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两用的超级大型运输机将助力一带一路发展与航天腾飞

俊恩评趣事 2023-11-03 00:20:01

前言

安A-225 的陨落让国人无比伤感。伤是有些人不知道珍惜这人类科技文明成果,感的是我们还没有类似的超级大型运输机。

近年来,大家对“卡脖子”这个词很熟悉,也极为憎恨,须不知,在二战刚结束时,美国及其盟国也遭遇过前苏联的卡脖子。

二战刚结束的某月,前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东德)突然对北约控制的联邦德国(西德)的东柏林出台了断粮、断电等一系列的“卡脖子”措施,造成了220万的西德民众陷入饥寒交迫之中,按着前苏联的设想,它可以以此为手段不费一枪一弹拿下西柏林。

但前苏联低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心,在超过310天的时间里,北约通过20万架次的空运运送了25万吨食物及生活用品。平均每个架次只有一吨左右。每天646个架次,最多的一天有1398架飞机降落在西柏林。要知道,当时西柏林只有一个机场,其混乱状态可见一斑。

但是如果有C5银河就不一样了,只需2000个架次即可运送25万吨物资,平均一天只需不到10个架次。这样将大大的减轻机场的管理负担,因此,美国在1964年首先发展的是C5超级运输机,而运力相对小一些的C17环球霸王则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发展。

大型运输机的大运量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也体现出来了,相比较俄罗斯的便捷的铁路运输,作为乌克兰的最大军事援助者美国却远在大西洋彼岸,海运的速度是无满足高烈度战争需求的,因此美国的C5、C17就成了主力,但还是无法满足运输要求。因此,作为乌克兰后勤机场的热舒夫,每天至少有6个架次的军需起降,其中还还有不少的波音747运输机。

巴以冲突一开始,尽管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场,但毕竟亲疏有别。美国每天至少有一个架次的C17前往以色列,运需的包括弹药、武器,还有特战队等。

从目前来看,尽管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大队,但高达878架的C130只能负责短途运输,跨洋跨洲际飞行的还得有赖于48架C5与222架C17,但由于美军的“全球任务”,分配给乌克兰的运力还是捉襟见肘,这也是乌军战场火力远不如俄罗斯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运输力量的缺乏也可能会有成为对手“卡脖子”手段。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美国现役的运输机型号众多,C-5A/B/C/M“银河”系列运输机48架;C-12C/D/F/J“休伦”系列29架;C-17A“全球霸王III”222架;C-20B/H“湾流”5架;C-21A“利尔喷气”27架;C-32A/B“空军2号”6架;C-37A/B“湾流V”12架;C-40B/C“快马”11架;C-130H/J“大力神”325架;LC-130H“大力神”10架;VC-25A“空军一号”2架,等等,这里面固然有升级换代等历史原因,还有美国政府为平衡各军工企业利益等因素。但过多的型号也造成了后勤维护保养的困难与效率低下。

我们运输机的历史因素没有美国那么复杂,除了运8、运9在役外,其它就只有新加入的运20AB了。

运输机不仅是为运而生的,它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空中飞行的“筐”,好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

比如运8装上电子对抗系统就是运-8CB电子对抗侦察机,装上侦察系统就是运-8JB电子侦察机,其它还运-8G电子干扰机、运-8T战场指挥通信机,空警200预警机,运-8FQ/空潜-200反潜巡逻机,运-8XZ心理战飞机等等。

运9也一样,他将运8的功能又重来一遍,只是由于平台更大,又具后发优势,运9的高新型号能力更强大,比如空警500,它的能力可不止比空警200强上一星半点。

运20是我国首款自主设计与制造的200吨级的运输机。它是与C17与伊尔76同级别的战略战役运输机。大平台就是一个大“筐”,一上来就抢了轰油6的行当,往后可能还要将运8、运9的行当重复一遍,甚至还可能增加新业务,比如抢歼轰7的行当改装成炮艇,再抢轰6的行当加个托盘成为巡航导弹、滑翔炸弹的发射平台,还可以装上激光、定向能武器。甚主为武装到牙齿,还可以挂几枚自卫的空空导弹。

我们在平台方面还缺少多样性,像C919,尽管平台很好,而且在理论上更合适改造成高新型号,但由于采用了过多的国外技术而不怕用。看看俄罗斯停飞的波音飞机,我们总不能自己将脖子送过去让别人来套吧。C929在历经风雨后倒是成纯国产的了,但是这风雨历得时间比较长,进度可能会落后另外一型超级大运。

与美俄的运输机大类相比,我们似乎还缺乏一种超级大运。

尽管运20还完成过阿富式起降,具备土路起降的条件,但是与美C5银河相比,运20荷载小多了些,战场上战机稍纵即失,很多东西不可能通过多架次能达到目的。而且在与安-124相比时,运20的多用途也显得更为有限。

安-124的直通式货舱设计让它在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它能运送超长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能运送轨道交通的地铁。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

我们是工业品制造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方面,清洁能源与轨道交通是我们主要输出的项目。

一带一路的很多国家位于内陆,它们没有我们这样四通八达的高速网,像风机叶片及高铁车箱很难通过陆路交通达到目的地,这样,空运就成了唯一的运输方式。另外,像新能源与高铁、地铁等都属于高附加值产品,海运的周期太长,而且海上雾碱环境也很较难测其影响,因此,从这方面考虑,空运也是最佳选择。

安-124总共生产的56架,现存40架,其中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7架,全部用于租赁,而且价格不菲,因此,我们需要发展我们自己的超级大运。

对于一带一路的航空运输,超级大运在国内市场在航天方面的市场潜力。也许会更大。

胖五大家都知道,它是在上海研发制造,然后送往海南组装发射,这中间的转运过程是海运。为什么不租赁安124呢?那是它至少存在两个不适合运输胖5的条件。

安-124的货舱长34mx宽6.4mx4.4m。胖五采用两级半设计,总高54m,主火箭直径5m。从中可以看出,安-124的货舱高度不够。而且安225也不够,因为它的货舱宽度与高度与安-124是一样的,只是在长度上加9米多。

另外,无论是安-124,还是安-225在设计上比较粗放,整个货舱竟然没有加压装置,也就是说,在高空飞行时,货舱温度不但低,而且压力也与机外相同,这样的货舱不但运不了精密仪器,更别提运兵员了。

目前,登月火箭的长征十号的芯一级直径也是5m。

另外,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会有空地往复器,亚轨道飞机等需要转场,尽管它们都可以自己起降,但这些都宝贝疙瘩,能不用就不用,用飞机转场更便宜、保险。当然,也许这个需要驼着飞。

还有,我们酒泉、西昌、大原发射中心目前由于铁路的限制,只能发射2.25的芯一级火箭,如果有能装5m直径的超级大运,那么这些地方也就具备了发射大芯级火箭,毕竟内陆发射可能会更安全一些。

去年的某个时候,航天一院(603)发表一个关于《大尺寸机头舱门液左控制系统性能仿真》招标通造,招标内容的最后一条是“完成机头舱门演平台建设”,工期为12个月,境内企业,三级以上保密资质。现在看来,这个合同早已完成。

那么,我们需要一款什么样的超级大运呢?个人认为,这架飞机要比A-124要大一些,比A225要短一些,采用类似于气动布局,采用更先进材料,最大起飞重量550吨左右,荷载超过200吨。

0 阅读:1

俊恩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