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份对于退休老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日子,因为4月份的到来意味着养老金即将会上调。
过去20年,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20年调整,而从国家有关文件以及政府报告透露的内容来看,2025年养老金将会继续上调。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充满了期待,希望养老金调整方案能够尽快出台,以便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这个问题还真没有一个准信,因为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社部公布养老金调整时间都是不固定的。
我们先来看下最近几年人社部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具体时间。
2020年公布时间是4月10日;
2021年人社部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时间是4月7日。

这两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的时间基本上是延续以前的做法,也就是在每年的3月份到4月份之前公布调整方案。
但是从2023年开始,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时间明显后推,而且有逐年往后推的趋势。
其中2023年公布时间是5月19日,2024年公布时间是6月17日。
参考人社部公布养老金调整的时间走势来,2025年养老金公布时间有可能是介于五六月份到6月份之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断,至于养老金什么时候公布答案要等人社部公布消息了才知道。
但不管养老金调整方案什么时候公布,有一个事情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那就是养老金发放的时间。
通过观察过去几年养老金实际发放的时间来看,不管人社部养老金调整方案在什么时候公布,各省实际补发养老金的时间都是在6月份到8月份之间。
而且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时间到实际发放养老金的时间正逐渐缩短。
比如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是在6月17日才公布,而在6月底之前很多省份就已经发放到位了,而且2024年各省养老金发放时间非常统一,基本上都是在1~3天之内集中发放。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养老金实际补发的时间也应该是在6月份到7月份之间。

除了关心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什么时候公布出来,我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养老金能够上调多少额度。
从最近几年走势来看,养老金调整幅度是逐年下降的,在2015年之前,每年的调整幅度都可以达到10%以上,相当于3000块钱一个月就能上调300块钱,那时候的调整幅度是非常给力的。
但这种大幅度调整养老金的做法是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保收入快速增长,而且物价涨幅较高,社会平均工资涨幅较高的前提之下。

但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加上物价水平比较低,对应的养老金调整幅度就会逐年下降,从2016年开始是呈下降趋势的。
2016年到2024年养老金调整幅度分别为6.5%,5.5%,5%,5%,5%,4.5%,4%,3.8%,3%,相当于9年前两个月调整幅度就下降了一半以上。
看到这个走势,很多人都担心2025年如果养老金继续上调,调整幅度能不能维持在3%左右,还是会延续着继续下降的趋势,甚至可能只有2.5%~2%?
在人社部门没有公布最终的调整方案之前,我们无法下定论。
但是结合2024年社会工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社保基金的增速来看,2025年养老金调整幅度大概率会在2.8%~3%之间。
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个数据只是针对平均水平,也就是全国城镇职工所有退休老人的平均上涨幅度,具体到不同的退休老人上面,因为所在地平均工资不一样,缴费年限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各省的调整方案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调整幅度会有较大的差距。
但不管怎么调整,最终养老金的调整结构肯定是由固定额度+缴费年限挂钩+按比例挂钩+倾斜调整共同构成的。
不过结合今年政府报告以及一些政府文件的精神来看,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大概率会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想要实现这个目的,适当提高固定额度应该是一个大的方向,如此一来,那些养老金基数比较低的人能够上调的幅度就比较大,个别人调整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以上,这样就可以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养老金差距。
当然至于最终的调整幅度是多少,要以各省公布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