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团长被日军追击,向老农求救,老农却一脚将他踹入水田中

浩舞默话 2025-02-20 15:19:30

与我党的许多同志一样,张体学也是个苦出身,不同的是,他的父亲不是种地的农民,算是个小生意人,靠着在路边炸油条为生。

但那个时候日子苦,多的是吃不饱饭的人,买油条又能有几个?

所以还得常常做点零工维持生计。

即便是每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依旧无法维持温饱,家里的几个孩子都相继去世了。

好在张体学都挺了过来,逐渐成了个大小伙子,可以给父亲帮帮忙了。

年幼的张体学想法简单也淳朴,他就想接过父亲的油条摊,一是好替父亲分担分担,二也是觉得,只要自己有个手艺,到哪都不至于饿死。

张体学的父亲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但却也懂得“君子不器”的道理,如果只是学一门手艺,成为某一方面的工具、器物,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

他自己的一生已经很苦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还要继续在泥里挣扎求生。

于是他紧衣缩食,把所有能筹集到的钱都拿来供张体学学习,希望儿子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奈何,财力实在有限,张体学只学了2年,就不得不离开学校了。

但这2年的学习,也足以让他后来的人生有所转变。

张体学(左)

1931年,年仅16岁的张体学加入了儿童团,他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着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应该为之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儿童团历练了一年后,张体学加入了青年团,一步步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直以来,张体学作战有勇有谋,不怕牺牲肯奉献,因此在部队里越来越得到重用,一路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小队长。

左二张体学

也是在他担任小队长期间,曾碰到过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危险。

当时我军截获了一条重要情报。有一批鬼子正在往前线集结,显然日军这是在酝酿一次突然的袭击,想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我军事先就知道了这条情报,但如果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的兵力又配备了怎样的武器,也不知道该如何应付。

原本上级是决定派出一支小分队去执行侦查的任务,互相好有个照应,也方便行动。

但张体学认为,日军这次显然是有备而来,除了往前线调兵外,在其他方面肯定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我军能掌握到敌方的动向,那么我军的动作,日军也可以看在眼里。

因此,派出一支小分队的话,很容易被日军发现。一旦事情败露,我军就又要陷入到被动的局面里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只派出一人,但是这样的话,部队的风险是降到最低了,而这一位战士的风险则会变得无限大,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情况将无人接应。

这么危险的任务应该交给谁呢?张体学自告奋勇地向首长提出了这个请求。

首长在听了张体学的想法后,也是强烈反对,这样的做法,九死一生,他不能接受张体学去冒这个险。

张体学心意已决,为了保护更多战士的生命,这个险必须冒也值得冒。

张体学缠着首长求了好久,首长终于才答应了他。但首长也有一个条件,一个人实在是太危险了,得再找一位老兵陪同。

考虑到自己有任务失败的可能性,如果有老兵陪同,在自己失败后,还有人能继续执行任务,张体学接受了这个提议。

于是,张体学和另外一位老兵搭档着上路了。

一路上,两个人净条偏路难路走,尽可能的避开日军的眼线,而且还得加紧赶路,情报工作耽误不得一分一秒,越早的把情报带回,我军做准备的时间才越充分。

一路上,张体学其实已经做了无数种设想,日军到底会集结多少的兵力,准备多少的武器。可是等他实际看到日军营地里的情况时,还是为之心惊。

看得出来,日军这一次是想给我军一个沉重的打击,最好是能打得我军一蹶不振。不仅集结的兵力多得惊人,还配备了许多重型武器。

张体学又惊又喜,惊的是日军的战斗力,喜的是自己提前获得了情报,让我军能提前做好应对。

在对日军前线的情况充分了解,并做了记录后,张体学和老兵便开始撤退。正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张体学最不想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如同张体学之前判断的一样,日军对于这一次的行动非常的重视,巡逻的士兵一波又一波。

即便张体学两人已经万分的小心,还是被日军士兵觉察到了。很快就有子弹朝他们所在的方向射来。

在这样的危难关头,张体学最先想到的是情报必须被送回,以及老兵的安危。

提出来孤军深入,是他自己的主意,他不想让老兵为此冒险。

于是张体学把情报交给了老兵,让他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跟大部队汇合,报告情况,而自己则负责殿后,吸引日军的火力。

时间紧,任务重,老兵拗不过他,只好先行撤离。

虽然日军发现了有侦察兵,但不知有几人,没有深追,被张体学一人吸引了去。

张体学边跑边思考自己脱身的办法,就在他快要万念俱灰时,他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老农。

不管是自己还是日军,都是外来人,肯定比不上当地的农民对这里的情况了解,或许向他求救,能有逃出生天的办法。

于是张体学跑到老农的跟前,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对方能够帮自己解了燃眉之急。

其实不需要张体学自我介绍,光是看他这一身军装,老农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和所面临的窘境。

还没等张体学说完,老农一脚就把他踹到了旁边的田中的泥潭里。

张体学这些年南征北战,各种凶险的情况也遇到过了,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老农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还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对方是敌是友,是何用意。

等张体学好不容易在泥潭里站起了身,老农又用方言指着鼻子对他一通骂。

也是在这时,追赶张体学的日军巡逻兵也追了上来。张体学一下就明白了老农的用意。

原来,日军虽然发现有侦察兵,但不知道有几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模样,唯一辨认的标志就是我军的军装。

张体学最需要隐藏的也正是自己的军装。

老农把他踢进田里,就是想用泥土让别人看不清他身上穿的衣服,再加上当时已近黄昏,视线本来就差,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

再加上老农一直在旁边谩骂,赶来的日本兵便以为是老农在训斥自己干活偷懒的儿子。看了会儿热闹就又去别处找人了。

抗日战争最终能取得胜利,除了有千千万像张体学这样出生入死的战士,也依靠的是千千万万有勇有谋的老农啊!

19 阅读:274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