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刚过,各地景区“人从众”,按理说体现了旺盛的旅游消费。然而,4月7日股市刚开盘,旅游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史无前例的暴跌。
截至4月7日下午收盘,知酷文旅重点关注的56家A股、港股、美股旅游上市公司,除一家大连圣亚外,其余55家均下跌。其中49家下跌超过5%,34家下跌超9%。
A股、港股、美股旅游股全线下跌,且下跌幅度如此严重,这是旅游业史无前例的情况。即使当年的新冠疫情,也未使旅游业产生如此普遍、如此大幅度的下跌,可以说,这是见证历史的一天。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打击股市投资信心。该措施自4月2日公布后,美股4月3日、4月4日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道指累计两日跌幅达7.5%,标普500跌9.6%,纳指跌11.2%,并已较去年12月的纪录高点下跌超过20%,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
欧盟方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表示抗议,并计划进行反制,这加剧了资本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欧洲各大股市也随着美股暴跌。
美股、欧洲股市暴跌之时,恰逢清明节,A股和港股均休市,暂时躲过了当时的抛盘。今天(4月7日)A股、港股一开盘,积压的抛盘压力迅速宣泄,目前沪深京三市约5200只个股下跌,近3000股跌超9%,上证、深成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7.34%、9.66%、12.5%。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2.47%。
受以上原因影响,A股、港股的旅游股跟着大盘一起暴跌。
事实上,旅游业作为特殊的服务业,不在关税增加的清单里,而且中、美、欧盟的旅游业更多是依靠本地消费市场,而不是关税区外的国际游客。因此,旅游业受到关税摩擦的直接冲击并不大。
但是,旅游业的消费根基来自社会经济大环境,各行各业繁荣,才有更多的人花钱旅游。如今,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大搞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使本地商品价格大幅提升,使消费者的基础生活成本随之提高,非刚需的旅游消费预算面临被压缩的局面;另一方面,各国的关税摩擦,使各国的商品出口面临更高的壁垒,全球商品贸易规模势必萎缩,生产性行业订单难求,直接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就业数量和收入水平。
旅游业的消费根基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旅游股深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不过,旅游业也无需过度恐慌。资本市场往往受短期情绪波动的影响更大,但从长远来看,大国的旅游业终究是以本地市场为主。
而且,对于美国逆全球化的疯狂举动,中国决策层并非没有预见,早在2020年就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项政策也在不断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提升国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各行各业正在逐步减少对西方市场出口的依赖,转向依赖国内需求和整合周边国家区域贸易。
所以,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并不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旅游业也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汲取越来越多的养分。
作者|小知评文旅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