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7日抛出震撼性提案,要求联合国对乌克兰实施临时管理以组织新选举,此举直接动摇泽连斯基政权的法理根基。在会见"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官兵时,普京宣称"泽连斯基法定任期已结束",建议由联合国协调美欧及"俄方伙伴"共同监督乌克兰政权重建,标志着俄乌战争正式进入"合法性争夺"新阶段。
根据乌克兰宪法第108条,总统任期五年且不得连任超过两届。泽连斯基原应于2024年5月20日卸任,但最高拉达援引《战时状态法》第19条冻结选举。普京精准抓住这一漏洞,援引国际危机组织报告称,78%乌克兰民众认为需通过选举确认领导层合法性。俄罗斯外交部更引用联合国宪章第76条,主张在"非正常宪政状态"下应由国际社会介入。
普京提议的联合国托管方案包含三层架构:安理会成立特别委员会监督选举进程;欧安组织派遣2000人观察团;俄罗斯与"友好国家"组建咨询小组。这种设计既规避西方指控俄方单边干预,又确保莫斯科在关键环节保有话语权。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该模式借鉴了1996年波斯尼亚选举机制,但赋予安理会更大权限。
随着乌军春季反攻受挫,俄方掌握57%争议领土控制权。北约情报显示,乌克兰日均弹药消耗量下降至2023年峰值的35%,而俄罗斯军工厂炮弹月产量突破200万发。在此背景下,普京的战略重心转向法理战场,若能在联合国框架内确立"过渡政府",俄方实际控制区将获得国际承认的治理主体。
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紧急会议暴露出内部分歧:德国、法国主张谨慎接触提案,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坚决反对。美国国务院虽表态拒绝"俄罗斯操纵的选举",但《华尔街日报》披露白宫正评估"泽连斯基继任者"预案。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在安理会闭门会议中要求"考虑所有和平选项"。
基辅政权当前承受着:前线每日伤亡超600人引发的社会疲惫;世界银行预估的每月30亿美元财政缺口;欧盟农产品进口限制激化的国内矛盾。在此背景下,普京的选举提案可能加剧乌克兰精英阶层分裂,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消息人士透露,已有议员团体秘密推动"有限选举"。
这场法理博弈或将重塑战争终局形态。正如兰德公司最新报告所述:"当俄罗斯用联合国宪章包装军事成果时,西方捍卫的不仅是乌克兰领土,更是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