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全国最大的工量刃具交易市场、全国最大的泵与电机基地……一个个“中国第一”、“全国之最”诞生在浙江温岭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上。
作为千亿级城市,温岭崛起于民营经济,创造了泵与电机、汽摩配件、鞋帽服装等一个个“从0到1”的经济奇迹。一大批优质企业在这过程中磨出剑锋,40余个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些“冠军”企业中的一员。2023年,铭振电子成为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经贸不乐观以及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它却持续三年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产值更是增长了60%以上。
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06日成立。陈学森董事长是公司的领头人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电机、水泵、风机、清洗机、机械配件、塑料制品、变频器制造加工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
百家姓酒十分荣幸,成为了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酱酒定制商,非常感谢陈总对百家姓酒的信任。
从小打小闹的夫妻厂到拥有核心技术跻身国家高级技术企业行列,从摆地摊到国际顶尖企业供应商,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历市场风雨20年,从小变大,从大变强,已成行业的佼佼者,其发展转型之路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缩影。一路走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浙江铭振电子的“前世今生”和20年来的突围与创新之路。
01
夫妻双双下岗,为生存做回老本行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处变不惊的能力,任何时候都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铭振电子的创始人陈学森、孔丽华夫妻本是温岭市机械电机厂的员工。丈夫跑销售、当了销售科长,妻子做技术、后来成为车间主任。两人都成了这家乡镇企业的骨干,一干就是12年。
1996年温岭市机械电机厂的倒闭,夫妻俩一下子全成了下岗工人,家庭也没了生活来源。面对上有父母要照顾,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的生活境遇,夫妻两人决定干回老本行,凑了千把块钱开起了自己的电机厂——森达电机厂。
孔丽华回忆起当时的创业的场景,感慨地说:“那时候,只想着养家糊口。”
就这样租了当时的大闾乡农技站,只有几台机床、几个工人,厂子就开张了。夫妻两人既当工人又当技术员,还要亲自跑市场,没日没夜地干。
孔丽华回忆道”:生产的产品都要自己运到路桥区的市场摆地摊,交通不便的时代,要转好几趟车,先从城南坐车到温岭南站,然后乘三轮车到温岭长途汽车站,再乘车到路桥车站,到了之后还要转一趟三轮车到市场。
当时森达电机厂生产的电机产品主要用于冰箱、冰柜等电器的维修,虽然苦,但夫妻两人靠着勤劳肯干一直坚持着。
02
创新发展重人才,定位“小而精”
通过夫妻俩8年的勤劳艰苦创业,有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2004年,陈学森和孔丽华在城南镇中心工业区征地10亩,有了属于自己的厂房,正式成立了温岭市三木机电有限公司。
随着企业的发展,夫妻两人愈加认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不能持续地创新发展,就无法跟上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中处于被动迟早会被淘汰,而技术又依靠人才。
世界上总是有着无数的巧合,这些巧合拼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故事。
正当夫妻俩求才若渴的时候,2007年,机缘巧合下遇到了曾在国营企业工作三十余年的高级工程师黄世舒,这样一位出色的技术人才兼管理人才正是公司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
可对于大家都争着抢着的高端人才——黄世舒,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又何止三木一家!一次又一次地沟通联系,一次又一次诚恳地向其诉说公司创业过程和发展现状。就这样,整整坚持了2年之久,才最终打动了黄世舒。
现任公司总工程师的黄世舒回忆当时刚来到公司的情景,“企业要发展,就要有定位,当时我就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企业要放弃现在生产的低端、低能耗产品;二是在产品定位上要精而专。”
黄世舒说:“当时厂里还积压的低能耗低端产品我们一共用了六辆拖拉机,拉走全部当废品卖掉,老板娘还曾为此偷偷抹眼泪。”
经过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主攻产品从传统电机转向新型高级外转子电机,技术标准以德国等同类产品的前沿顶级水平作为参照。至此,公司形成了“小而精”服务高端市场的发展定位。
03
成为西门子供应商,打开高端市场
2006年,陈学森决定到德国参加机电展销会,在这之前,陈学森还没坐过飞机,更别说出国了。
而那次出国花费了十多万元,他们在展会现场直接切开了两台电机,只为了让参展的客商能够更加了解铭振的产品优势。这在当时差不多是公司大半年的利润,可尽管如此,现实还是残酷的,展会并没给公司带来订单。
第二年,再次去了德国参加展会,但同样没有收获订单。不过,不久后公司却接到了西门子苏州全球采购中心打来的电话,表示了合作意向。接到电话后的第三天,夫妻俩就带着样品赶到苏州跟对方洽谈,但并未洽谈成功。
又经过一年多与西门子公司的沟通和磨合,西门子苏州全球采购中心终于同意合作,可是有了合作后公司却迟迟没有等来订单。
就在夫妻俩快坐不住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8年10月,公司迎来了德国西门子公司前来验厂。
公司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就是成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但在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存有偏见的环境中,他们足足等了2年。
总工程师黄世舒回忆道:“其实我当时最担心的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对方的验厂,这就不仅要求产品质量过关,更要求企业的整体能力和素质过关,能够可持续地稳定地提供优质产品。当时不仅没有现在的新厂区,连旧厂区也就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大,但当西门子的代表看到我们的技术,赞叹我们用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了最精密的要求,还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让我难忘。”
最终,产品成功通过德国西门子公司严格地测试并获得了认可,被正式确定为西门子公司的合格供应商。有了西门子公司合格供应商的名片,公司产品在高端市场也开始走得更加顺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制造商和采购商都在想办法自保,试图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中国企业的高性价比就在这时发挥出了优势。铭振电子也因为有了西门子的“背书”,大步迈开了“开疆拓土”的脚步。
黄世舒说:“有一段时间,我们75%以上的市场都在国外。”
德国、俄罗斯、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铭振电子的合作版图越来越广阔,成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常客。
2007年,公司产值还只有几百万元,2008年就迅速增至2000多万元,2009年又同比翻了一番,此后每年都有较大增幅。
2017年1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产值已近2亿, 70%的产品销往欧盟国家,甚至打败了德国产品,在俄罗斯机电市场的市场份额从30%扩张到了现在的70%。
04
看齐国际标准,践行“中国制造”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在技术创新上的深耕细作。虽然公司已经拥有了核心技术,但从未停下过产品研发的脚步。
总经理陈洪星认为核心还是在于创新。“只有拥有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的能力。”
陈洪星说,铭振电子在发展之初就确定了发展方向,放弃低端、低能耗产品。为此,近几年来,企业不仅在山东青岛组建了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成立研究院,还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专注于走高精尖路线。
尤其是花费10年时间研发的EC离心风机,更是成了铭振电子开拓市场的利器。
如果时间倒回到2010年之前,铭振电子的管理层或许想象不到他们正准备着手研发的EC离心风机会在10年后爆发出这么大的潜力,他们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的到来,让他们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去等待。
“当时我们决定要研发EC离心风机时,是做了很多背景调查,花了很多心思的,我们一直希望用最前沿的技术去国际市场上竞争。”铭振电子总工程师黄世舒说,他们启动研发EC离心风机时,德国企业也刚刚起步。“这也意味着在这项技术上,我们和德国是同一个起跑线的。”
但是想要真正突破EC离心风机的核心技术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电子元件方面,当时我们的公司还不完全具备这个能力。”黄世舒说,铭振电子只能寻找外部力量进行合作,还因此走了不少弯路。“我们曾经找过上海、广东、无锡等多个地方的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在不断失败、不断尝试中,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后来董事长陈学森决定改变方向,提升自己的研发力量,自己研发芯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直到技术真正落地。
“EC离心风机在市场上被认可,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总工程师黄世舒认为,不管经济如何萧条,市场永远都在,但是如果产品不具有竞争力,那就极有可能被更优秀的产品所淘汰。
近几年来,铭振电子研发经费支出就占主要产品销售收入的6%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平均达到92%,还因此成为了温岭2021年度科技创新20强企业之一。2022年1至9月份,铭振电子在研发投入上就超过了千万元,同比增长50%左右。
都说疫情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危机,但又何尝不是一场机遇。几年全球疫情的暴发,铭振电子又及时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借着产品的东风“杀”向了东南亚市场,“杀”回了国内市场。
在机房空调和医疗空调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不仅参与了此前火神山医院建设,还接到了泰国曼谷战略储备库的订单。2021年,国内市场增长了70%,2022年国内市场的增长幅度也达到了60%以上。
2023年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温岭市累计拥有省“隐形冠军”企业仅7家。
想要成为“隐形冠军”,门槛不低,入选企业需符合从事特定细分行业、细分领域时间10年以上,主导产品的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前10位或全国前3位,并且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经营性指标、银行资信等方面达到相应条件。
此外,诚信也是铭振电子行稳致远的影响因素之一,公司不仅仅对待客户保持诚信,对待自己的供应商同样也十分注重诚信,在严苛要求质量的同时始终践行准时交付货款,也培养了一批精英供货商,以此保障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公司也同样十分重视人才资源。
尊重员工,是铭振电子企业文化的内核之一,早在十年前,公司就为员工提供宿舍。如今,员工旅游、工龄奖励等各项政策让员工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公司创业初期的三四十个元老级技术骨干,始终都还坚守在公司,未曾离开,这也是让陈学森、孔丽华夫妇颇感自豪和欣慰的。
如今,秉持着“小而精,工于心”的企业发展理念,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依旧致力寻找高端技术人才,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向国际先进产品标准看齐,以民企的姿态践行着“中国制造”。
作为省级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中的“领跑者”,2024,铭振电子稳而坚实地继续走在探索与创新的路上。百家姓酒祝愿铭振电子一路创新不断,蓬勃发展,持续壮大,开创行业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