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常年与药为伴,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
临床常见不少患者虽按时服药,血压却如"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究其原因往往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医生再三叮嘱:降压药与某些食物犹如"水火不相容",同服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危及健康。
尤其是这四类日常食物,长期服用降压药者务必要格外警惕。

血压总是忽高忽低,即便遵医嘱服用药物血压还是波动较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我们日常饮食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权威报告,自1990年到2019年,全球患有高血压的人数出现激增现象,截止到2019年已经确诊的患者已经有13亿人,更重要的是许多患者还不知道自己患有了高血压,可见病理血压对健康具有巨大挑战,如何稳定血压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而言,正确合理对日常饮食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有些食物还可能加重血压波动,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哪些食物对血压控制不利,尽量远离这些食物。

第一种:高钠盐食物
流行病学数据清晰显示,机体每增加5 - 6克钠盐摄入,收缩压就可能升高3.0 - 6.0毫米汞柱。这一数据警示我们,控制血压需严格把控钠盐摄入量。
生活中高盐分的食物是非常常见的,一些加工肉类,腊肠,香肠等食品都含有较高含量的钠盐,我们自己制作的咸菜或者购买的咸菜也是钠盐的重灾区。

如果我们长期摄入这些食物,机体当中的盐分含量会超出人体每日所需量,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加重心脏或肾脏的负担,这两个器官出现负荷状态时,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血压状态。
更重要的是,血压升高时还会影响我们机体正常排钠功能,钠元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可能会加速血压升高,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来说,远离高盐食物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关键,我们建议日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我们尽量选择自己烹饪食物,这样才能精准地控制摄入量,减少摄入加工类食品。

第二种:刺激性食物
咖啡和浓茶都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提神饮品,但对于病理血压患者可能会产生潜在威胁,因为咖啡或浓茶当中含有的咖啡因物质,是一种强有力的中枢神经兴奋剂,该物质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我们的心率加快,血压也会随之出现升高现象。
对于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干扰现象,严重时,甚至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浓茶中的茶碱物质亦具兴奋作用,此物质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且可能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应该尽量减少饮用咖啡和浓茶,尽量选择咖啡因含量低的饮品来代替。

第三种:甜食
这种食物当中大多数都会添加糖类物质,主要包括蔗糖和果糖,这些都属于游离糖,这些糖分在机体内可以迅速地吸收,能够在短时间内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维持血糖的稳定性,我们的机体会释放更多的胰岛素物质来促进葡萄糖利用和储存,而葡萄糖物质释放过多时,就会刺激血管收缩,这时就会间接导致我们的血压随之升高或波动。
而且长期摄入该类食品,还有可能导致肥胖风险增加,该风险因素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现象发生,这种情况也有可能会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所以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尽量远离甜食来控制糖分的摄入。

第四种:高油脂食物
我们日常当中常摄入的红烧肉和炸鸡都属于这类食物,这种食物虽然非常美味和可口,但是对我们的血压可能造成潜在危险。
因为这类食物脂肪含量通常比较高,长期摄入可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这时需要心脏更大的压力来推动血液流动,这可能间接导致血压出现升高或者波动。

而且本身这类食物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长期摄入有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使我们的血管壁出现变厚或者硬化现象,这种情况也会影响血管弹性,对于血液的流通性也会造成影响,可能会间接影响血压变化。
对于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人群,应该尽量少吃这种食物,尽量选择低脂和清淡的饮食。

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要远离高钠盐食物,刺激性饮品,各种甜食以及高油脂食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血压稳定,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除了要注意以上这种食物外,还有一些食物是不能和降压药物同时服用的,一旦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血压波动,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

西柚类不能与降压药同服,这类食物主要包括西柚汁或西柚肉等,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但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西柚却可能成为一种“隐形杀手”西柚中含有一种名为呋喃香豆素的化合物。
在人体内,这种化合物可对肝脏中的CYP3A4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

而许多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正是通过这种酶进行代谢的。
当西柚与这些药物同时服用时,由于酶的活性被抑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会减慢,导致药物浓度升高,进而可能引发低血压、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
西柚还可能增强某些降压药的药效,使得血压降得过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食用西柚及西柚制品,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对骨骼健康、免疫力提升等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与部分降压药同服。
牛奶与某些降压药同服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及其疗效。
牛奶中的钙离子能够与部分降压药(像四环素类抗生素、铁剂等)生成不溶性化合物,进而影响药物吸收,此即原因所在。

特别是对于需要空腹服用的降压药,如果与牛奶同时服用,可能会显著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在服药前后一段时间内,一般建议至少间隔1-2小时,应尽量避免饮用牛奶或含牛奶的饮品,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西柚类食物和牛奶,这两者均为不可与降压药同时服用之食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与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食物。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管理和正确的用药方法同样重要,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长期服用降压的人群,还有一些细节,我们需要注意。

细节一:不可单纯仰仗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亦同等重要
诸多高血压的发生皆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过度肥胖、精神压力大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皆有可能致使血压升高。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诚然举足轻重,但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必不可少。

单纯仰仗药物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其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即使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但如果继续保持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也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应积极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压。

细节二:降压治疗需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
在降压治疗之际,众多患者皆期望血压快速降至正常范围,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常常事与愿违。降压治疗一般主张患者在四周左右将血压控制达标,这是基于人体对药物的适应性和血压调节的生理机制来考虑的。
如果血压下降过快或过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合理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服用,切勿自行增加药量或改变服药方式。
患者亦需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适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从而确保血压平稳下降。

细节三:切勿随意停药,以免血压反弹
高血压患者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有些患者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好转,从而擅自停药。
高血压患者随意停药会导致血压重新升高,严重地可能会危害到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降压药仅仅是暂时管控血压,并未从根本上祛除高血压的病因,如果停止服用药物,还有可能导致血压状态出现波动现象,这种血压的波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可能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进程。
患者服用降压药时,务必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绝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细节四:合理安排服药时间,避免太晚服药
对于我国众多杓型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规划服药时间亦极为重要。
杓型高血压,即患者血压于一日之内呈现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往往晨起后血压开始攀升,至晚间睡前则逐渐降低。
针对这种血压变化规律,建议杓型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在早晨七点前服用降压药。在这个时间段服用降压药,能够更好地管控早晨的血压高峰,防止血压过高损害心脑血管。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而忘记服药,或者等到血压高了才想起服药。
过晚服药,极有可能致使血压于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进而引发头晕之类的不适症状。如果等到血压高了再服药,也可能使血压波动过大,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除了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外,还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降压治疗、切勿随意停药以及合理安排服药时间。
只有这些细节都做好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患者还应定期就医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亦需定期就医检查,以便及时洞悉自身身体状况,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

"服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朋友,切莫因贪嘴而影响药效,甚至加重病情。远离高盐、高脂、酒精和高糖食物,才能让血压"稳如泰山",而非"上蹿下跳"。健康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文献参考:[1]《降压药物有饮食禁忌?不要和这些食物一起吃》.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2月28日
[2]《心血管内科专家提醒:一旦服用降压药,这些事千万别做!》.大众健康杂志.2022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