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港影千秋业,一朝缘定误终身(上)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4-05-22 17:46:08

——《香港百年光影》读后感

自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发明影片摄制、放映技术以来,电影的工业结构出现了百年惊人剧变。

例如在二次大战后,电影业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赚钱周期,影片在大型院线首轮放映后,移至小型影院作二轮放映;撤映之后发行影碟/录影带;待影像产品流通高峰过后,再将放映权出售给电视频道,只不过现在又转换到了网络终端。

影院可称为影片播放的“第一窗口”(first window);影碟和录影带是“第二窗口”(second window);而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和其他电子频道则可称为“第三窗口”(third window)。每一道窗口都是电影工业的“门市部”。

以商业化模式最为成熟,版权保护比较严格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为例,电影回本的流程便包括:

(1)影院票房分账,即依靠全球的发行、院线网络,把影片作首轮及二轮放映:

影片在影院撤映后,发行影碟及录影带;

卖给电视台播映,获取版权费,售卖对象包括互动电视、卫星电视、收费电视及互联网等,此外,还可自设电视频道播放旗下电影获得客户收费或广告费:

建立电影主题公园,如华纳片场、迪斯尼乐园等;

出售电影剧照、人物肖像权;

建立连锁零售店,制造及出售与影片有关的商品,如书刊、衣饰、玩具、精品等。

因为面向全球市场,以及产业链的延长,美国所谓大片虽然投资规模大,但是财务系统却十分稳健。

早期片源稀缺,沟通不畅,影片以记录为主,质量普遍不高,发行(distribution)与放映(exhibition)是 是电影工业中常被忽略的环节,但它们直接面对市场,却直接影响电影工业的成败。当时流行的说法是:“谁控制发行系系统,谁就掌握大权”,握有片源的发行商其实操控了影院业的命脉。

而电影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包括香港,也依赖于这批或者出于热爱,或者为了谋生的电影人,他们提着简易的电影放映机,带着几部默片时代的录像带,飘洋过海、穿州过省,让狠毒国家的民众,第一次接触到电影,包括香港。

1909年,一位名叫布拉斯基的俄裔美国人来到香港。他是个在中国经营进出口生意多年的“老江湖”,当认识到电影放映的巨大潜力后,他从纽约买入一批旧影片和放映机,制作了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短片《偷烧鸭》。

由于是舶来品,电影19世纪末传入时,香港流行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唱大戏”,“院商”(戏院经营者)及“片主”(影片制造者)的合作关系仍是十分不稳定的。

当时少数华商如利希慎、卢根及罗明佑等均盖建了放映电影的戏院,其片源多来自美国及法国。由于欧美片源稳定,故不需依赖本土制作,华人院商也不热衷于投资本土制作以换取上映权。

而这反而加剧了好莱坞有声电影的大举入侵,就连中国北方的影院帝国——联华影业公司都抵挡不住,老板罗明佑于是派遣美国留学归来的关文清,进行反向操作,把联华的出品带往美国推销上映,同时向华侨招股募集资金。

关文清到旧金山后,结识了侨领之子赵树燊,通过刘、关、张、赵四姓宗亲组织的龙冈义会向华侨招股,在美国成立了大观声片公司,于1933年开拍《歌侣情潮》。由于关文清、赵树燊皆是广东人,又认定两广、港澳、新马、北美华埠的粤人消费力强大,故《歌侣情潮》是以粤语拍摄的。

虽然联华海外市场的开拓并未取得如期效果,却无意中促进了香港粤语片的诞生。

再加上广东地区本来已有悠久粤剧传统,所以在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兴起时,也有很多直接将粤戏加以改装呈上大银幕,因为有现成的剧本和表演,这样成本得以急剧降低。

港产粤语片的发行渐渐成了一门热门生意,制作粤语片的公司和片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铜锣湾利园山便出现了“南粤”、“国家”、“香港”等制片公司及片场,在九龙北帝街也涌现了“大观”、“天一”、“世界”、“南国”、“南洋”、“大中华”、“四达”等制片公司及片场。

早期的香港本土电影制作,大多是由一群业余人士如梁少坡、黎民伟等推动,但他们的作品多没有稳定的“放映窗口”或“门市部”以收回成本,所以风险很高,也很难持续输出。

1928年为了拥有固定的放映场所,拥有比较稳定的收益,黎北海找到经营香港利舞台戏院的利希慎合作,把“民新”从广州迁到香港。利希慎是香港著名的地产商,祖籍广东开平,生于檀香山,少年回港读书,后通过贩运鸦片烟草起家,与香港商界稔熟。

1920年,利希慎向怡和洋行买下“东角”(即今日铜锣湾)一大片土地,营建了南华体育会、利园酒店及利舞台戏院,利舞台后来成长为香港最大规模的娱乐场所,从经营戏院、电影院到演唱会、游乐场所,不断与时俱进。

经过数十年不断的积累以及竞争,香港终于出现了第一家综合性的电影巨头,并雄雄霸香江影坛二十多年的邵氏兄弟。

自1927年后,早就在南洋开拓多年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得到马来西亚槟城首富王竟成之助,先后租得新加坡华英戏院,吉隆坡中华戏院、怡保万景台戏院与马六甲一景团影戏院,联成院线,并于1930年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自30年代中,又得峇峇(即土著与华侨后后裔)巨子黄文达、黄平福兄弟相助,以先租后买的形式购入新世界、大世界游乐场,邵氏一跃成为娱乐业大亨。

随着内地市场逐渐走向封闭,新马市场也取而代之,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出口基地。在香港,“邵氏”以南洋片场为龙头,亦间接控制了“世光”、“国家”、“友侨”等片厂,旗下的长期签约演员有白燕、白云、郑孟霞等。何家在香港也拥有“四达”等片场,旗下演员有黄曼梨、冯峰、小燕飞等。两家族旗鼓相当,各擅其长。这些片场和制片公司与东南亚戏院商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依靠新马院商集资拍片和发行影片。

此后借助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和政治环境,香港电影渡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并开始走向出口导向型,成为马来西亚、菲利宾、美国等华侨地区的影片供应源。

但到了1949年国共内战决战前夕,围绕香港这个双方都难得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双方在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电影方面,左派和右派电影的阵营也更加泾渭分明,对人才、市场的争夺趋向白热化。

其中右派电影大多具有国民党背景或者美国支持,比如永华、旧长城、亚洲等、

李祖永生于宁波,战后途经香港飞赴美国之际,巧遇制片大主张善琨,二人一拍即合,便由李氏出资,张氏出力,于1947年创立永华影业公司。

这是香港第一家规模较大的独立制片公司,还兴建了自己的拍摄基地永华片场,后来该片场不断延续到国泰(电懋)、嘉禾手里,实现了香港电影的传承。

后因二人意见不合,张善琨乃在1949年另走起炉灶,组建长城影业公司,委任袁仰安为总经理,出品了《荡妇心》(1949)、《血染海棠红》(1949)、《一代妖姬》(1950)等影片。但随国内形势变化,“长城”市场失守,加上人事纷争日增,张善琨乃在1950年退出“长城”。

1953年成立的亚洲影业公司,资金更是直接来自美国自由亚洲协会,创办人张国兴为美国合众通讯社驻远东记者。“亚洲”出品的影片,反共意识较明显,如《杨娥》及《半下流社会》。1958年,“亚洲”因美国停止财政资助而宣布结束。

“电懋”董事长陆运涛乃富商陆佑之子,1915年生于吉隆坡,13岁赴瑞士、英国修读文学及历史,醉心文艺和摄影,作风十分洋化。陆家在1939年建筑的国泰大楼为战前新加坡最高之楼宇,亦成为战后“国泰机构”之标志。

1948年,陆运涛成立国际戏院有限公司,引进宽银幕、新式放映机等,旗下有戏院40多家,并在1951年成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专营电影发行。1956年国泰合并李祖永的永华片场,正式成立国际电影懋业公司。

之后的电懋补上了制片的短板,再加上在南洋不输邵逸夫的发行能力,一度给邵氏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拓展新市场,陆运涛又在1963年1月以1000万台币支持台湾地区的国际影业公司成为“电懋”的海外组织。

“国际”出品的《侠女》果然不负众望,一鸣惊人。为了加强制片业务,陆氏还以500万美金支持大导演李翰祥组建“国联”,顺便还挖了邵逸夫的墙角。

李翰祥和胡金铨先后于1963、1966年离开邵氏,赴台湾地区另谋发展;步入70年代中,张彻也自立门户,另组长弓公司,邵氏四大导演已失其三。

邵逸夫只得于60年代中邀得粤语片名导演秦剑加盟,可惜他于1969年自杀身亡;继而觅得广东籍的楚原加入“邵氏”阵营,并提拔武师出身的刘家良为导演,才逐渐稳住阵脚。

(未完待续)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