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维城(1912年~1995年1月1日),满族,辽宁义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张学良机要秘书,后赴苏鲁战区,任秘书主任、处长。1942年参与组织东北军第111师部分官兵起义后,先后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山东行政委员会委员。1943年任滨海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铁路局局长。
1947年2月起任西满护路军司令员,中长铁道滨州线军事代表兼西满铁路局副局长,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铁路运输司令员兼铁道兵团前进指挥所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运输司令员兼衡阳铁路局局长。1951年11月任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1954年6月任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司令员,同年11月任铁道兵第二副司令员。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部长。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55年,郭维城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年1月1日在北京逝世。
辽沈战役的铁道保障
郭维城
在辽沈战役紧张战斗的日日夜夜里,在前线我军中有一支新型的铁道部队活跃在铁道线上。铁道部队指战员在铁路员工配合下,冒着炮火硝烟,战胜敌机轰炸袭扰和重重困难,抢修被破坏的铁路,向前线抢运野战部队和作战物资,为保障我军胜利作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辽沈战役,是解放全东北的最后战役。这样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部队调动转移,重型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的运送,只靠人力背抬,马车汽车拉运,是不能满足的,因此,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我原任西满护路军司令员,1948年7月1日,奉命离开西满铁路,调到东北军区工作,不久,被任命为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当即离开哈尔滨奔赴辽西前线。从此,我们便同野战军后勤部一起在西阜新一带活动,展开组织抢修铁路和战役军事运输工作。
(一)
1948年3月,我东北人民解放军胜利结束冬季攻势,东北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在连遭我军打击后,被迫龟缩于沈阳、长春、锦州等3个孤立地区。随着东北解放区的不断扩大,许多铁路线回到了人民手中。由于有些铁路被破坏,在当时要想开动火车大批运送部队和军需物资,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日本投降后,东北铁路陷入瘫痪状态,有3700多公里线路被拆毁,有1030多处桥梁、涵洞遭破坏,一些站舍、通信、信号、给水等设备遭受严重损坏。经大力抢修,至1946年6月,东北解放区可通车的铁路已有4690多公里。为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统一指挥,东北局于当年7月决定成立东北铁路总局,由陈云同志兼任党委书记和总局长。此后,我军每解放一座城镇,都立即派出干部去接管铁路,并成立人民铁路管理机构,着手修复铁路和恢复运营。但却不时地遭到土匪、特务、国民党“地下军”的袭击破坏。特别是新解放地区的铁路,破坏得尤为严重。
1948年2月,东北军区决定,以东满、西满护路军所属各两个团编成铁道1团和铁道2团,配合铁路员工抢修铁路,并担负武装护路任务。但抢修铁路的进程,仍远不能满足前线作战物资运输的需要。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迅猛发展,使得修复铁路的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为适应我军大规模作战,迫切需要一支身背武器和手拿工具的铁道保障部队,抢修铁路,完成战地运输任务。
1948年7月5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局决定以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为基础,吸收铁路员工为技术骨干,并补充部分地方部队,整编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当时又名铁路修复工程局),受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和东北交通委员会双重领导。任命黄逸峰为局长,李寿轩为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何伟为第二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当时东北铁路总局的总局长兼政治委员是吕正操同志。
铁道纵队是根据我党的建军思想和苏联铁道兵的建军经验在战场上创建起来的一支崭新的铁道工程技术部队。有线路、桥梁、给水、通信、运输等专长技术干部和专业技术工人。铁道纵队辖4个支队,共18000余人铁道纵队的诞生,正是东北野战军准备发起辽沈战役的前夕。当时通往前线的各条铁路均遭破坏。为配合野战军胜利作战,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命令铁道纵队,一面进行整编,一面分4路前进抢修通往锦州、沈阳、长春3个方向的铁路。
锦州是东北与华北联结的战略要地,中央的战略意图是,解放全东北必先拿下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根据整个战役对运输的需要,铁道纵队1支队在辽西沿新(立屯)义(县)线,经西阜新向义县、锦州方向前进抢修,配合野战军攻打义县、锦州。这段铁路断续被破坏34公里,许多地区枕木被拆掉烧毁,残存的钢轨翻倒在路基两侧,有13座桥梁惨遭破坏需要修复。部队经过紧张准备之后,于9月1日开始前进抢修。敌军盘踞在义县城里,由于抢修铁路接近前线,敌人不断窜出骚扰,不时派飞机到抢修现场轰炸扫射。抢修部队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鼓舞下,英勇顽强地战胜了敌机威胁,克服材料、机具缺乏等多种困难,日夜前进抢修。
10月1日,即解放义县的同一天,修通了西阜新至清河门段,火车通到义县北的清河门车站。抢修部队乘胜继续向锦州方向前进抢修,我军攻克义县,打掉了锦州守敌的锦北屏障,使得敌军更加惶恐,他们派出飞机向我连接大后方的新立屯、彰武、郑家屯(双辽)等车站和附近铁路沿线进行狂轰滥炸,妄图切断我军后方补给线。郑家屯是平齐、大郑铁路的交汇处,是前线铁路的重要枢纽。从1947年5月郑家屯第2次回到人民手里之后,敌人就把它视为眼中钉,经常派飞机轰炸。那里的工人说:敌机扔在郑家屯车站的炸弹,立着摆也能摆一层。
1948年10月1日这一天,郑家屯地区被敌机炸成一片火海,车站站房被炸毁,电务段、机务段也遭到严重破坏。敌机还没飞走,同志们就投入抢救被炸的站房、仓库。敌机刚飞走,战士们和铁路员工及其家属们,男女老少一齐上阵,迅速扑灭大火,抢修通了被炸毁的线路、桥梁。当天,敌机还炸毁了彰武的柳河大桥,运输陷于中断。铁道纵队和铁路职工奋力抢修,第2天就架起临时便桥通过两个军列。3日夜,又通过4个军列。铁道兵和铁路员工们以自己的机智果敢,把满载坦克、大炮、军用物资和大部队的列车送上“围锦打援”的前线工。
10月15日解放锦州,更加鼓舞了铁道兵指战员的战斗士气抢修速度随之加快,到19日,铁路运输就可经大郑、新义等线直达锦州了。
10月23日,我军阻击敌“西进兵团”,再次解放彰武、新立屯。铁道纵队第1支队派出第1桥梁大队和22线路大队北上彰武,迅速抢修被敌炸毁的柳河、绕阳河两座桥梁及40多公里线路。再次开通了大郑、新义线,火车开向沈阳外围前线。
在北部,为了支援野战军围歼长春守敌,铁道纵队第2、第3支队从东和北两个方向,向长春抢修铁路。
铁道纵队第2支队于9月初从吉林西进,向长春方向前进抢修。10月初,即把火车开到长春近郊。火车汽笛高叫,长春市区可闻,使得守敌神经更加紧张。这里的抢修任务完成后,一部分部队旋即挥师南下辽西,抢修通向沈阳的铁路。桥梁大队日夜突击抢修松花江大桥。该桥全长440多米,9孔下承横梁被炸落3孔,部分炸毁2孔,经过两个月的抢修,胜利竣工通车。为了把北满解放区的火车开过松花江去,支援我军解放长春、沈阳,铁道纵队3支队集中力量抢修哈长线上的重点工程一一陶赖昭松花江大桥。该桥全长987米,被炸落饭梁6孔,横梁3孔,桥墩被炸倒3座,崩断4座。抢修中,除将其中全部落水的一孔横梁,增修桥墩改架两孔30米的饭梁外,其余按原样复旧。
1948年8月1日开始抢修。当时部队刚组建,技术水平低,缺乏修桥经验,指战员边干边学,战胜无数困难,于10月23日修复竣工。24日举行陶赖昭松花江大桥竣工通车典礼,陈云同志亲临大会讲话他说:松花江大桥的修复,是“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
在抢修松花江大桥的紧张日子里,第3支队派出一部分线路部队在松花江两岸修筑码头,铺设便线,组织航运,把抢修所需的材料、工具等运送过松花江,向长春方向南下抢修,超越铺轨。陶赖昭松花江大桥通车后,火车直奔长春。第3支队相继由长春向四平、沈阳方向前进抢修。
战斗在南满的铁道纵队第4支队,为配合野战军主力围歼沈阳守敌,他们一面同铁路员工一起修复梅河口一带的铁路,一面奋战在沈(阳)吉(林)线上,向沈阳方向前进抢修。仅用15天时间,就修复了100多公里地段中遭严重破坏的35公里线路和5座桥梁,伴随我军解放沈阳的凯歌,人民的火车开进了沈阳城。铁道兵部队冒着战火硝烟,前进抢修被破坏的铁路线,保障前线铁路运输,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作战。
(二)
在铁道战线上,同前进抢修一样,抢运部队的任务也是十分紧张。为了就地全歼东北之敌,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主力南下北宁路,攻占锦州。1948年8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紧急命令: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秘密的情况下,把在东线的东丰、大兴镇、西安(辽源)、烟筒山一带的第3纵队、炮兵纵队、第2纵队5师和第6纵队17师,迅速用火车运到西线的新立屯、西阜新等地区,出其不意地出击北宁线;主力南下后,为继续堵截和包围长春守敌,要从后方向吉林、四平运送19个独立团.同时,还要准备几个列车随时供第1纵队机动运输之用。
这是前线军事运输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们立即进行周密的运输准备工作。为了加强这次军运的指挥,东北野战军总部和东北铁路总局联合组成临时军事运输委员会,在梅河口和郑家屯设立运输分委会。军铁双方又在各登车、装卸站和主要中间站派出特派员,统一指挥登车、装卸及车辆调配等工作,使军运铁路调度指挥在高度集中统一又严格保守秘密的情况下,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为了搞好组织指挥,及时处理紧急军运中的问题,我们铁道运输司令部于9月初从哈尔滨进到郑家屯,很快又开到西阜新.我们运输司令部设有运输调度科和总务科,有1个特务排,配1部电台,一共不到100人,日夜工作在列车上,用电台、电话同总部和各站联络。
军运通过的线路,路况不好,有很多地区是刚从敌人手里收复,经过铁道纵队抢修恢复通车的。铁路东线的梅河口至四平区段,西线的四平至郑家屯、郑家电至西阜新一线,都处于敌机袭扰范围之内。特别是郑家屯、彰武、新立屯至西阜新一带,是敌机轰炸的重点地区。每夭从早到晚,敌机频繁进行轰炸扫射,有时1天内就出动70多架次,袭扰部队抢修和铁路运输。有些新修复通车的线路,列车通过能力较低。从梅河口起经四平到新立屯、西阜新区段内,每天只能容纳6个列车往复,而且编组不超过32辆。我们分析了这种情况,并同铁路部门商定,打破平时运输的条条框框限制,采取战时的紧急措施,争取在短期内把大部队运到辽西前线。
准备工作在全线展开。把停留在郑家屯、西阜新间各站的重车740多辆卸完,并将空车排送完毕。为了保证军运联络畅通,把通辽、西阜新间刚修复的通讯线路,从原有的3对增设为4对,并安装了区间电话和直通电话。为改善路况,除铁道纵队抢修重点线路和桥梁外,还动员铁路员工更换腐朽枕木6413根,加固线路6930米。沿线新区铁路员工缺员较多,仅从齐齐哈尔铁路局就抽1200多名干部和工人到西线各站段工作。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李聚奎率后勤前方机关和铁道运输司令部在郑家屯和西阜新等地就近指挥齐齐哈尔铁路局、吉林铁路局以及分局的主要负责干部都亲自到前线指挥运输。
1948年9月6日,东北野战军总部下达命令,大规模军运自10口晚开始这样,准备工作就更加紧张了到9日,已集中车辆1224辆,其中棚车684辆,敞车、平车540辆。9日晚,以梅河口为主,以朝阳镇、四平、吉林、西安为辅的编组站,编好列车。部队登车站的东丰、大兴镇、西安,部队l布车站的新立屯、西阜新等站同时做好一应准备。
10日晚,军运开始,军列按计划正点发车。当前行两列车驶过四平时,突然接到东北野战军首长急电,命令连夜将发出的列车返回原地,部队下车待命。同时,将已停运的混合列车又恢复运行。这是总部为了迷惑敌人,防止暴露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12日夜,军列又开始运行为了保证列车不被敌机发现,夜间采取无灯火作业。扳道员扳完道,依次用手摸查,确保安全。那些日子辽西地区连降大雨,西辽河河水猛涨。钱家店一带线路被水淹没通辽公务段段长乔治龙,在这危险关头,手拄木棍,趟着大水在机车前面一步一步地探查线路,引导列车安全通过水淹路段为了保密,军车一律用货物列车番号,部队登车后车门加锁,贴上封条,列车运行中外面看不到部队人影,听不到战士声音。列车通过车站,有些铁路员工也不清楚车厢里装运的是什么。
从9月12日开始,到21日的9天里,共运送了69个军列,把集结在东线和四平等地的野战军主力部队,安全、迅速、及时地车运到辽西前线,保障他们得以按照东总的作战计划,出敌不意地消灭义县、锦州守敌,切断华北敌人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完成“关门打狗”,解放长春、沈阳,全歼东北敌军的战役计划。9月28日,东北野战军总部给参加抢运的部队和铁路员工发来贺电,表彰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顺利完成军运任务的功绩。
(三)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后,用火车向前线运送野战部队和民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部队上去了,运送武器弹药、粮食和各种作战物资又是一项十分紧迫和繁重的任务。9月22日,我军向辽西第1次大批运送军列完毕,敌人才发觉我军行动意图,派出大批飞机对我方前沿铁路狂轰滥炸,妄图切断我后方补给线为了把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上前线,我们和铁路部门共同采取紧急措施:一是迅速组织铁道纵队突击抢修被炸毁的线路、桥梁,敌人白天轰炸,我们夜晚抢修,保证通车;二是组织特别运输大队,把军列由昂昂溪、北安一直送到郑家屯线;三是组织“片面运输”,也有的叫“赶羊式”,即向着同一个方向连续发车推行这几条措施后,战胜了敌机的轰炸袭扰,很快疏通了堵塞的车辆扭转了铁路运输的被动局面。
锦州战役打响,部队急需大批武器弹药补充。3005次列车就是向前线抢运的突出一列。
攻打锦州前,我们和东北铁路总局商定,在昂昂溪组织一列秘密军火列车------3005次,抢在沈阳敌军“西进兵团”出来之前,以出其不意的突然行动把军火运到西阜新车站。
3005次军火列车乘务组由16名同志组成。15名共产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穆成斌为党支部书记。出发前,15名共产党员向党保证;“人在军火列车就在,不管遇上什么困难,一定要把车开上去。”昂昂溪二分局军代表洛刚同志看到乘务组带的口粮是土豆和窝瓜,就把自己分的一份高粱米送上宿营车,让同志们带着好在路上做饭吃。
1948年9月28日6时15分,3005次列车从昂昂溪车站出发了一路上不断遭到敌机的袭扰当列车运行到阿尔乡时正是白天,他们把车厢送到采砂石线上分组停放待避,然后用树枝把机车伪装起来。到五峰站,他们就用秫秸伪装机车,敌机一天在上空盘旋数次都没有发现军火列车。路上碰到不少困难,在五峰车站发车前,发现机车水箱没水了。部队战士和上百名群众,挑着水桶,端着脸盆给机车上水。机车头的用水上足了,附近的3口水井也挑干了。乘务组带的口粮吃光了,他们就到菜地里拣胡萝卜、白菜充饥。
军火列车经过4昼夜运行,在10月2日早4点40分到达西阜新前线。我们前去迎接列车,并向乘务组同志表示慰问。人民感激他们,前线将士感激他们。为了表彰他们的英雄事迹,东北野战军总部蹭给他们一面上写“献给3005次英雄列车”的锦旗。后来,中央军委铁道部给他们记特等功一次.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接见了英雄列车的代表。毛主席说:“向铁路工人致敬!”
前线作战需要大量物资,仅从1948年9月]72日开始,到10月20日的统计,38天内在前沿铁路共开行军列631列,使用车辆19561辆,运送各种作战物资586830吨。
11月2日,沈阳宣告解放,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在解放东北全境的凯歌声中,铁道纵队的指战员们来不及洗掉身上的征尘,就又以战斗的姿态,迅速抢通了沈阳附近被破坏的铁路,东北全境10940公里的铁路全部回到人民手中。
英雄的铁道纵队指战员和铁路员工为配合前线作战,忘我抢修、抢运和护路,胜利完成辽沈战役的铁路保障,立下了战功;他们也为战后恢复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建设东北解放区,支援野战军南下作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