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
痒,是皮肤或黏膜受刺激意欲抓挠的一种感觉。•痒之所作,原因繁杂,但主要因于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阴血亏虚,生燥化风,肤失濡养而成。•痒之作有虚有实,故补虚泻实也为治痒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则宜结合痒之病因、病位、病性,据证立法,随证治之。
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搔抓后引起抓痕,血痂,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等皮肤损害的常见皮肤病。内因多由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白血病,淋巴肉瘤,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甲状腺疾病,饮食过敏,酒精过敏,寄生虫和真菌感染。外因多由:季节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皮肤干燥等因素。
中医常见辨证分型有血虚风燥、血热风燥、风湿热型、风寒湿型。皮肤瘙痒表现为皮肤瘙痒,瘙痒处有抓痕,搔抓后引起表皮剥蚀、结皮,可伴有烧灼感、蚁行感等。引起痒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热邪,一个是风邪。现在夏天的空气又湿又热,而且暑气开始盛行。老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邪在我们身体里面乱窜,窜到哪里,哪里就痒。风为阳邪,需要靠血来制约。就像我们常说的血行则风停,血液充足正常地运行起来,风邪自然就消失了。
多由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所致。或因血虚肝旺,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多因风邪所致,诸痒皆属于风,属于虚。血虚生风,风盛则痒。治则为清热除湿,凉血祛风,养血平肝,润燥止痒。
1.血虚风燥:多见于老年人或病久体虚的人,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皮肤瘙痒、干皱起皮、抓之起白屑,甚至有苔藓样病变,病程长,当情绪波动时症状可以加剧。治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
血虚肝旺:病程缠绵,痒无定处,如夜尤甚,皮肤干燥脱屑,抓痕显见,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弦数。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5g,生首乌20g,生地15g,荆芥10g,防风10g,刺蒺藜15g,生黄芪30g,僵蚕15g,乌蛇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血热风燥:患者素体内热,血热内热,日久会生风化燥,当有外邪引动或内火引动时,外发于皮肤,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脱屑。治宜凉血润燥,疏风止痒。
风热血热:灼痒剧烈,抓破后溢血,遇热痒甚,得冷减轻,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荆芥10g,防风10g,蝉衣12g,苦参15g,胡麻仁15g,知母12g,石膏30g,当归10g,白芍12g,牛蒡子12g,木通12g,生地15g,甘草6g,刺蒺藜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风湿热型:内以湿热为主,当感受外邪时,湿热之邪溢于肌肤,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养,风盛则痒,可出现粟粒状疹、瘙痒,搔抓后局部有渗出。治宜疏风散热,清化湿热。
湿热蕴结:瘙痒难忍,坐卧不安,抓破后渗液,口苦口臭,大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黄芩12g,栀子12g,龙胆15g,茵陈15g,泽泻12g,车前子15g,白藓皮15g,苦参15g,乌蛇15g,地肤子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4.风寒湿型:内以寒湿为主,平素怕冷,当遇冷时皮肤瘙痒加重,不能控制,甚至起鸡皮疙瘩,大多是由于出汗受风或受冷所致。治宜散寒温中,祛风止痒。
风寒外袭:多发于冬季,常于胫前部位,皮肤干燥,有细薄鳞屑,遇冷风加重,恶风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桂枝10g,麻黄8g,荆芥10g,防风10g,杏仁15g,生姜10g,大枣15g,白芍15g,甘草6g,乌蛇15。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外洗方:
苍耳草30g,艾叶30g,白藓皮50g,苦参30g,花椒30g,蜂房20g,蛇床子30g,红花20g,黄精30g,荆芥20g,鸡血藤30g。水煎取浓汁泡洗。
痒痒树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血热皮肤瘙痒: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皮肤瘙痒,搔破呈条状血痕,夏重冬轻,或遇热尤甚,得寒则解。伴有口干心烦,舌绛或舌尖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或滑数。
血虚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人,秋冬尤剧,春夏转轻。证见皮肤干燥,遍布抓痕,经常搔抓处可呈苔藓样改变,皮肤脱屑如糠秕状,或遍布血痂。伴有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等症,舌淡苔净,脉象弦细。
风湿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搔抓后起水疱、丘疹、流水,或皮肤湿烂,多见于青壮年,夏秋季节为甚,舌苔白腻或薄黄腻,脉象滑数。
风盛皮肤瘙痒:多发于春季,周身皮肤瘙痒,痒无定处,日久不愈,皮肤可变肥厚呈苔藓化,状如牛领之皮。舌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风寒皮肤瘙痒:多发于冬季,皮肤瘙痒常在头面、前胸、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遇寒则甚,逢暖或汗出则减。舌淡苔白,脉象浮缓或浮紧。
鉴别分析
血虚皮肤瘙痒与风寒皮肤瘙痒:二者均属阴证。血虚皮肤瘙痒,多发于老年人,由于气血两虚,血不养肤,血虚风燥,故皮肤干燥脱屑,如糠秕枇。搔之不断,则遍布血痂抓痕。经年累月,皮肤呈苔藓样改变。血虚皮肤瘙痒,以血虚为本,内风使然,补其气血自能使内风摒除,瘙痒得解,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选养血润肤饮。风寒皮肤瘙痒多因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抗御外寒,再加之外受风寒之邪,故多见于冬季,发于头面、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逢暖或汗出,则风寒暂去,故瘙痒缓解。风寒皮肤瘙痒,以外因为主,故多见于暴露部分,治宜驱风散寒,方选桂枝麻黄各半汤。
血热皮肤瘙痒与风盛皮肤瘙痒:二者均为阳证。但血热皮肤瘙痒多因心绪烦躁,或过食辛香炙煿之物,导致血热风生,故作瘙痒。青壮年血气方盛者多患之,搔破则血痕累累。夏季阳气正旺,外热与内热相合,则瘙痒更甚,得寒则解。故本证关键在于血热,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选止痒熄风汤。风盛皮肤瘙痒,因肌肤腠理不密,外受风邪,郁久化热,浸淫皮肤而作痒。春季风木当令,故多易发。其特点为痒无定处,搔抓不止,皮肤肥厚苔藓化,或状如牛领之皮。治宜搜风清热,败毒止痒,方选乌蛇驱风汤。总之,二者均为阳证,前者多由血热,系内因为主;后者多由风邪,乃外因使然。
风湿皮肤瘙痒:多因恣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煿,使体内蕴湿,复感风邪,则风湿相搏为患。风盛则痒,故搔抓不止;湿盛则起水疱、丘疹,流水或糜烂。治宜散风除湿止痒,方选全虫方。
此外,湿热黄疸等疾均可周身作痒。凡皮肤瘙痒之症,均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浴。瘙痒时,可外擦苦参酒、三石水;皮肤干燥发痒者,可外用润肤膏等。
全虫方由全虫、皂刺、猪牙皂、刺蒺藜、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等多味药材组成,旨在息风止痒、除湿解毒。慢性顽固性瘙痒病症,常常让患者痛苦不堪,难以忍受。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症状,中医经典名方全虫方应运而生。
中医中药治疗效果也很显著,内服除湿丸、秦艽丸、泻肝安神丸等中成药,可起到除湿止痒、养血疏风的功效。还可采用苦参、川楝子、甘草各100克,煎汤外洗患处;或用苍耳子根、叶切碎煎浓汤,熏洗患处,也都有较好的作用。
长期患有皮肤瘙痒的老人可用蝉蜕5克,加水250毫升,水煎30分钟左右取汁饮用。或将其研末,每次取3克,每日 3次冲水服。(中医主治医师 罗旭)
头皮部 头皮部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分泌,易引起真菌感染,可选有去脂、抗真蔷作用的药物;如希尔生洗液、采乐洗蔽,每3天用药洗1次头即可。
面部 面部皮肤毛细血管丰富,皮肤稚嫩。宜选用具有抗过敏、消疹,收敛、保护皮肤作用的药物。如3%硼酸溶液湿敷,持续1小时,每天使用1次。不宜用扩张毛细血管、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皮质激素类药物。
身体的阳面 四肢伸侧、手背、足背、颈部后侧、背部等部位的表皮角质层较厚,对刺激物比较耐受。可选具有神经麻痹止痒、抗过敏、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如皮炎平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等,每日3-4次。
身体阴面 四肢屈侧、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等部位表皮角质层较薄。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含有乙醇的药物。宜选用对皮肤有保护、凉爽、止痒作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每日3-4次。
隐蔽部位 腋下、脐周、腹股沟、肛门、外阴部等隐蔽部位酌皮肤分泌物较多,经常处于湿润状态,易受各种真菌感染,例如白色念珠菌、小孢子菌、毛癣菌,表皮癣菌等。可选用咪唑类抗真菌药,如复方咪康唑霜、皮康王霜、宝龙康霜、派瑞松霜,超抗真菌感染、抗敏止痒作用,每日3-4次。
足庭、足趾间 足部汗液分泌旺盛,好发真菌感染,可选用孚其药水配合咪唑类药物治疗,加强抗菌止痒作用,每日3-4次。
痒之因
《黄帝内经》认为,痒的形成多与“火”、“虚”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火热通于心,后世有医家甚而对此文进行更改,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谓“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素问直解》谓“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等)。又如《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之中人也……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为痹。”
《伤寒论》论痒,主要归因于无汗,如“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23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196条),“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辨脉法第一);其他还有言:“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并认为此痒“以气强而郁,风邪外泄于皮肤也”(平脉法第二)。
《诸病源候论》载有“风瘙痒”证,认为:“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丹溪心法》认为:“诸痒为虚,血不荣于肌腠,所以痒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痒则有独到见解,谓:“人近火气者,热微则痒,热甚则痛,附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美也。炙之以火,渍之以汤,而痒转甚者,热之所使也。因而痒去者,热令皮肤缓纵,腠理疏通,阳气得泄,热散而去故也。夏热肤痒,而以冷水沃之不去者,寒能收敛,腠理闭密,阳气郁结,不能散越,怫热内作故也。”
《伤寒大白》总结曰:“内伤身痒,有实有虚;外感身痒,悉是表汗未出。故太阳症有身痒之条,阳明病有身如虫行,皆是表邪无从而出,故身痒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夫表有风寒,则身痛;表有风热,则身痒。总之,阳邪怫郁于肌表不得汗出,则皮肤作痒。”
关于麻痘作痒,《经验麻科》认为:“有血热发者,有毒盛发者,有感风发者……热毒壅于皮肤,气为郁遏,血被煎熬。气非不足也,锢之则焰;血非自热也,灼之则迫。游行皮肉,痒之所以作也。”《医宗金鉴》云:“痘方出而身痒者,此邪气欲出,腠理严密,其火游溢往来,故不时作痒。”
关于外科诸疾作痒,《疡科纲要》云:“外疡发痒,其最普通者,皮肤病为独多,如疥癣、游风、湿注、黄水疮、血风疮等。其最著者,而溯其原因,则不外乎风燥与湿热二者而已。风性善行,袭入肌肤,则走窜四注,故恒遍体痒搔,淫淫然如虫虱之游行于肌表。唯风胜则燥,虽搔破血溢,而随破随收……湿生热,蕴热生虫,其痒尤烈,而浸淫四窜,黄水频流,最易蚀腐,且多传染,此湿淫为病。凡游风、疮、黄水脓窠诸疮,且痒且腐,愈腐而愈痒。此痒之属于湿热者,又其一也。”
《外科证治全书》则曰:“痒虽属风,亦各有因。风初起作痒者,风热相搏,搔甚即痛是也;溃后作痒者,脓沤冒风,突起颗瘩是也;将敛作痒者,因初时肌肉结滞,气血不通,至此气血渐和助养新肉,痒若虫行是也。它如皮肤瘙痒,由血燥而风生,疥癣延绵,属风淫而虫蚀。证有不同,治有微别,勿视为一类也。”《医宗金鉴》有“痈疽辨痒歌”云:“初起作痒因风热,溃后脓沤或冒风,将敛作痒生新肉,痒若虫行气血充。”另有描述“血风疮”的歌诀云:“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疡医大全》亦谓:“凡伤损之证,遍身作痒,或搔破如疮疥,此血不营于肌腠,当作血虚治之。”
关于目痒,《圣济总录》指出:“肝经虚而风邪乘之,则目痒;心热盛而血行涌溢,则目赤。”《银海精微》对“患眼遇风痒极者”,认为“此因肝虚,合畜风热,胆经风毒上充入眼,遂遇风受痒。”《医宗金鉴》有“眼痒歌”云:“眼痒皆因肝胆风,痒生眦睑黑白睛。”《目经大成》则曰:“由来痒病果何为,为火为风为血亏……有风邪之痒;有火邪之痒;有邪退火拨搔息,气血得行,脉络通畅而痒;有抱病之目,久不治而痒,痒一番则病重一番。总之治后而痒,病必去速。”
关于头痒,《外科正宗》言:“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医宗金鉴》则云:“此证……俗名鬼剃头,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袭人,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
关于咽痒,《医碥》言:“火刑金而肺叶干皱则痒,痒则咳,此不必有痰,故名干咳。”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干祖望曾说,“凡一切慢性咽炎,主症就是咽部干燥。其所以干燥,由于液不养咽,津不濡喉,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痒则酿成本病”。
关于阴痒,《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妇人阴痒者,必有阴虫。微则痒,甚则痛,或为脓水淋沥,多由湿热所化。”《胎产秘书》云:“阴门发痒者,乃产后脾胃不调,气血不和,宗气下陷,湿热下逼,阴中因而生虫。其痒者,乃虫食阴户也。”《疡医大全》认为:“妇人阴户作痒,乃肝脾风湿流注,亦有肝火郁结而成。”
关于肛门作痒,《诸病源候论》载有“谷道痒”证,认为“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
由上述可知,痒之所作,原因繁杂,但主要因于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阴血亏虚,生燥化风,肤失濡养而成。
痒之辨
作为一个症状,痒有程度的差异,也有部位的不同。如全身性痒可见周身皆痒,往往可由一处移到另一处;局限性痒则可见目痒、耳痒、咽痒、阴痒、疮痒等。
痒所涉及的原发病非常广泛,几乎遍布于临床各科,现今分为皮肤性瘙痒、系统性瘙痒、神经性瘙痒、精神性或心理性瘙痒、混合性瘙痒、起源不明性瘙痒六种类型。但以皮肤疾病最为常见,其中又以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及血管炎和脂膜炎、皮肤附属器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等尤多见。
若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可诊为瘙痒症。痒还是许多疾病的先兆,尤其是内源性痒,具有重要的预报价值。杨力的《中医疾病预测学》“痒预兆”一节有详细论述。如肝阳化风患者,头皮出现瘙痒,常是中风先兆症之一;血虚肝郁者也常有瘙痒,可见于某些郁证患者,或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妇女;一些胆汁性肝硬化、消渴患者,皮肤瘙痒常为其先兆症之一。有资料显示,许多恶性肿瘤都有早期皮肤瘙痒现象,胃肠道癌及生殖系统癌尤为显著;全身性瘙痒对白血病、乳腺癌及消化道癌、生殖系肿瘤的预报价值最高;肛门及生殖器等局部皮肤瘙痒则以预报直肠癌及生殖器恶性肿瘤为主。此外,瘙痒与恶性肿瘤之间,还存在着癌肿一经切除瘙痒即消失,癌肿复发则瘙痒又出现的规律。
关于痒证之辨,《灵枢·终始》有“病痛者阴也”“痒者阳也”之说。《难经·四十八难》则谓:“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具体而言,辨痒当分清虚实内外上下。以虚实分,虚者多因阴虚血燥,失于濡润;实者则可因于风、寒、火、湿、燥,或虫,或瘀等,但尤与风关系密切,甚而有“无风不作痒”之言,且常相兼为病,如风燥、湿热、燥热等。以内外分,外者每关乎六淫;内者则多涉及内环境,如湿热、郁火、阴血亏虚等。但也有不少属内外合因者,许多过敏性疾病即是。以上下分,痒发于上者多因风热或风燥,发于下者则多因湿热、虫毒等。其形成机理则与疼痛颇为相似,即实者因于不通,虚者因于不荣。至于痈疽溃后,肿痛渐消,而觉皮肉间微微作痒,此为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
痒之治
痒之作有虚有实,故补虚泻实也为治痒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则宜结合痒之病因、病位、病性,据证立法,随证治之。
1、因风而痒者,治宜祛风止痒,常用杭菊花、防风、荆芥、苍耳子等。其中偏于寒者,加麻黄、桂枝、羌活、白芷、细辛、辛夷、威灵仙等;偏于热者,加丹皮、牛蒡子、浮萍、连翘、薄荷、绿豆衣、蝉蜕等。
2、因湿而痒者,治宜除湿止痒,常用藿香、佩兰、薏苡仁、苍术、地肤子等。湿热相兼者选用苦参、滑石、茵陈、白鲜皮、萹蓄、金钱草、豨莶草、土茯苓等;寒湿相兼者选用萆薢、路路通、海桐皮等。
3、因火(热)而痒者,治宜清热泻火止痒,常用石膏、知母、寒水石、玄参、黄芩、黄连、龙胆草、连翘等。热盛化毒者,可加山栀、野菊花、蒲公英、银花、地丁等。
4、因燥而痒者,治宜润燥止痒,常用何首乌、天冬、麦冬、山药、沙苑子、枸杞子、干地黄、合欢皮、白芍、地骨皮、夜交藤等。
5、因虫而痒者,治宜杀虫止痒,内服者常用使君子、槟榔、雷丸、榧子、南瓜子等,外用者可选用蛇床子、雄黄、川槿皮、轻粉、枯矾、硫黄、芦荟等。
6、因瘀而痒者,治宜化瘀止痒。瘀而兼热者,可用生地、蒲黄、丹皮、桃仁、大蓟、茜草、地榆、丹参、赤芍、郁金、益母草;瘀而兼寒者,可用三七、当归、乳香、泽兰、川芎、皂刺、王不留行、刘寄奴、苏木、血竭等。
7、因虚而痒者,阴虚者可用石斛、天冬、麦冬、沙参、鸡子黄、干地黄等;阳虚者可用紫石英、附子、肉桂、补骨脂、山萸肉、沉香、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气虚者可用黄芪、人参、山药、白术、冬虫夏草等;血虚者可用熟地黄、阿胶、桑椹、何首乌等。
《外科正宗》中有一治疗风疹、湿疹瘙痒的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功能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体现了“止痒必先疏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思想,且虚实兼顾、内外并治,因而为医者所喜用。
皮肤瘙痒主要是心、脾、肺三脏的失调引起的。
一是心火过旺。《黄帝内经》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是心阳不足的寒湿偏重,二是心火过旺的火克金,两种失调都会造成皮肤瘙痒。
二是脾湿过重。《黄帝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同造成瘙痒的病邪上讲主要是湿气湿邪过重引起的,因此祛湿止痒的主脏就是脾脏。
三是肺气不宣。《黄帝内经》讲“肺主皮毛”,由此可知,皮肤的病变表现的背后都是肺失调的外化表现。
四是阴阳失调。如情绪起伏,寒热错杂,内火外风等因素造成皮肤的变态反应出现的痒如荨麻疹,风疹块等骨。
五是三焦不通。三焦的功能主要是通调水道,通行诸气,由此可知皮肤瘙痒就发生了和末梢循环,末梢循环差了,皮肤瘙痒就发生了。
六是诱发因素。如过敏原,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过食辛辣或寒凉食物的饮食刺激,以及长期熬夜的火大伤音等因素,都会诱发皮肤瘙痒的发生。
《诸病源候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瘙痒症属中医“风瘙痒”范畴,病机多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研究表明,当归饮子加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及睡眠状况,而且能够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肾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及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针对瘙痒疾病的方子——苦参汤,苦参别名苦骨、牛人参等,味苦而性寒,归心肝脾肾以及大肠经,苦参的苦甚至胜过黄连,但是疗效却是非常好,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同时兼通利小便,主治便血、小便不利、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等。苦参的苦燥湿而寒胜热,对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尤其有效,并且苦参的苦能降,能把堵在肠道内的湿热浊物赶出体外,加之苦能入心,应用苦参可助心经热邪排出,
最重要的一点苦参虽不如人参能补气,但是清补效果却尤为显著。将苦参水煎后趁热喝上一两口,此处注意苦参大寒大苦不宜多喝,之后再利用药液的热气熏蒸皮肤瘙痒部位,待药液温热之时再用来外洗患处。脾胃不好且体内湿热明显的人就不建议喝苦参汤,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入艾叶,因为艾叶阳气足且性偏温,与苦参同熬可制约苦参的大寒之气,加上艾叶本身也有止痒的效果。
1、肛周瘙痒:苦参+黄柏+蛇床子+龙胆草+地肤子
2、足藓:主方为苦参+土槿皮+土茯苓+蛇床子,有瘙痒症状则需加白鲜皮,红肿加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糜烂加黄柏
3、阴道炎: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
4、阴囊湿疹:苦参+蛇床子+车前子+地肤子+蝉蜕+当归+防风+荆芥
当归饮子
要说起当归饮子,当真了不得,这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方子。当归饮子最初记载于宋代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济生方》可以说是明清之前最全的中医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433个方子,有很多方子一直沿用至今,就算现在仍然被视为经典,比如归脾汤、橘皮竹茹汤、五积散、加味肾气丸、香苏散、实脾散、十神汤以及我们今天介绍当归饮子。
后来,《济生方》被永乐皇帝朱棣收录于《永乐大典》,清朝乾隆年间又被收录于《医宗金鉴》,这个《医宗金鉴》是清朝官方编写的医学典籍,专门给当时的执业医师研读学习的中医教科书,里面有理有方有口诀,很多人都是通过《医宗金鉴》这部巨著开启了通往中医道路的大门。
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方由四物汤合荆芥、防风、黄芪、白蒺藜、何首乌组成。适合于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疖,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
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生地黄(洗) 、白蒺藜(炒,去尖)、防风(去芦)、荆芥穗,以上各一两(各9g) ; 何首乌、黄芪(去芦,各6g)甘草(炙,3g) 上㕮咀,每服12g,用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推荐剂量)“四物三色荆防草,养血祛风皮肤好”
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
白蒺藜10克,黄芪30克,制何首乌10克,
荆芥15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
当归饮子地川芎,甘芍蒺藜首芥风;妙在黄芪偏走表,血虚疹痒隐消中。《严氏济生方》: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
当归饮子和消风散均有祛风走表之荆芥、防风及养血扶正之当归、生地、甘草,皆有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但消风散中又伍石膏、知母及苦参、苍术、木通等,清热祛湿之功著,宜于湿热较重者;而当归饮子配以白芍、首乌及黄芪之属,重在养血益气而祛风,故宜于风疹瘙痒日久,气血不足者。
最经典的补血名方——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什么皮肤会干燥,就是因为血虚了,皮肤缺少了阴血的滋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形容一个“美人”,会说这人长得真“水灵”,说明这人皮肤细腻、白嫩、吹弹可破,这种“水灵”的状态就是气血充盈,皮肤得到了血液的充分滋养所呈现出来的。
这里唯一跟四物汤原方不同的是将熟地黄改成了生地黄,因为熟地是温的,专门滋阴补血,而生地稍微凉一点,养血生津的同时,更着重于清热、凉血、润燥,而整个方子的思路是治疗皮肤干燥的,所以这里改用生地再合适不过了。
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何首乌滋补肝肾,益精血;防风、荆芥穗疏风止痒;白蒺藜平肝疏风止痒;黄芪益气实卫固表;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全方配伍严谨,益气固表而不留邪,疏散风邪而不伤正,有补有散,标本兼顾。本方养血之功胜于祛风,常用于阴血亏虚兼有风邪的各种慢性皮肤病。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不宜食用辛辣,鱼腥,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制何首乌不宜过大用量,长期应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1.孕妇: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
2.月经过多者:当归饮子具有补血作用,月经过多者服用可能加重出血。
3.脾胃虚弱者:当归饮子性温,脾胃虚弱者服用可能加重消化不良。
对于当归饮子的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当归饮子是理血润燥、祛风止痒的经典名方。其方剂结构整体稳定,不仅对于顽固难治的皮肤疾病疗效显著,在治疗其它疾病时也能灵活加减应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辨治思维。
救割全生汤
组成:人参一两,当归二两,荆芥三钱。主治身痒,须暂用锥刺刀割稍缓的重证。
痒之一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高士宗注“心”为“火”,可见,因火热致痒者,多伴疼痛;《金匮要略》有“痒为泄风”之论,认为痒是风邪外泄表现。宋以后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认识,多从风论治痒证,以养血祛风为代表如当归饮子等。迨王清任《医林改错》治痘六方之一的助阳止痒汤(黄芪1两,桃仁2钱,红花2钱,赤芍1钱,山甲1钱,炒皂刺1钱),立益气化瘀通络止痒一法;今人夏少农在治疗顽固性老年瘙痒症时,除养血祛风外,又运用重镇法(灵磁石,代赭石、紫贝齿,左牡蛎,名“四重汤”),多获良效。本方重在养血益气,辅以疏风,药简量明,是为虚证。
消风散
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g,甘草、木通各3g。
《外科正宗》本方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
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外科正宗》卷4:“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参考文献
皮肤瘙痒——中医保健养生,健康营养师99,2023-09-28
黄鹤丹,青囊丸,交感丹,钉胎丸,2024-12-01 ·豫宛弘
中医对于瘙痒的认识,我是中医传人,2024-04-05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
(中医杂谈)诠解当归饮子,蓝月,2024年10月01日
皮肤瘙痒中医辨证治疗,医之艾灸 2021年02月07日
论中医之痒, 2022年10月14日,中国医药报4版,作者: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皮肤瘙痒,中医认为有4个病因,张仲景开一奇方,仅仅一味药,2021-06-22奇妙的本草
胡希恕:桂枝麻黄各半汤与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四君中医
皮肤瘙痒症中医辩证论治 学中医书馆 2019-01-03
瘙痒症中医辨治特点,我是中医传人,2024-03-14
[转载]皮肤瘙痒中医,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7-01-30
中医止痒第一方,横扫皮肤瘙痒、湿疹、皮炎、荨麻疹等一切皮肤病!调皮有道李志忠
[作揖][作揖][作揖][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