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82)新编第四军(15)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9-11 14:43:48

1938年4月中旬,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到达皖南岩寺后,被整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

这个支队下辖第3、第4团,粟裕任2支队副司令员。

此时,尽管新四军未来发展的大局已定,但是,各地红军游击队在由不同地区奔赴皖南集结整编的同时,面临着新的作战对象、新的地形与环境,加之对敌后地区的敌情、社情、民情等都不清楚,对如何突破日军封锁线进入敌后地区均不摸底。

慎重起见,新四军决定派出先遣支队先行前往苏南地区进行战略侦察。

在延安的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这种战术安排与行动思路,并于4月24日致电项英:

“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甚妥,惟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

项英立即同叶挺、陈毅等人深入研究部署,确定从第1、2、3支队中抽调侦察连和部分干部共400余人组成先遣支队,由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第3团参谋长熊梦辉任参谋长,第1团政治处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先期挺进苏南敌后。

此时,粟裕才刚刚到皖南仅有几天。陈毅深感任务之艰巨,便将身边的副官曹鸿胜、测绘参谋王培臣和张铚秀等人派到粟裕身边。

4月26日,新四军军部在岩寺召开先遣支队到敌后作战略侦察动员大会。会上,项英还将当天到任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介绍给大家。

为增强开展抗日宣传和群众工作力度,又从军部战地服务团抽出熟悉江南民情和苏南群众语言的10名团员,随先遣队行动,配备电台1部,以便和军部保持联系。

先遣队出发的第二天,项英就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做了汇报,从接到毛泽东的批准命令,到具体编组以至行动,只用了3天时间。

1938年4月28日上午,粟裕率领部从皖南岩寺潜口出发。几天后,陈毅和傅秋涛率领的第1支队也离开岩寺地区,沿着先遣支队开辟的道路,向苏南敌后挺进。

先遣支队向敌后开进越深入,战争的气氛越紧张,越浓烈,粟裕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列,每天出发前,都要召集大家讲话,明确当天的任务和要求。

一到宿营地,大家立即抓紧时间了解社情敌情,勘察地形,做群众工作。夜深了,战士们全都休息了,粟裕还在研究情况,部署第二天工作。

粟裕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年,粟裕刚好30岁,每天都是满负荷工作,始终精力旺盛,斗志高昂,表现出极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先遣支队到达南陵县城时,受到当地群众欢迎,随后,部队在东门外宿营,连日的行军疲劳,指战员很快进入了梦乡。

子夜时分,粟裕突然下令紧急集合,指战员们迅速站好队。

粟裕说:

同志们,我们是负有光荣任务的部队。群众所以欢迎我们,是因为我们不是从前方溃逃下来的,而是向敌人开进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定收到了敌特、汉奸的监视。这里离敌控的芜湖很近,说不定我们的行踪已经被敌人发觉了,敌人很可能对我们发动突袭。因此,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必须立即转移。

果然不出所料,天刚破晓,敌人的飞机果然来了,在南陵城东门上空盘旋,狂轰乱炸,俯冲扫射,全城群众都在为新四军担心。

而这时先遣支队早已平安转移到离南陵不远的麒麟桥一带山村宿营。官兵们被炸弹的爆炸声惊醒,望着东门外腾起的滚滚浓烟,由衷地佩服粟裕料敌如神,指挥英明。

南陵群众发现新四军安然无恙,由惊转喜,奔走相告。驻防当地的国民党东北军也称赞说,新四军指挥员很有远见。

不过,先遣支队在沿途也遭遇了很多不应有的阻碍,特别是那些一心只想抢地盘的所谓“游击队”,处处刁难,不让通过。

直到5月19日,徐州失陷的那一天,先遣支队才正式进入苏南敌后战场。

抵达江宁铜山镇之后,粟裕部署好部队的宿营与警戒,立即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与有名望的人士和村长、商人、农民等不同阶层的群众谈话,了解情况,经常一夜只休息三四个小时。

为了迅速弄清敌情,粟裕还派出三个组进行武装侦察,到沪宁铁路沿线活动。

一个组经江宁陶吴、秣陵关一线,去龙潭、下蜀等地,了解南京城区方向的敌情;

一个组经溧水新桥去金坛、丹阳等地,了解常州方向的敌情;

一个组从溧水县乌山越过秦淮河和京杭公路,经句容天王寺,到茅山乾元观,后又经宝埝、上党到四罗、中四罗等地,了解镇江方向的敌情。

武装侦察组迂回于南京近郊,出没于铁路沿线,游击于敌人后方,侦察敌人军事部署和行动,并且测绘了地形图。

同时,他们还将由粟裕、钟期光署名的宣传团结抗日的布告张贴在村镇和交通要道,有的还被带到南京城内张贴。

由于先遣支队善于宣传和发动群众,铜山镇附近的群众和各界人士都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先遣支队司令部驻扎在江宁开明士绅业文明家时,粟裕亲自对业文明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

先遣支队到达江宁上峰镇时,群众开始不了解情况,不让新四军官兵进屋住宿,于是,大家冒雨在村前的草坪、麦场上露营。

天一亮,官兵们主动帮助群众挑水、扫地,这些行动深深打动了村民的心。

随后,乡亲们把战士请到家里做客,并且协助先遣支队送信、带路、打探消息、捕捉敌探、破坏敌人交通。

进入苏南以后,粟裕几乎天天都要把部队行动和侦察得到的情况,电告新四军军部,还亲自动笔写了一份综合报告,派专人送回皖南。

根据战略侦察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粟裕对江南敌后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形势和经济情况、社会情况、地利地形和群众条件等,做了极其详细的分析。

报告既提供了在敌后活动的种种困难,又提供了怎样在不利条件下做好工作、开创局面的成功作法和经验。同时,还提出了自己对于深入苏南敌后开辟根据地的看法和建议,供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决策参考。

就在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从皖南出发不久的1938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电示新四军,明确指示项英:

“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区,是完全有希望的。

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以后,还应该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凇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5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又对新四军的行动方针作出指示:

“根据华北经验,在目前形势下,在敌人的广大后方,即使是平原地区,亦便利于我们的游击活动与游击根据地的创立。我们在那里更能自由的发展于扩大自己的力量与影响”。

“在大江以南,创立一些模范的游击根据地,以建立新四军的威信,扩大新四军的影响。”

5月初,第1支队离开岩寺潜口进抵太平县后,陈毅向支队干部传达了《五四指示》精神。5月12日,他们又从太平北行,经茂陵于18日抵达南陵三里店驻扎。

在此,陈毅又召开了支队干部动员大会,做了《新的战斗条件和新的战斗任务》的报告。

陈毅强调指出:

“只要我们执行模范的群众纪律,开展广泛的统战工作,进行胜利的战斗,就能在敌后生存和发展。”

项英也特地赶来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阐述了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

5月30日,第1支队到达南陵麒麟桥,为东进做准备。6月1日晚,他们越过宣(城)芜(湖)铁路敌人的封锁线,4日到达苏南的高淳,8日来到溧水新桥与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会师。

随后,粟裕把前期工作向陈毅做了长达5个小时的汇报。陈毅向粟裕传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向敌后进军,发动广泛的游击战的《五四指示》精神。

粟裕还就江南形势、新四军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与陈毅交换了意见。二人看法完全一致,可谓不谋而合。至此,先遣支队东进侦察任务已经完成。

可是,6月11日中午,叶挺军长转发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电令:

“着该军派兵一部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路,以阻京沪之敌,务于三日内完成任务……。”

陈毅与粟裕商量后,当即决定由先遣支队执行这项任务,并从第2团3营抽调100多人临时组成一个连配合,归粟裕直接指挥。

第3营8连连长童炎生、指导员程祥元担任这个临时连队的连长和指导员。

6月11日14时,粟裕率部从溧水里佳山冒雨出发,经白马桥到南庄,准备当晚越溧武路北去。

但是,由于受到国民党第76师龚旅的阻挠,加上在路南雨中行进途中,电台被损坏,需要派出一部兵力护送去茅山脚下修理耽搁了一天。

12日晚,粟裕率部经溧水、天王寺两日军据点之间的方边西侧跨过溧武公路封锁线。尔后,再经句容境内夏家边、郭庄庙、赤山湖西、谢桥,江宁境内土桥、上峰、句容境内新塘、大卓。

新四军三个雨夜急行军,行程125公里。道路泥泞,备尝艰辛,于15日拂晓,终于到达句北徐家边隐蔽休息。

当夜22时,他们赶到龙潭、高资间的下蜀街,在当地群众帮助下,奋战4个半小时,破坏铁轨、电线40余米。

16日上午8时,日军一军列驶至下蜀出轨。而后,日军增派7卡车兵力到该处示威,并修复被破坏的铁轨和电线。

完成破路任务后,粟裕率支队安全撤到下蜀南10公里的东谢村宿营。这时,根据情报获悉,汤山、龙潭、桥头、高资等日军增加了兵力,有于17日搜剿东西谢及普渡桥一带的企图。

另外,句容东乡民众也反映,镇江、句容公路每天有五六十辆汽车通行,以上午8时至9时及午后16时为最多。

这一带是丘陵地带,小山多,适合打伏击战,经过反复研究,粟裕决定在韦岗伏击日军的车队。

图片来自网络

地处江苏镇江西南30里处的韦岗,与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险要,两座100多米高的山岗横卧南北。从镇江到句容,有一条狭长的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的确是打伏击的好战场。

不过,镇江通往句容的公路是江苏日军的重要补给线,几乎每隔3公里都设有一处哨卡,每处哨卡有日军一个小队驻守,约有80人,配有2挺机枪,2具掷弹筒、2个步枪组。

粟裕之所以决定在韦岗以南高丽山和赣船山口伏击敌运输车队,是因为在5月下旬,他亲自来此侦察过,对地形等周边环境有了相当了解。

他认为: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快打快撤,在那里实施伏击,既可以发挥出我军的武器优势,又能避开日军的重火力。

但是,日军辎重部队每次运送补给,都只出动五、六辆卡车,车队前后都配有一辆三轮摩托车,负责警戒的兵力有1个小队。

当车队进入险要地段前,在附近的日军哨卡都会提前派兵,对公路两侧的可疑地点进行搜索,提前在伏击地点部署伏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此,粟裕要求从进入伏击阵地,到整个作战过程结束不准超过25分钟,不论战果如何,时间一到必须撤出战斗。

6月16日夜,在向韦岗开进的途中,由于连续雨夜行军和通宵破袭,部队十分疲劳,出现体力不支、病员增加的情况,粟裕遂决定挑选精干人员参加伏击战斗,其余人员撤出战场隐蔽待命。

参加韦岗战斗的新四军部队为第1支队2团7、8两连选组的4个步兵班和第2支队侦察连选组的2个步兵班、机枪班和短枪班。

16日早上6点左右,我军秘密进驻韦岗达赣船山周边。由于当天下着大雨,公路变得泥泞不堪,日军运输车队没有出动,粟裕所部只能守株待兔。

17日凌晨2时,我军走捷径冒雨开进,在小芦塘稍事休息,并具体分配战斗任务。

粟裕安排4个班的战士,每个班配一挺轻机枪,在达赣船山主峰一带的公路两侧500米外的密林里待命,并给他们指定了伏击阵地。

整个战线长约80米,道路两侧各有2挺机枪。另外命令2个班的战士前出距离达赣船山主峰700米处阻击日军搜索分队,防止两股日军汇合。

由于当时缺乏电台这些通讯器材,负责观察敌情的战士只能利用高地上的树木传递信号。为此,粟裕又派出一个班的战士占据达赣船山一带的路边高地监视日军的行动。

17日早上7点45分左右,大约20名日军从镇江方向抵达达赣船山一带,这股日军动作非常麻利,排成两行跑步前进的时候,每隔50米左右,后边4名士兵自动分成两组,向公路两侧的山坡爬去。

当时,粟裕没有让战士们到公路两侧的山坡走动,因为雨后的山坡必然会留下脚印,就会被日军搜索部队察觉到。这股日军只是简单查看了公路两侧的坡面后,就匆匆离去,朝着句容方向继续搜索。

日军搜索小分队刚离开达赣船山,粟裕立马命令战士们迅速进至预定地点。由于事出紧急,战士们根本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只能蹲在大树后面就射击。

大概10分钟过后,负责阻击日军搜索分队的战士传来有日军车队即将进入伏击圈的消息,粟裕才带着其余战士进至达赣船山伏击阵地。

上午8点13分左右,从句容方向驶来5辆卡车和1辆轿车,前后各有1辆架着机枪的三轮摩托车。

这股日军共属3支部队:内山部队(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板仓部队(兵站汽车第19中队)和第10师团第1陆上输卒队。

日军车队完全进入包围圈后,粟裕随即命令战士们开火。

前端埋伏的机枪射手第一轮扫射就把日军的轿车和三轮摩托车打得稀巴烂,轿车失控,侧翻到路边的水沟里。其他日军惊慌失措,有的钻入车底,有的跌入水沟,有的跳入公路两侧的草丛,仓促应战,负隅顽抗。

新四军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地物占领制高点,对顽抗的日军进行瞰制射击。随后,冲锋号响起,粟裕身先士卒冲下山坡,与日军进行厮杀。

激战20多分钟,剩余的十几个日军见势不妙,架着伤员,爬上其中一辆汽车,落荒而逃。

战斗结束后,我军迅速打扫战场,击毁剩余敌车,收集战利品,满载而归,共击毙日军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13人,伤日军8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及军用品一部,取得了一次干净利落的胜利。

半小时后,日军从镇江方向开来17辆汽车援兵,还有坦克数辆、大炮数门、飞机3架,但已找不到新四军的踪影,只得在附近烧杀、轰炸了一番。

韦岗战斗中,新四军牺牲1人,他是老红军温国德,曾在闽北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2月随闽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任第3支队5团参谋。同年4月,率第3支队侦察连参加先遣支队,任连长。

陈毅在写于1939年7月6日的《纪念我们的死者》一文中,曾提到温国德在韦岗战斗中的表现:

“在先遣队第一次有名的战斗中,解决敌酋土井少佐,也是从马路纠缠,滚到水田内,夺过敌人手中的军刀,才将敌酋刺死,水田为赤。这是三支队的温参谋开辟了这个光荣的先例。”

韦岗战斗中,还有数名新四军战士负伤。战斗结束后,张荣华等3名伤员,在两名卫生员、炊事员的陪同下,被辗转送到江宁县朱门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隐蔽养伤,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与照料下,经过几个月的休养,伤员们痊愈归队。

17日上午,粟裕率参战人员赶到上元庄与未参战部队会合。当晚,他们进驻句丹公路附近句容县白兔镇上兰、贡甲宿营,进行战斗总结。

为了扩大宣传,粟裕还派人把缴获的战利品在附近的一所小学校中进行展示,让当地老百姓知道新四军是一支能打败日本人的军队。

图片来自网络

18日,粟裕率领部队经宝埝镇到前隍村与第1支队汇合,粟裕在宝埝镇怡和酒行老板张浩明家地下室里,将两次行动的情况向陈毅作了详细的汇报。

韦岗战斗规模虽不大,但意义却很重大。陈毅起身踱步吟《韦岗处女战》一首,以示祝贺和赞扬: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19日,粟裕又通过第1支队电台向军部做了详细汇报。

6月中旬,第2支队在罗忠毅、王集成等人率领下,继第1支队后陆续向苏南敌后挺进的,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光荣地完成了使命。

6月21日,先遣支队在前隍村以南的曲阳奉命各自归建。此时,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根据上级安排前往延安,新四军军部命粟裕指挥第2支队。

尔后,粟裕率第2连和第2支队抽调来的干部,经句容、江宁境内西返,6月下旬到达当涂大官圩里马家桥与第2支队司令部会合。

“先遣支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

项英副军长如此称赞说。蒋介石亦致嘉奖电给叶挺军长:

“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粟裕本人亦赋诗一首《韦岗初战》,以资纪念:

“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图片来自网络

韦岗战斗规模很小,但是在粟裕的亲自指挥下,显现得功力非凡,其睿智和眼光,超过常人。所以,韦岗之战在新四军的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战斗结束的当天,在句容白兔镇宿营时,望着墙上的地图,经过认真的思考,粟裕对整个战斗进行了一次深层的思考,并进行总结:

韦岗处女战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七日)

1.胜利的意义:

(1)这是本军出动江南的处女战,这一胜利真是旗开得胜,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战斗情绪及本军的政治影响。

(2)自南京失陷后,江南广大人民未见过中国军队的胜利,这次战斗大大的兴奋了群众。

(3)战区司令长官给我们的任务只是破坏京镇铁道,但我们不仅完成了破坏铁道的任务,而且更加倍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使本军提高了在抗战军队中的地位。

(4)打击了日寇横行无忌的行为。

2.我们的优点:

(1)士气旺盛,在数夜急行军及大风雨之中行进,全身尽湿仍然勇气未减,且能与敌肉搏。

(2)机枪于仓促之间对敌实行纵射,收到的效果实大。

(3)行动做到了飘忽,尚称秘密,尤其雨天行人少,更利于保守秘密。

(4)天候大雨并有雾气,以及地形对我军均有利。

(5)群众对我军很好,伤员得其帮助运输,撤退后敌人无从知我去向。

3.我方之弱点:

(1)因天雨路滑未能先期赶至伏击地点,致刚上公路,敌之汽车即来,我尚未布置好而仓促应敌,未能全部消灭敌人。

(2)因经数日兼程赶往铁道线破坏,部队十分疲劳,虽挑选精锐之战士作战,但掉队同志仍多。

(3)参战人员太少,除向句容方面警戒外,作战部队尚少于敌人,故截获之军用品不能全部运走。

(4)手榴弹之投掷技术太差,虽投掷于车前十余米达,但仍在车后远处爆炸,未能炸中敌车。

(5)火力未能及时布置纵深,未能发挥突然之集中猛烈火力,予敌以大的杀伤;虽派有便衣队潜入敌后,但因驳壳枪之火力太弱,未能截断敌之退路,致使敌逃脱一部。

(6)截获敌汽车之后,部队混乱,干部不能掌握住部队和及时布置打击敌之后续车辆。

(7)射击技术还不如敌人,反而误毙自己战士。

(8)不注意利用地形地物,致遭不应有之损伤。

(9)在战斗中大家竟忘记了喊日语口号。

4.敌方之弱点:

(1)敌之先头车辆虽负侦察作用,但在大风雨中被我军狠击时,其后续车辆并未闻到声息。

(2)伏击地点系山凹部且无人家,群众亦因雨未出,故敌人全不知我军行动。

(3)敌探亦因天雨未出,故其失去耳目。

(4)敌人素极骄悍,不甚注意侦察,故造成遭我伏击之机。

(5)敌因烧杀淫掠,为广大群众所痛恨,是失败之原因。

5.敌人之优点:

(1)敌卡车仅有踏板,左、右、后均无栏板,一闻枪声即全部同时跳至车下,不致受大的杀伤。

(2)敌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一闻枪声即能迅速跳入草丛中,利用地形隐蔽射击以抗拒我军。

(3)敌射击技术准确,两百米达以内,步枪均能命中。

(4)敌军均善于游泳,其退却时系从公路旁一米达深之水沟中隐退,故我军未能及时发觉。(补充资料:有两辆车上的残余日军则跳到公路西面的水沟中泅水逃去。)

(5)敌人在紧张情况下,能机动将军需物品抛弃而运回其伤兵。

(6) 敌人官兵尚沉着, 对我步枪火力不甚害怕, 因我军射击技术差之故。但敌一闻我机枪声即行隐伏,且因受法西斯思想之灌注,宁打死不缴枪。

(7)敌增援迅速,我军于撤退后仅半小时,敌增援部队及坦克车均至。

(8)此次敌车所装多系敌国之慰劳品,贵贱均有,也有女学生绘赠前线士兵的图画,这表示敌国做了相当的动员工作。

6.今后伏击敌汽车应注意之事

(1)打汽车之地形,须选择道路弯曲处或有上下倾斜山凹之处;如不易找到有弯曲倾斜处时,在路旁有直径在十五生的以上之树木的地点亦可,总以预为侦察为宜。此次战斗地点,余于十日前曾实地侦察过。

(2)确实查明敌车之通过时间后,部队应先期到达伏击地点,使有充分之布置时间。但需特别秘密,不要使人知道,谨防汉奸告密。最好选择在没有居民的地点,并需有良好的观察所。

(3) 在有树木的地点伏击时, 可先将树木截断五分之四, 横倒于车路上,以阻敌车通过。但如果敌车很远就能望见截断之树木时,则不宜先行横倒而只截断树之最大部分,以绳牵住,待敌车将近时再割断绳索横倒树干。

(4)火力之配备以机枪之多寡而定,如只有一挺机枪,则宜配置弯曲处之外角,向敌车头射击。因为这样布置在距车百米达时开火,则敌车有两百米达之危险界,我不需转移机枪火力点,且在敌车越过我火力点时,我机枪可以转向其尾部射击,敌车也有很远距离之危险界。但火力点最好要高路面一米达左右。以防敌车压倒。如果机枪多的话,则应作梯次交叉火力的纵深配备。步枪则应以齐射为宜

(5)打汽车之射击目标,以汽车前头之汽缸部位及驾驶员为最好。有时也可以设陷井。

(6)以手榴弹打汽车,应有提前量,一般投掷于汽车前二十米达左右;并需布置梯次的投掷,即使其逃过第一关,也逃不出第二、第三与第四关。

(7)在敌车退路边应作……的距离距先头七八百米达,在敌后退时隐伏,让其通过;如敌已受正面射击,则由敌后夹击,并以树木、大石等阻塞之。

(8)设置瞭望哨需特别注意隐蔽,并与部队规定联络记号,以便敌车来时通报,但绝不可开枪太早,免使敌车预有准备而逃回。

(9)截获敌汽车之后,应迅速将车上之物品搬走,然后点燃油箱之汽油焚毁之。部队迅速离开马路。

(10)打过汽车之后,应注意在其附近布置宣传品,及号召群众逃避,免为敌屠杀。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