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一部满载生存智慧的哲学,是所有生命和谐共处的灯塔,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教育的源头。早就应该走进课堂,成为我们社会思潮的主流。
教育是什么呢?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思维、语言、行为的培养提高,而《道德经》就是这三者的“培养基和磨刀石”。
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他们的言行举止实在是不敢恭维。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才不会偏离航线。
老子朴素而实在的人生观,如同一股古代文明的风,滋润着我们的四季人生。他对自然和社会的一些真知卓见,可以说是生活的灯塔,指引人们前行的道路。
老子借圣人之口,告诉我们,自然和社会中的物和人都是有用的,既要平等待人,也要平等待物。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从自然到社会,所有生命都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喜好各有不同。谁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不要把个人喜好强加在别人的头上。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世间万物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生命需要互补。
“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得用你的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社会是所有人的价值体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有了如此朴实而理性的人生观,每个人都会成为自然和社会和谐的音符。
思维是教育的灵魂。
懂得思维的人们,生活都是幸福的,而人们的语言行为不过是思维的“快递”。所以,思维的培养训练提高,是教育的中心工作。
老子的思想实用朴实而深刻,思维角度奇特,是阅读思考题的故乡。
《道德经》的语言,善于打比方,由此及彼的跳跃性很大,形象而深刻,逻辑严密,表述客观,不失为名副其实的语言“加工厂”。
孩子们学习《道德经》,既可以为他们融入社会提前打好基础,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开拓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空话就不说了,来点实在的。首先为老子的德写一份教案。
标题一:德就是方式方法。
导入:无论是家教,还是校教;无论是在膝下,还是在讲台,我们的教育都离不开德。从德字的诞生到如今,几千年过去了,有谁把德说清楚了?
老子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六十三章)
这段话二十来字,要正确解读的确要花费一些心思。
1、怎么理解“为无为”?
字面意思很直接,“为”就是做,“无为”就是不做。但是,老子的“不做”不是游手好闲,而是以无所不做为前提,就是把该做的(安排部署)都妥妥帖帖地完成。就某件事而言,别人正在做——为,你该做的已经完成,就可以静待花开——无为。如果你的安排部署办事有漏洞,别人还要打电话请示,也就是还要“为”,就没有达到无为的境界。
从上面的解读,我们应该不难看出,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干事情,处理问题都要做到完美无缺——“善行,无辙迹”: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不留尾巴,这就是最美好的行为——无为。
所以说,老子的“无为”是对人们行为的最高期盼,是行为准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精心工作的回报。
2、怎么理解“事无事”?
这三个字简洁直白。这里的“事”是名词作动词用,做事,把你该干的事都做好,对你而言“无事”。
3、怎么理解“味无味”?
前面讲的做事情,这里讲的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这里的“味”不是指食物的味道,食物怎么会没味道呢?而是指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时候,不要被亲疏厚薄所左右,从客观实际出发“秉公办事”。
4、怎么理解“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呢?
前面讲了做事情,处理问题解决矛盾,都是在为这句话作铺垫。意思是无论干什么事,解决什么问题,处理什么样的矛盾,哪怕是面对满含怨恨的矛盾,都必须得用德——方式方法去解决。“抱怨”是假设,“德”就只能是方式方法,别无可能。“善者不善都德善”。
5、怎么样判定你的语言行为是否讲方式方法呢?
老子认为是“以阅众甫”:你的语言行为必须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最起码要尽可能减少损失,实现共赢,让相关的人们都能心情愉悦。
课堂总结:
在今天人们的意识里,德都是指对人。帮助他人,乐善好施,尊老爱幼······这些东西真的就是德?
通过前面的学习,应该不难发现,老子的德就是方式方法。而且,解决矛盾要方式方法,做事情也需要方式方法。
由此可见,德——方式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老师育人教书,离不开方式方法;父母养育教育儿女,离不开方式方法;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样离不开方式方法;任何人无论做事处理问题都必须讲方式方法。
具体来说,抹家扫地洗衣做饭,种庄稼做手利干工作,家庭人员相处,朋友亲戚来往,陌生人的搭讪······统统离不开德——方式方法。
如果生活中的人们,无论语言行为都注重方式方法,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一定会增加许多。
非常赞同作者的建议,应该把道德经纳入整个教育进程从小学生就开始普及。
我就是厌烦别人说《道德经》是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搞得好像俯视诸圣贤似的!
老子有资格俯视诸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