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7年发展历史的100%国资旅行社——首钢国旅宣告破产了。其破产的原因,与其说是缺钱,不如说是被母公司断然抛弃了。
3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发布公告,北京首钢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简称“首钢国旅”)正式破产。首旅国旅是根正苗红的老牌国资旅企,隶属于中国首钢集团,设立于1988年,距今已有37年的历史。
首钢国旅前身为首钢集团接待办公室,历史上曾多次接待过来访首钢的领导以及众多海内外贵宾。1993年,经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市工商局批准,首钢国旅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公司,拥有首钢车队、首钢招待所、红楼迎宾馆、绥中疗养院等各类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2008年,首钢国旅经国家旅游局授权,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国内旅游,成为标准意义上的旅行社。此后,首钢国旅多次荣登北京市旅游20强榜单,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评为“全国诚信单位”,被行业权威杂志、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各权威机构等授予各种奖项近百个。
这样一家曾经辉煌、背景雄厚的旅行社,为何突然被宣布破产?
事实上在破产之前,首钢国旅早已官司缠身。据企查查信息显示,首钢国旅因不执行已生效判决书,于2024年3月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及限制高消费。
此外,首钢国旅还涉及法律诉讼207条,其中71%为被告,多为拖欠员工、加盟店、客户、供应商的各种资金,总涉案金额705万元。甚至,首钢国旅还欠了网贷公司度小满的钱。这真是难以理解,难道首钢国旅也要借网贷度日?
首钢国旅诉讼缠身,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疫情,连带产生各种退订损失、加盟纠纷、裁员损失。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业务开展得都不怎么顺利,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巴。
旅行社公司赚钱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品牌加盟,线路批发,零售收客。这三种方式,首钢国旅都未能建立优势。
先说品牌加盟。首钢国旅虽有国企品牌背书,但在旅行社领域的知名度、号召力又不及老牌的“港中青”,很难靠品牌加盟赚钱。首钢国旅的门店数量长期在三四十家徘徊,其一度尝试在北京之外开展异地加盟,但收效甚微。
旅游线路批发这方面,首钢国旅起步晚,虽然1988年就成立了,但直到2008年才转型为公民出境、入境、国内旅游,这时候已经错过了国内旅行社大发展的机遇期。在热门线路上,首钢国旅很难和“港中青”等国资,以及众信旅游、凯撒旅业等优势民企相竞争。所以,首钢国旅只能在一些冷门、小众线路上寻找机会。
首钢国旅把东欧视为自己发展的基本盘,曾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接社VENUS TRAVEL联合成立了“神秘东欧”地接品牌,主打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东欧路线。还与黑山、塞尔维亚等签署地接合作框架,成立合资地接社,一度计划收购酒店。有了地接,有了酒店,就有了一手资源,就有了价格优势,可以靠线路批发赚钱。
但问题是,东欧线路太冷门了,在国内游客群体中推广难度很大。而且东欧许多国家政局不稳,搞旅游的风险很大,例如2020年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爆发纳卡战争,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特别军事行动。这么一来,游客更不敢去了。
而且,做线路批发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否则很难形成线路的垄断,没有垄断就没有定价权。首钢国旅虽然背靠首钢集团,但在资金方面却没有优势,原因后文展开。
靠线路不赚钱,靠品牌也不赚钱,零售收客呢?首钢国旅又比不上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平台。所以,首钢国旅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业务方向,自身经营十分艰难。
那么,首钢国旅经营这么困难,为什么背后的首钢集团不出手相救呢?
实事求是地说,首钢国旅直到破产,欠的债务并不算多。企查查上显示的各种诉讼金额才705万元,对于一家旅行社来说,不算多。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布的破产公告里,首钢国旅经确认的债务才1594万元,而拥有现金和债权是494万元。
实际上首钢国旅的资金缺口才1100万元。而首钢国旅在疫情前,每年现金流都有数亿元。所以首钢国旅并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更何况首钢集团财大气粗,想出手填补这个缺口,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其实,首钢国旅破产的真正推手,正是母公司首钢集团。
首钢集团旗下业务板块众多,各类子、孙公司众多。首钢国旅作为首钢集团的三级子公司,又是旅行社业务,在集团内属于边缘化的公司,很难向集团争取到多少资源。
首钢集团愿意支持的子、孙公司,除了自身的主业外,要么你前景光明,投资潜力很大,要么你非常争气,在所在领域做到了数一数二,为集团增光添彩,要么你的业务具有较高的政治意义,是国家重点关心的方向。
首钢国旅跟这几点都沾不着,那集团为什么要支持你呢?首钢国旅不仅不盈利,还天天各种诉讼不断,影响集团形象。旅游业虽然属于国家支持的行业,但旅游业不等于旅行社。首钢集团已经有了首钢园,有文化创意板块,有体育板块,这些泛旅游业务,比单纯的旅行社更有支持的价值。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2025年1月,首钢国旅的上级公司首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向法院申请首钢国旅实施破产。所以说,首钢国旅实际上是首钢集团抛弃的一枚弃子,但凡首钢集团愿意支持一下,首钢国旅就不会破产。
事实上,首钢集团旗下还有一家大名鼎鼎的旅行社,和平国旅,也因相同的原因被集团放弃。首钢集团对旅行社的态度,表明其将旅行社业务视为“鸡肋”,没有培养的价值,没有继续支持的必要,如果能盈利还好,如果不盈利,那就舍弃掉。
首钢集团的态度是否正确,知酷文旅在此不作评价。但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这又是一记震耳的警钟。旅行社已经走过了行业巅峰期,面临竞争红海化、总需求下滑、客群老化等难题。
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不把把业务定位从简单的“跟团游”上解放出来,积极钻研新需求,探索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模式。那么,旅行社注定无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逐渐沦为被嫌弃的“夕阳产业”。
作者|知酷君
编辑|小知知
设计|Joe
图片来源|摄图网、企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