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肩负“反清复明”任务的“天地会”一直被清政府视为眼中钉,曾频繁遭遇打击。
天地会有的成员誓死反抗,有的成员则逃往海外。
其中,以罗芳伯为首的成员,团结海外华人华侨,势力发展壮大后还成立了国家,国土面积比日本大两倍,让中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播。
时至今日,那个地方还有人说汉语。
罗芳伯如何成立起一个国家?给后来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罗芳伯
一、怀才不遇加入天地会,出国谋发展罗芳伯生于乾隆年间,受耕读家庭影响,自幼开始学习文武。
本想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奈何科举之路太坎坷,屡试不第,心灰意冷,寻求新的出路。
有资料显示,他是在这个时期加入了天地会。
天地会是反清复明的组织,在当时经常被清政府打击,而罗芳伯还坚持加入,究其原因是他努力好多年都没有办法走上仕途之路,对朝廷失望。
也就是说,天地会仇恨清政府,罗芳伯也是如此。
他的家乡在广东梅州,那里当时已经流行“出国谋发展”的思想,受这种地域思想的影响,罗芳伯萌生了前往海外的想法。
当清朝镇压天地会时,本就觉得没有出路的罗芳伯,发现国内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便决定带着一些人前往海外。
他们并不是漫无目地前往海外谋生,而是先经过一番了解,婆罗洲(现在隶属于印度尼西亚)盛产钻石,还有大量的金矿。
之后,开始确定航行路线,从梅州前往虎门,之后出海。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1772年,35岁的罗芳伯带着一百多名亲朋好友前往婆罗洲。
初到婆罗洲的罗芳伯,首先考虑如何谋生。
他虽然没有考上科举,但是读过很多书,因此选择教书。
教书不仅让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同时为他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创造了条件。
在教书的过程中,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交际能力,很快结识了很多华人,还有当地的土著居民。
随着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又加上懂得识字读书,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当时婆罗洲已经有了很多华人,虽然组建了“同乡会”,但是都是各自为战,内部矛盾非常多。
因此,华人还是局限于在自己的小帮派里发展,不管其他华人帮派的死活。
罗芳伯认为长久下去,不仅不利于华人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华人之间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
于是,他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了类似于“天地会”的社会组织“兰芳会”。
仅仅团结一批人是不行的,还要谋求发展,因此,罗芳伯又成立了“兰芳公司”。
这两个组织把原本分散的华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扩大了华人在当地的影响力,并迅速成为婆罗洲最大的华人组织。
为了进一步团结华人,罗芳伯还组织了新的“同乡会”,以乡情为纽带,呼吁大家无论在面对内部矛盾还是外部威胁,都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华人在婆罗洲上,毕竟是外来客,因此,罗芳伯还主动跟本地土著首领商议,携手铲平了万诸居等地的土匪,保证了大家生活安稳。
他的英勇和智慧,逐渐被当地人看到,很多人纷纷归附于他管辖。
人们愿意投奔他,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期待过上好的生活。
因此,罗芳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金矿资源,成立采金公司,带领大家一起走上了规模化的开采模式。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农业、粮食、茶叶等多行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华人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罗芳伯积累了雄厚的财富。
随着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管辖的人口越来越多,罗芳伯成立了兰芳共和国,是首任元首也被称之为“大唐总长”。
兰芳公司 很快在加里曼丹岛西部壮大
现在全球有很多共和国,而当时是1777年,兰芳共和国开创了亚洲先河,是首个共和国国家,可以说,罗芳伯的政治思想非常先进。
元首的更迭,是将禅让和民族选举相结合,国家所有的官吏,则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重大政务裁决,也是要根据大众的意思裁定。
在军事方面,军人驻防,除军事要地派军队驻扎外,其他地方不设驻军。
由于军事上采取的是采取的是全民皆兵制度,因此,会定期从农民中,抽调一部分年轻力壮的青年,学习射击。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生战争,能够迅速集结军,投入战斗,既保障了安稳的社会环境,又不耽误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其他经济活动。
经济方面,除了延续了建国前的很多策略,还增加了对商人征税,以便充实国库。
罗芳伯设立的司法体系,是在天地会纲领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通俗易懂且便于实施的法律。
他自幼喜欢读书,建国之后,非常重视教育,兴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传授汉语、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兰芳共和国的国旗
为了增强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罗芳伯还确定了国旗,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礼服。
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当地依然有人会说汉语的原因。
兰芳共和国混杂使用各类东西方服饰
三、共和国灭亡,对后世华人的影响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兰芳共和国,在1888年,无敌抵抗外敌,最终被荷兰殖民者灭掉。
其实,罗芳伯在世的时候,曾派人面见清政府,希望朝廷将兰芳共和国纳入大清的版图,封其为藩国,但是被乾隆拒绝了。
后来的清政府,还是一直把他们当成是“天朝弃民”,对他们不闻不问。
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在亚洲扩张的时候,兰芳共和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很快被荷兰吞掉。
兰芳的抵抗让荷兰人数次失败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兰芳共和国还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因素。
当时,整个国家的人口只有25万人,军事装备短缺,上战场的人都是临时拿起刀枪的农民,而殖民者荷兰不仅具有正规的军队,还有先进的武器。
另外,两国之间的综合实力相差也是很大的,所以,一旦仗打起来了,兰芳根本就不是荷兰的对手。
西方人笔下的兰芳共和国首都
前文提到,兰芳共和国非常民主,凡事讲究民主,所有的事情都是商量着来。可是,战争一旦打响之后,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很大的弊端。
内部意见不统一,始终在协调,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罗芳伯建立的兰芳共和国虽然现在没有了,但是它存在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对后来的华人华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开辟的贸易渠道、建立的商业网,为后世华侨开展跨国贸易提供了便利和经验。
鼎盛时期的兰芳共和国版图
到今天,这个地方还有人说汉语,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罗芳伯在海外创办学校,影响了更多华人华侨积极创办学校、文化社团等,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生根发芽,让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加里曼丹岛上的罗芳伯宫和纪念碑文
总结罗芳伯从一个依靠教授谋生的外来人,成长为兰芳共和国的普通的缔造者,他的故事激励着很多前往海外求发展的中国人。
兰芳共和国虽然只存在了一百多年,但是但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至今依旧激励着海外华人华侨。
兰芳共和国遗址
兰芳共和国是1777年由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建立的一个国家,1886年被荷兰人占领而灭亡,并不存在于现代。年轻一代快不会说中文了
这篇文章对很多国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原来李光耀的祖先是来自于兰芳共和国的华裔呀!兰芳共和国被荷兰灭了,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怎么还存在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蘭芳共和國地處在今印度尼西亞坤甸府,新加坡海峽。坤甸是加里曼丹島木材出港,統稱坤甸木。
地振高冈,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山河河水万年流!
这个兰芳共和国名字是个国家,组织结构更像家族式社团,几个大姓各带一帮子亲族抱团自保
兰芳?白话南方的音译?
兰芳共和国就是现在的Kalimantan Timur,是印尼在婆罗洲岛加里曼丹地区
韦小宝带着7个老婆创建的兰芳共和国
有没有在哪个国家的出来说说是不是真的
當時若把來之不易的地盘軍队发展,荷兰也是不堪一击
我在这里,人家都讲客家话,普通话有的能听懂
天地会忘本了,匡扶明室的使命呢,忘记了吗
这必须收复啊 , 回归啊。
现在的兰芳国是哪个国家
其实天地会还有香火传承,不过名字略微改动了一下,现在叫:新天地
本来是粤语的南方共和国,硬是让翻译成兰芳共和国[doge]
天地会的会友不知道在兰芳共和国过得怎么样
说到天地会我只记得星爷的:我对大人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doge][doge]
兰芳共和国就是现在的新加坡吗?
不要总贬低清朝,没有清朝我们有现在这么大面积吗?明朝的国土有多大,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以前介绍缅甸佤邦也是这么介绍的吧[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