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丹:香附,黄连,类似丹栀逍遥散
青囊丸:香附,乌药,类似暖肝煎
黄鹤丹
朱衣瓮在黄鹤楼所授,故名。
香附 一斤,黄连 半斤
洗晒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如外感葱姜汤下;内伤米汤下;气病木香汤下,或沉香或木香随时酌用。血病酒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滚水下;以此类推。
青囊丸
邵应节真人母病,方士所授。
香附 略炒一斤,乌药 略泡五两三钱
为末,水醋煮,面糊为丸。随症用引,如头痛茶下;痰气姜汤下;血病酒下之类。
飞霞子韩孞昔游方外治百病,男用黄鹤丹,女用青囊丸,此二方乃游方之祖方也。庚生按∶编中所载各方,用之得宜,奏效自捷。然须详审病患体质之虚实,症之寒热,慎勿妄投致误。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串雅》是清代医家赵学敏整理铃医、走方医及前代医家有效经验的一本实用临证书籍。其中所录小方、单方较多,且多数是现在临证常用药物。
黄鹤丹、青囊丸、交感丹
黄鹤丹组成:香附一斤,黄连半斤。青囊丸组成:香附一斤,乌药五两三钱。交感丹组成:香附(炒黄)二斤,茯神(去皮)四两。
上三方均以香附为君,可见所治均以气郁为主,然气郁一成,则血、湿、食、火、痰亦为之郁,即丹溪越鞠丸之义。黄鹤丹,又名香连丹(《医学入门》),主治心胸痞痛,嘈杂、干噎、吞酸等证,宜于气郁化火所生诸证。青囊丸,又名肝气散,香附调气解郁、除胁腹之痞胀;乌药顺气疏胸腹邪逆之气、兼能疗反胃吐食,宿食不消,故此散主治肝胃不和,食滞湿停等证。交感丹,铁翁先生方,香附开郁,茯神宁心,郁解心宁,故心肾交泰。交感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琥珀以宁心神、定魂魄。
独步散(良附丸)
组成:醋香附、酒良姜。主治心脾气痛。
本方所治侧重于寒邪气滞胃脘,因寒者,良姜2钱,香附1钱;因气者,香附2钱,良姜1钱;并重者,等分。若兼瘀滞者,可合丹参饮、失笑散;若气痛甚者,可合百合乌药汤,即焦树德先生治心窝疼的三合、四合汤。
分水丹
组成: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主治水泻。
本方重用白术一两,意在健脾,脾运则升降有序,辅以车前子利小便止泻,使水湿从前后分消,药简法明。
钉胎丸
组成:杜仲八两(檽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丸。主治:频惯堕胎,每三、四月即堕者,受孕两月后服。
胎动不安,有因于气虚、血虚、血热、下元亏虚等,凡此种种,不可一概而论。杜仲、续断均能补肝肾而强腰脊,万密斋云此二药可“补下元之虚”,故能治腰痛胎漏之证。《本草从新》杜仲条下亦附本方,主治同上。陈修园“所以载丸”(人参、白术、茯苓、杜仲、桑寄生、大枣)、张锡纯“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均为治胎动不安主方,可以互参。
精清不育方(笔者命名)
组成:粥油、盐。主治精清不育。
凡煮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即孕矣。吴庚生按云:此紫竹林秘传单方,但须用粥油,并非初滚结聚之沫,乃粥将成时厚汁滚作一团者即是,按语详明。
粥油,乃五谷之精,《保生要录·饮食门》(蒲虔贯撰)谓:精华(笔者按此“精华”指水谷之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骨、为肉。故五谷之精,常服能益人精髓。
奇效方(国医大师熊继柏命名)
组成:茱萸、木香等份,煎汤饮之即愈。主治四肢坚硬如石,击之如钟磬声,日渐消瘦。
笔者初识次方,是在读熊继柏先生《中医创造奇迹》一书。熊先生辨证用于治四肢皮肤硬肿(硬皮病),认为此二药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配伍精妙。《世医得效方》亦载此方。
救割全生汤
组成:人参一两,当归二两,荆芥三钱。主治身痒,须暂用锥刺刀割稍缓的重证。
痒之一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高士宗注“心”为“火”,可见,因火热致痒者,多伴疼痛;《金匮要略》有“痒为泄风”之论,认为痒是风邪外泄表现。宋以后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认识,多从风论治痒证,以养血祛风为代表如当归饮子等。迨王清任《医林改错》治痘六方之一的助阳止痒汤(黄芪1两,桃仁2钱,红花2钱,赤芍1钱,山甲1钱,炒皂刺1钱),立益气化瘀通络止痒一法;今人夏少农在治疗顽固性老年瘙痒症时,除养血祛风外,又运用重镇法(灵磁石,代赭石、紫贝齿,左牡蛎,名“四重汤”),多获良效。本方重在养血益气,辅以疏风,药简量明,是为虚证。
元德膏
组成:人参二两,当归二两,麦冬二两,五味子五钱。主治闻雷即昏晕不省人事。
闻雷则晕厥,多属气怯。怯即弱小,多属神气不足,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本方以生脉饮加当归以补益心之气血,心气足,则神正而不畏。
三妙散
组成:夏枯草五钱,金银花五钱,蒲公英五钱,水酒各半煎服。主治结核瘰疬遍布脖项。
瘰疬,多以痰火论治,程钟龄消瘰丸(玄参、贝母、牡蛎)可谓名方。本方以清热散结为主,方虽平易,与消瘰丸各有侧重,是方则可多见红肿热痛,局部焮炽等,消瘰丸则多见局部结核硬肿,红肿不甚。
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姜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之功效。主治肝郁化火,潮热颧红,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经行乳胀,崩漏,带下。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暖肝煎】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姜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当归6g,枸杞子9g,茯苓6g,小茴香6g,肉桂6g,乌药6g,沉香(木香亦可)3g,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理气剂,具有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本方证因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若肝肾不足,则寒易客之,使肝脉失和,气机不畅,故见睾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气痛诸症。治宜补肝肾,散寒凝,行气滞。方中肉桂辛甘大热,温肾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二药合用,温肾暖肝散寒,共为君药。当归辛甘性温,养血补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肝益肾,二药均补肝肾不足之本;乌药、沉香辛温散寒,行气止痛,以去阴寒冷痛之标,同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生姜辛温,散寒和胃,皆为佐药。综观全方,以温补肝肾治其本,行气逐寒治其标,使下元虚寒得温,寒凝气滞得散,则睾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气痛诸症可愈。
游医之祖方-黄鹤丹与青囊丸
两个病人都有心烦,胁下胀痛感,一个用通肠六药加香附、乌药,一个用小柴胡汤加香附、黄连。
老师说同样的胀满、烦躁、头晕,上一个病人是小肠经不通,下一个病人是肝胆经不通。
我们就问老师,为何前一个病人用香附、乌药,后一个病人用香附、黄连?老师说,你看他指甲,凭指甲可以定药。指甲的色泽可以反映身体的寒热。指甲色泽偏乌紫的是肝经上有寒,这时用香附、乌药。指甲色泽偏暗红的,是肝经上有郁热,用香附、黄连。一个是暖肝理气散寒,一个是行气解郁泄热。
我们恍然大悟,老师说,单用这两组配伍药,就能治不少病了。你们可以去看《串雅》,开篇第一卷就有提到,以前游方医飞霞子行医天下,外治百病,男用黄鹤丹,女用青囊丸,此二药乃游医之祖方也。
原来《串雅》刚开始两个方,一个就是黄鹤丹,即香附加黄连制成药丸。另一个则是青囊丸,即香附、乌药制成药丸。
这两个方子,说包治百病,确实说过了,但它们能够治疗不少疾病那是真的。我们看这两个方,男用黄鹤丹,即香附、黄连,当然这不局限于男的,男代表阳,阳气有余便化为火,所以气郁化火,单用香附、黄连两味药就搞定了。这两味药就相当于丹栀逍遥散的思路。
而女用青囊丸,即香附、乌药两味药。我们想到,女的不仅代表女,还代表阴,身体阴寒偏重就要用暖肝肾散寒的药,香附、乌药就有这功效,这两味药,不正相当于暖肝煎的思路吗?
这样肝经郁火能够得到清理,肝经寒凝能够得到温散,周身气机又能得到香附来理顺,那凭这两个方,古代游医走天下,真不是虚吹的。
《串雅》上称赞到,单这两个方用之得宜,其效如神。
老师不单教我们两个方,而且教我们怎么凭指甲来定方,怎么看到这两个方背后代表的法。明白过后就可以用方药,而不执著于方药。
老师又让我们回去好好再研究一下香附。香附这味药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叫的。我们当今时代,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夹杂着郁闷,所以香附这味药用量也相当大。有是病,用是药。看老师手头常用的那些药,我们都能揣摩到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生活在哪一种非正常状态下。
二辛煎
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散火清热,祛风止痛之功效。
二辛煎:治阳明胃火,牙根口舌肿疼不可当,先用此汤漱之,漱后敷以二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以治其本。
北细辛(三钱)、生石膏(一两)
上二味,用水二碗,煎一碗,乘热频漱之。
三香散,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牙根肿痛。
三香散:治牙根肿痛。
丁香 、川椒(取红,等分)、 冰片(少许)
上为末,敷痛处。如无川椒,以荜茇代之亦可。
附方:
名称:三香散
组成:沉香、木香、蔻仁、苏叶、藿香
主治:食呃。饮食填塞胸中,或食物太甚,咽而不下,发为呃逆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参考文献
超实用的《串雅》九首单验方赏析,一起讨论,卢医 2022年02月16日
青囊丸 - 《串雅内外编》 - 中医世家
[赞][赞][赞][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