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在各个朝代属于哪块地盘?之浙江、江西篇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5-04-21 18:16:21

前言:

1本系列比对依据,主要是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兼有部分网络资料,比如Liucheng1972、苍天熊猫所作历史地图,以及各市的行政区划历史沿格等。

2上到省,下到县,我国此二级的区划范围和数量相对稳定,但由于省的数量太少,县的数量太多,比对的内涵,只能尽量靠在中间级“市”这一行政区划上。有的朝代,比如秦、汉、唐,大体属于二级行政区划的,对应的隶属关系,只能往上一层级调整。

3一个市,在某个朝代分跨以往多个区域的,以所占区域多的为准,未在现有版图范围的,以当时锚定范围为准。

4我国封建区划调整的统一趋势,大体是统一朝代区划越改越大,比如秦汉,分裂时代区划越改越小,比如五代十国,属于一个朝代内部,发生重大区划变革的,比如西汉武帝时增设刺史,新朝王莽改制,以占据时间较长的为准。

5个人兴趣,手工比对,仅为读书笔记和抛砖引玉,如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浙江省:

嘉兴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吴郡

三国:吴郡

西晋:吴郡

东晋十六国:吴郡

南北朝:吴郡

隋:吴郡

唐:苏州

五代十国:秀州(吴越)

北宋、辽:秀州

南宋、金:嘉兴府

元:嘉兴路

明:嘉兴府

清:嘉兴府

中华民国:钱塘道

湖州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吴郡

三国:吴郡

西晋:吴兴郡

东晋十六国:吴兴郡

南北朝:吴兴郡

隋:吴郡

唐:湖州

五代十国:湖州(吴越)

北宋、辽:湖州

南宋、金:湖州

元:湖州路

明:湖州府

清:湖州府

中华民国:钱塘道

舟山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会稽郡

东晋十六国:会稽郡

南北朝:会稽郡

隋:会稽郡

唐:明州

五代十国:明州(吴越)

北宋、辽:明州

南宋、金:庆元府

元:庆元路

明:宁波府

清:宁波府

中华民国:会稽道

宁波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会稽郡

东晋十六国:会稽郡

南北朝:会稽郡

隋:会稽郡

唐:明州

五代十国:明州(吴越)

北宋、辽:明州

南宋、金:庆元府

元:庆元路

明:宁波府

清:宁波府

中华民国:会稽道

绍兴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会稽郡

东晋十六国:会稽郡

南北朝:会稽郡

隋:会稽郡

唐:越州

五代十国:越州(吴越)

北宋、辽:越州

南宋、金:绍兴府

元:绍兴路

明:绍兴府

清:绍兴府

中华民国:会稽道

杭州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吴郡

三国:吴郡

西晋:吴郡

东晋十六国:吴郡

南北朝:吴郡

隋:余杭郡

唐:杭州

五代十国:杭州(吴越)

北宋、辽:杭州

南宋、金:临安府

元:杭州路

明:杭州府

清:杭州府

中华民国:钱塘道

台州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临海郡

西晋:临海郡

东晋十六国:临海郡

南北朝:临海郡

隋:永嘉郡

唐:台州

五代十国:台州(吴越)

北宋、辽:台州

南宋、金:台州

元:台州路

明:台州府

清:台州府

中华民国:瓯海道

金华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东阳郡

东晋十六国:东阳郡

南北朝:东阳郡

隋:东阳郡

唐:婺州

五代十国:婺州(吴越)

北宋、辽:婺州

南宋、金:婺州

元:婺州路

明:金华府

清:金华府

中华民国:金华道

衢州市

秦:会稽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东阳郡

东晋十六国:东阳郡

南北朝:东阳郡

隋:东阳郡

唐:衢州

五代十国:衢州(吴越)

北宋、辽:衢州

南宋、金:衢州

元:衢州路

明:衢州府

清:衢州府

中华民国:金华道

温州市

秦:闽中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临海郡

西晋:临海郡

东晋十六国:永嘉郡

南北朝:永嘉郡

隋:永嘉郡

唐:温州

五代十国:温州(吴越)

北宋、辽:温州

南宋、金:温州

元:温州路

明:温州府

清:温州府

中华民国:瓯海道

丽水市

秦:闽中郡

西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

西晋:临海郡

东晋十六国:临海郡

南北朝:临海郡

隋:永嘉郡

唐:括州

五代十国:处州(吴越)

北宋、辽:处州

南宋、金:处州

元:处州路

明:处州府

清:处州府

中华民国:瓯海道

江西省:

上饶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鄱阳郡

西晋:鄱阳郡

东晋十六国:鄱阳郡

南北朝:鄱阳郡(齐)

隋:鄱阳郡

唐:饶州

五代十国:信州(南唐)

北宋、辽:信州

南宋、金:信州

元:信州路

明:广信府

清:广信府

中华民国:豫章道

景德镇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鄱阳郡

西晋:鄱阳郡

东晋十六国:鄱阳郡

南北朝:鄱阳郡(齐)

隋:鄱阳郡

唐:饶州

五代十国:饶州(南唐)

北宋、辽:饶州

南宋、金:饶州

元:饶州路

明:饶州府

清:饶州府

中华民国:豫章道

九江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

东晋十六国:寻阳郡

南北朝:寻阳郡(齐)

隋:九江郡

唐:江州

五代十国:江州(南唐)

北宋、辽:江州

南宋、金:江州

元:江州路

明:九江府

清:九江府

中华民国:浔阳道

鹰潭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鄱阳郡

西晋:鄱阳郡

东晋十六国:鄱阳郡

南北朝:鄱阳郡(齐)

隋:鄱阳郡

唐:饶州

五代十国:饶州(南唐)

北宋、辽:信州

南宋、金:信州

元:信州路

明:广信府

清:广信府

中华民国:豫章道

南昌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

东晋十六国:豫章郡

南北朝:豫章郡(齐)

隋:豫章郡

唐:洪州

五代十国:洪州(南唐)

北宋、辽:洪州

南宋、金:隆兴府

元:龙兴路

明:南昌府

清:南昌府

中华民国:豫章道

宜春市

秦:长沙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

东晋十六国:安成郡

南北朝:安成郡(齐)

隋:宜春郡

唐:袁州

五代十国:袁州(南唐)

北宋、辽:袁州

南宋、金:袁州

元:袁州路

明:袁州府

清:袁州府

中华民国:庐陵道

抚州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临川郡

西晋:临川郡

东晋十六国:临川郡

南北朝:临川郡(齐)

隋:临川郡

唐:抚州

五代十国:抚州(南唐)

北宋、辽:抚州

南宋、金:抚州

元:抚州路

明:抚州府

清:抚州府

中华民国:豫章道

新余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

东晋十六国:豫章郡

南北朝:豫章郡(齐)

隋:豫章郡 唐:袁州

五代十国:袁州(南唐)

北宋、辽:临江军

南宋、金:临江军

元:临江路

明:临江府

清:临江府

中华民国:庐陵道

萍乡市

秦:长沙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

东晋十六国:豫章郡

南北朝:豫章郡(齐)

隋:豫章郡

唐:袁州

五代十国:袁州(南唐)

北宋、辽:袁州

南宋、金:袁州

元:袁州路

明:袁州府

清:袁州府

中华民国:庐陵道

吉安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庐陵郡

西晋:庐陵郡

东晋十六国:庐陵郡

南北朝:庐陵郡(齐)

隋:庐陵郡

唐:吉州

五代十国:吉州(南唐)

北宋、辽:吉州

南宋、金:吉州

元:吉安路

明:吉安府

清:吉安府

中华民国:庐陵道

赣州市

秦:庐江郡

西汉:豫章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庐陵郡

西晋:庐陵郡

东晋十六国:南康郡

南北朝:南康郡(齐)

隋:南康郡

唐:虔州

五代十国:虔州(南唐)

北宋、辽:虔州

南宋、金:赣州

元:赣州路

明:赣州府

清:赣州府

中华民国:赣南道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