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一个旧的时代,已经随风而去;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急速来临。
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无一不说明这一点。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从2021—2023年,还有不少人期待楼市的下行趋势将很快会过去,而迎来新的繁荣,曾经留有了许多的念想。
然而,众多的事实,让此类想法快速消逝于市场的持续低迷行情里。
过程中,政府救市的决心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开始,各类政策密集出台,基本上每个月就会推出一些新的举措。
或许是历史上,最多政策发布的一年,而且还是综合性的,从各大端口打造出各自的支撑点等。
这是今年在救市上非常明显的一大特征。
因此,过去已成怀念,未来正逐步清晰起来。
那么,今天,为什么说房地产的走势,大局已定呢?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波哥看楼市认为,可以从下述5个方面来思考——
◢其一,在供求关系上:失衡严重,需要花大力气和时间去慢慢修复
目前所有的问题,基本都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后出现的,虽然导致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后都反映到结构失衡这一点上了。
所以,政府在很多政策文件中,提出了一个判断——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比如,市场的高库存压力、成交量低迷、价格不断下跌等,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供不应求下的环境了,叠加外部经济景气度不振等影响,让这个失衡的结构修复起来十分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国家在不断推出各类相关政策,其核心用意就是要慢慢有效改变这个不平衡的状态,帮助产业和市场回到正常的状态。
此间,大家都注意到了,在这种失衡的态势下,房企为了避寒,都一窝蜂选择到高能级城市相对温暖的地区去发展了,对进入中及低线城市慎之又慎,或者直接关停并转等,逃离得比较严重。
这就是城市或区域层面的发展失衡。
同时,在产品的供应结构上,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以往太过于依赖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在保障性住房和长租房等方面,没有有效的进行分流。
当然,以前市场比较好,没啥动力去这样做,而近年来市场变化太快,消费端很多人面对较高的房价和对未来收入信心不足的担忧,纷纷捂紧了自己的口袋。
导致供求关系的偏离日益严重,修复起来难度很大。
◢其二,在行业规模和发展模式上:8—10万亿+双轨制,也或将是一个常态
在行业的规模上,近来各大研究机构和主流房企等,都给出了一些数据。
比如,近期,标普认为,2024 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将在新一轮政策的引导下继续寻底,商品房销售额将在 2023年的基础上回落 15%左右,相较 2023 年末下降 5%左右的预期下调;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将降至9.5-10 万亿元,对比 2021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 18 万亿的峰值将下降近一半。
万科在2022年曾预测行业规模应该在8—10万亿之间,其他一些机构或公司也有相关数据,就不一一举例了。
虽然,上述标普在报告中,也考虑到了二手房、保障房对新房的挤出效应的干扰,但在人口规模、产业动能及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方面,相关因素的深度交互式研究有所欠缺,故而,他们的数据可能相对乐观一点。
到是,波哥个人觉得万科的8—10万亿的判断,相对合适一点,主要有两点:
●一是,大多数房企扎推于一线和强二线市场,再怎么去虹吸,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由于产业分布和发展程度的不同等,三四五线城市的拉跨作用会非常明显,单靠那些强势城市的产能,是不足以支撑起9.5—10万亿的规模的;
●二是,众多房企皆在此类区域厮杀,其他区域的关注度和投入将会更加少,反过来也会加速这些区域市场的下行趋势,同时那些高线城市过于集中,竞争会更加激烈,整体的盘子也不会因为大家一起发力,而让此类区域的规模翻倍等。
也就是说,对市场整体规模的认识,在动荡的局势中,只能作为参考,难以有效精确,所以,波哥看楼市没标普那么乐观,觉得8—10万亿更合适一点,也能更多映射出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
这个问题,就先说到这里了。
以下,再来简单聊一下市场供应中的“双轨制”问题。
好像是从去年开始,政府就提出了“市场+保障”的发展模式,今年尤盛,也因而导致“双轨制”的提法越来越频繁。
譬如,6月20日,住建部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明确了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这样将意味着住房供应“双轨制”或许会加快来到。
其实,最近武汉等17个城市将住建局改变为住更局,在波哥看楼市看来,也是一个加速探索和建立起“市场+保障”这一“双轨制”新模式的有力动作。
故此,很多业内朋友都认为,咱们国内的模式,慢慢在向新加坡模式学习,纯粹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模式,不甚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
市场的手和市长的手,以前一手强一手弱,如今想有效去改变,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了。
其中,一个问题是,此类模式,为何是最近要重点去推动呢?
据波哥分析,这主要是国内新房和二手房的库存太大,在市场浓烈的观望且持续的情绪中,靠目前市场化的去化,一大批城市都处于去化周期30个月以上的状态,全国约7.5万亿平米的新房库存,这已经是一个天量级数字了。
而,原来2015年那一波的库存约7.2万亿平米,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得以去化,其中,还是依赖于棚改货币化的政策才达到的。
但是,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差别,那时还是国内地产的上行发展周期,如今确是下行周期,很多条件不存在了,如果还依葫芦画瓢,基本也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不讲其他的,当时市场一片火热,对涨价和未来充满了信心,故而,得到了实现。
当下,你再去打听一下,谁还有这样的预期?
你告诉他房子马上会大涨,他不甩你两个大嘴巴子就算客气的了。
小结:
总结起来,就是,消费端的众多老百姓或购买力,在近四年的下行趋势的教育中,其心态在在快速改变,认清了很多的现实,很少会头脑发热了。
这可能也是当前的救市效果,再也难以再现往日鼎沸的一大原因吧。
大家都在不断进化,背景+条件+举措,会影响很多东西的发展,不然,也不会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出现“刻舟求剑”的故事了。
并且,业内很多朋友都纷纷判断,市场规模的回落和双轨制的形式,绝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否则,又会掉入上述的某些人如慕容复一般的可笑的情结中,而不能自拔。
特别是“双轨制”模式,不是简单喊几嗓子就能做到的,需要做的功课还很多很多。
另外,波哥个人认为,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双轨制之间,也是一对有效的调节器,两强两弱基本不可能出现,一强一弱也不是国家和市场所需要的,国内外许多案例和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效平衡、适度小偏移,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会发生。
但是,无论在细节上怎么变化,整体规模和双轨制的相互约束,将是一对孪生兄弟,很多人不一定明白这个道理,但未来必定会见到。
更多更深度的分析,波哥在此就不展开了,不然就会变成一篇学术性论文了,其他此略。
◢其三,在市场格局上:分化和聚合,经几年来的剧烈演进,已基本成型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市场主体的竞争格局上,已形成央国企为主+民企为辅的结构,比如,在销售10强之中,基本都是央国企,或是混改类企业,为数极少的1-2个为民企,这个分化,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原来是大型民企唱主角,部分央国企次之和追赶的局面。
如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颠覆性改变。
而且,在业务规模、稳健性和均好性等方面,央国企全方位碾压了一众民企,即使是那些没有出险的部分房企,其他的暴雷的房企就更不用说了。
在波哥看来,这个现象,跟上述的均衡性趋势和双轨制,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野蛮生长的民营房企,会更多关注自己财务指标的好看和发展,天然,就不太会注意产业或社会的平衡性,在很多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在国内地产的40余年的历程中,比比皆是。
而一旦强风口不再,就很容易就摔了下来,是一个典型的依赖风口或红利造猪的模式,缺乏有效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
不要说什么,这是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其实是骨子里的基因所致,只是业内在归因分析上,没有点破而已。
因此,这个局面的急速更迭,加上众多央国企对相关资源的快速有效的布局和抢夺等,未来此类房企在市场上的能量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会不断增强,民企的发展空间将会不断被蚕食和受压制,未来的竞争格局,也会日益清晰。
并且这个特性,跟“双轨制”模式下的有关要求十分吻合,因为央国企,对市场和保障这两端,是一个天然的桥梁和粘合剂,能跟“双轨制”产生强烈的共振,在这个角度,一般的民营房企都做不到。
因为,其中,有一点可以提一下,一当目前为去库存把相关困难化解之后,比如,在保障房的建设等方面,政府或地方性城投公司亲自下场,其效率并不会高过在市场拼杀多年、且又熟悉各地市场状况的央国企,这一点,未来肯定会慢慢显现出来,也即很多此类业务,必会逐步移交给央国企来操作。
不讲其他的,譬如,在配售型保障房上,在全国开发多年的央国企,其几百万乃至数千万的业主数据,就比城投公司到处去抓瞎要有效得多。
●二是,同时,在分化也是聚合上,另外一个表现是——房企和建筑商,正在加速律动,很多房企在丧失资金和品牌弱化后,纷纷干起了代建业务,也就是从开发商向建筑商进行转变了,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这个代建业务,大家都在发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也将不断洗牌。
●三是,最后一个分与合的细节是——在产业内的业态上,基本已经趋同,房开+经营性业务+物业,这三大块已成为房企的共同发展取舍,从房开到物业之间,不断依次递减,搞不来房开、就搞经营型业务或代建,否则只能干物业服务了,如果把物业都卖了或干不好,只能解散公司,或是大家都去送外卖了。
这个鄙视链,在2024年不断显效,比如,最近的美的置业,在房开端顿感无力、经营端商业资产有限,最后不得已把自己脱得精光,而干起了物业,也是业内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了。
对此案例,大家,可以仔细去揣摩一下。
◢其四,在购买端上:人口因素,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长期发展看人口,这基本上在业内也达成了共识。过去国内房地产市市场之所以能够走出长达10来年的大牛市,核心原因也是人口红利的驱动。以及在人口红利下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城市住房需求。
然而,这个过去最大的红利正在悄然发生改变。2023年末,国内人口减少了208万人,差不多一个中型地级市的人口规模。相较于2022年末,这个减少的幅度不但没有放缓,而且还在加大。
人口进入负增长将会长期制约房地产市场的增量需求,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国内人口还得面临老龄化趋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使得市场对楼市的后市预期变差,这也是当前楼市难以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据波哥观察,这也是过去与现在之境况巨大反转的一个客观条件,昔日有人口红利的强大支撑,大家都发展的不错,可,最近以来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似乎愈加突出了,也就是人口红利这一点的支撑不存在了,在此收缩之上大家的口袋也在不断收缩等,未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新房,规模想向上走,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单相思了。
此外,加上双轨制的深化运作及起效等,基于人口的变化趋势这一坚实基础,以及上述产品的合理分流、消费结构的完善布局和优化等,一个可见的趋势是:
未来的市场消费或购买,不再是只有商品房一条路了,当下,国家在深度重新布局;市场和客户,在不断思考和观察,各主体都需要找到一条可以走向更远未来的新的道路和模式。
在此,简单回应一下上述的相关问题,国家这样去调整,实则是基于当前趋势和市场的巨大变化、且依然会持续多年的这个深度洞察下,所做出的科学判断。
也因此可以说,以人口因素为基础的楼市消费,过往的模式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而且,还不能有情绪,并需要快速找到可以通向未来的合理的发展方式。
◢其五,在核心支撑资源上:增量资源难以为继,存量资源价值将不断凸显
据波哥观察,以前房地产和城市等的高速发展,是典型增量资源价值,不断释放各类红利的过程,但是数十年来,此类优质资源已经被榨干了有效的价值。加上整体经济大环境的急速收缩等,再想去拉长尺度和边界等,将会死得很难看。
比如,在房企拿地上,非主流城市的核心区域地段的地块,如果性价比不合理,基本无人问津。
这是什么意思?
即为,在城市的核心位置的地块,房企都要看具体的挂牌条件了,更不必说那些郊远区域的土地了,狗都会嫌吧。
也充分表明,在众多的主流城市,众多房企都将目光和资本聚焦到优势地段、优质项目上了。
但在这两个指标的框定下,基本都将指向那些待整理或开发的老城区了,也就是剑指存量资源了。
譬如,最近,武汉打的是“住更局”的大旗,实际上说的还是,对城市存量资源及其价值的再盘活这一点。
武汉如此,其他许多城市也差不多了。
向存量资源要价值,这将是一盘大棋。
写在最后:
对今天本文的主题,波哥也是掂量和酝酿了很久,才敢下笔。
因为该主题看似简单,实则囊括的要素很复杂,需要较综合的把控素养。
很多人,不知深浅,虽然数据流量不错,但其内容和观点很难经得起推敲;另外,某XX研究院也写了类似的话题,但其全文经波哥仔细阅读后,其观察角度非常局限,也没有自己独特和深刻的观点,基本都是在转述其他人的想法。
当然,大家都各有视角,无可厚非。
然而,在波哥看楼市独家看来,面对比较重大的行业问题和题材等,要有一定的敬畏心,而不是像一篇简单的文章那样去起心动念和行文。
尽可能做到更合理、更客观、更有现实意义,或许是对各自读者负责的一种体现吧。
对此,我们,诚与君欣然探讨或共勉。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房价跌了我买得起房了,房价涨了我买不起了,房地产走势跟我关系不大,我只关心我什么时候能有个自己的窝。
30年去库存。
一年减少208万人,也就是说要少卖208套房,那么十年要少卖多少房?当然要折半算,折半算也是五百万套房,现在有多少空置房,房地产要怎么去救。
已经在一起了。房地产、金融业、网约车等行业的发展哪个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