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解放时,异乡征战人
作者陈原捷

我一直认为抗美援朝那场战争,是一场伟大的、令国人记忆深刻的战争。可以说是人民解放军少有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规战争。对我们共和国历史作用不容任何人否定和蔑视。
尽管起因是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错误判断形势,带着部队,自己乘坐斯大林赠送的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吉斯牌大型轿车,闯过了1945年就确定的南北朝鲜的三八分界线,一直打到最南端的釜山。
他满以为这样他就能够统一了,这期间还有大批的北朝鲜人员到南边发展谋生,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也是其中一位。当时的领导人没有想到以美国为首的15国联合国军,能够在仁川不费吹灰之力的登陆,消灭了他们南下的部队,该领导人也不知道如何跑回了北朝鲜,这也一直是一个迷。但他那辆豪华吉斯座驾,现在还在南韩首尔展览。
美国人借此一直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唇亡齿寒,我们出兵,保家卫国绝对正确。试想一下,现在北朝鲜也像南朝鲜一样,驻有美军军事基地,动不动就耀武扬威的搞什么军演,我们市民还能够歌舞升平吗?我们决定出兵,绝对没有在帮助个人的意思,依毛的脾气和高度,他看问题的深度和远度,选择了一场战争,为我们那些名叫“援朝”孩子们,赢得了一个甲子以上的和平轻松的环境。但那些英勇牺牲的英雄们,永远应该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利用宅家看了这本收藏的画册,有感写了这篇拙文和发了这组画册中的部分照片,祭奠抗美援朝的英烈们!
这本画册是这样评说的: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發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威胁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定。同年 10月25日,中国人民组成了志顾军,出国作战,协同朝鲜人民军,抵抗侵略。
在中朝两国人民的支持和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陣营的声援下,我軍和朝鮮人民軍协同一致,经过近三年的英勇作战,歼灭敌军109万人,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实现了朝鲜停战。
中朝人民的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企图侵占全朝鲜幷进而侵略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中朝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信心。
中国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堆”称号的楊根思、黄继光、楊連第、楊春増、伍先华、孙占元、邱少云、許家朋、李家發和偉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歌、呂玉久、张明祿、史元厚、王永維等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优秀的共产党具、靑年团貝、指挥員、战斗员、政治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世界的和平,在英雄朝鲜的国土上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烈士們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他們的丰功伟绩留芳万世!
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我軍就一贯重视烈士工作。在敌人的火网下为了抢救牺牲了的战友而负伤,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事迹不胜枚举。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将烈士遗体送到安企地区进行安葬。停战以后,在朝鲜政府和人民的大力协助下,将分散在各地的烈士遗体集中起来,安葬在朝鲜最优美的风景区。我国政府和人民捐献了巨款,幷派遣了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雕塑家直接帮助我軍烈士陵园修建委具会进行陵园的修建。
朝鲜人民、劳动党、共和国政府及朝鲜人民軍和我軍官兵,每逢重大的节日,都纷纷到志願军烈士陵园祭奠、扫墓; 凡是来到朝鲜的祖国亲人和国际友人也專程前来向烈士致敬。同时,维护和整修陵园已成为朝鲜人民的群众性的经常活动;有的朝鲜老人还自动地长期地担負起陵园的看守工作。这些,都体现了中朝人民对烈士們的敬仰和怀念。
为了使祖国人民特别是志顺軍烈士家属們,能够了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的安葬情况及朝鮮人民和我軍官兵悼念烈士的各种活动,特编印这部面册。


前排:自左至右 志愿军政治部张南生副主任、中国驻朝大使潘自力、志愿军李志民政委、朝方崔庸健次帅、崔钟学中将、朝方最高人民会议副委员长金英基

志愿军政治部张南生副主任

李志民和张南生揭碑

1958年2月17日上午周恩来、陈毅在朝为志愿军烈士献花圈

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

李志民政委和崔庸健次帅在毛岸英墓前


金等最高领导人





周总理、陈毅等在毛岸英墓前

慰问团三分团团长王维舟



慰问团团长贺龙

孙占元烈士


吕玉久 张明峰烈士

王维舟和梅兰芳为饶庆祥烈士献花圈 杜平将军向烈士敬礼

杨连弟烈士

罗盛教烈士

崔庸健、潘自力、张南生为罗盛教烈士献花圈


杨春增、孙生禄、刘兴文烈士

三位副军长在战斗中牺牲,可见战斗的激烈。军人都知道军级指挥所应该是能够听到枪炮声最高一级的指挥所了。只是牺牲了副军长,没有军长政委,就说明军一级的指挥所没有被打掉过,牺牲的副军长应该是下派到师一级指挥所协同指挥,可能是师一级指挥所有过损失,鲜为人知,有待探讨。当时下派协同指挥是常事的,《英雄儿女》电影里的,军政治部王主任就是一例。




杨勇上将在陵园植树

牺牲在长津湖战斗中的杨根思烈士,朝鲜的长津郡党政领导人致悼词
文章来自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