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啄木鸟被央视3.15曝光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时间啄木鸟平台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而大家之所以这么痛恨这个平台,主要是很多接受过这个平台服务的客户都被坑了。
这种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乱收费。
乱收费是目前啄木鸟平台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从很多客户投诉的实际情况来看,乱收费也是最典型的一个。
比如根据央视曝光,有一名工程师在网上购买了一个91块钱的电机,去给客户修的时候却收了600多块钱。

还有一些工程师更夸张,客户的燃气灶因为电池没电了需要更换电池,一些工程师到了之后7弄8弄,本来一两分钟可以解决问题,他们愣是更换各种零件,最后收了两三百块钱。
第二、小病大修,无病乱修。
从很多客户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自家的一些东西毛病并不是很大,有时候可能就是一条线路接触不良的问题。
但因为客户不懂其中的原因,所以很多啄木鸟工程师上门之后都会小题大作,明明是一个线路松了,他们非说整个零部件坏了。
再比如一个电路板的一个线路掉了,只要焊一下就行,他们非说整个电路板给烧坏了。
结果是很多小问题修一下就可以,但很多工程师却要求把整个零部件换掉,一下就可能收费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

第三、收费非常不透明。
啄木鸟平台收费不透明,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包括服务费、零部件的费用完全没有一个标准,这些工程师完全是看碟下菜。
他们在跟客户沟通过程当中会察言观色,如果发现客户比较好说话的,他们就可以往高的报价。
如果客户嫌贵的,他们还会假装跟所谓的领导或者老师傅打电话进行沟通,然后两个人唱双簧戏,最后通过各种套路把客户给套进去。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客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给客户造成了很多损失。
对此,啄木鸟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投诉。
根据央视曝光,光是在某投诉平台,啄木鸟的投诉单量就超过6000单。
看到这个投诉量,很多人都觉得这已经很夸张了,其实这个投诉量只是啄木鸟投诉量的冰山一角。
从啄木鸟之前公布的招股书信息来看,他们实际的投诉量远超大家的想象。
去年啄木鸟准备在香港上市,当时他们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当中明确列出了他们的各种详细数据。
这里面他们所提的投诉单量,让人瞠目结舌。
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平台所收到的消费客户投诉单量分别,收到约207,000宗、239,000宗、442,000宗及453,000宗。

这意味着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啄木鸟平台收到来自消费者的投诉量就达到134.1万条,平均每天的投诉量超过1000条。
在这些投诉量当中,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问题,还有一个是服务响应问题。
对于服务响应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是可以忍受的,但对价格问题,我相信很多客户都接受不了,毕竟很多工程师的收费确实让大家无法想象。
不过即便每天的投诉非常多,历史累计投诉量达到上百万条,但依然没有影响啄木鸟的正常业务开展。
相反这几年啄木鸟的业绩反而一路狂奔,无论是平台的客户量,单量都是高速增长。
根据他们公布的招股书内容显示,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平台交易消费者数量分别为396.66万人,550.84万人,897.59万人,606.87万人。

对应的服务订单数量分为4,255,917 单,6,004,806单,9,910,066单,6,568,008单。
平台的总交易额分别为9.86亿元,14.62亿元(同比增长48.2%),24.79亿元(同比增长69.56%),15.67亿元。
除了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之外,啄木鸟平台的毛利润也非常高。
对此,很多人都无比纳闷,一边是各种收费乱象不断,投诉量不断增加,另一边却是业绩迅猛增长,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是客户越被坑越喜欢使用他们的平台吗?
其实并不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被啄木鸟乱收费坑过的客户我相信都不会使用第2次的。

而面临大量的投诉,啄木鸟的业绩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维修市场足够庞大。
我国人口众多,家庭众多,各种家电家具等家庭用品每天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非常多的。
根据一些机构预测,目前我国家庭维修的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而啄木鸟目前一年的订单金额也只不过是30亿左右,占比只有0.4%左右,这说明啄木鸟还有大量的市场增长空间。
在这种背景之下,啄木鸟最近几年在引入一些大资本之后就疯狂的打广告,从各种社交平台再到电梯,再到各种户外广告都有他们的广告的身影,啄木鸟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也非常庞大,占营收的比重超过40%。
在狂轰滥炸的广告之下,那些对啄木鸟不熟悉,没有使用过这个平台的人,自然就掉到坑里面去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就算他们不做回头客,只做新增客户潜在的空间也是非常庞大的。

第二、聚合平台的作用。
目前啄木鸟的客户来源主要有两块,一块是自营平台,还有一个重要的客户来源是聚合平台。
这些聚合平台主要是第三方,包括搜索平台,生活平台等等,比如百度、58同城等等。
目前大家在这些平台上搜索家电维修或者一些电池维修,电脑维修,马桶维修基本上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啄木鸟的广告。
也就是他们把目前市场上一些主流平台流量入口都给占了,所以大家在各大平台搜索关键词的时候无法逃开啄木鸟。
再加上啄木鸟背后的一个大股东是58同城的姚劲波,流量上的优势更是水到渠成了。
凭借着以上这两天优势,啄木鸟一边是不断被客户骂,被客户投诉,但他们的业务量却持续高速增长。
但在这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这种乱收费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
以前大家没得选,但在啄木鸟出问题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窥视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其他平台的服务收费做得比啄木鸟好,有谁还会去选啄木鸟呢?
最好关闭
58同城还不是一样,打电话让换个冰箱压缩机开口500,上门费80,关键压缩机还是我自己的,后来找实体店一百多解决。
这样的企业如果不罚到让它倾家荡产,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