协调配合,那就得让两个老师不仅要事先备好课,还要提前搞彩排,对好词,扣好各个环节,这样的话,老师的工作量就会极大地增加,或许不止是一倍的事了。还关键的是,谁来主导?弄不好就成了相声中的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而课堂不是相声表演。同时,学生的注意力有限,一会儿听这个老师,一会儿听另一个老师,一会儿关注这个老师,一会儿关注另一个老师,像切换电视频道一样,他们的注意力如何集中?教育上的“幺蛾子”已经够多了,为什么又突然冒出“双师课堂”这只“幺蛾子”呢?据说一来是因为学科融合的需要。学科的确需要融合,学科融合当然是好事,学科融合,一个老师难道就没法融合,非要两个学科老师才能融合?如果一堂课涉及到五、六门学科,难道非要弄五、六老师一起上阵?我听人讲,传说竟然不是传说,有一堂《苏州园林》公开课,语文教师分析文章,地理老师讲位置,美术老师讲建筑构图,数学老师进行数学知识架构,音乐老师弹琴配乐,一堂课,花里胡哨,看似热热闹闹,富有创意,却被弄得支离破碎,没了语文味。
其实学科教学,一个老师同样可以做到学科融合。比如语文老师教一篇课文,即使涉及到历史、地理知识,哪怕他历史、地理知识有点欠缺,事先完全可以通过备课和主动学习做些弥补,这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有了“双师课堂”,相反教师还会产生依赖性,假如备课时涉及到其他学科有闹不明白的地方,他会觉得反正有相关老师到课堂,何必还要去闹个明白。更何况现在都在普遍使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即或是某一个学科教师缺乏另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完全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比如语文老师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即使语文老师不会绘画,画不出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但是完全可以以视频的方式把那种气势呈现在学生面前。即使没有美术老师,也哪怕学生从来都没有去过庐山,恐怕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样会达到“双师”的效果。二来是因为“双教学输出”的需要。“双教学输出”,说是可以让学生获得“双倍知识输出”。要知道,课堂的使命,不仅是输出知识,而是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课堂仅仅是变着法子输出知识,对于身处AI时代,完全可以靠人工智能取代孩子的学习。更关键的是,对于一些学生,知识的“单向输出”都接受不了,这个时候还要来个“双向输出”,岂不把他们脑袋挤爆?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教育也已经够“卷”了,如今钻出来的“双师课堂”,无异于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我一贯主张教育是朴素的,课堂也是朴素的。朴素的教育没有华丽,没有雕琢,没有粉饰,朴素的课堂没有“花架子”,没有作秀,没有表演。朴素的教育最美,朴素的课堂耐人寻味,更持续,更有魅力。我也一直主张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课堂也需要不断创新。但与时俱进不是与时乱进,课堂创新也不是标新立异,不是一味追求形式新颖。否则,就是瞎折腾,就会弄出一台台闹剧。
(来自于公众号“汤勇晓语”,题目在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