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刘和:幽州牧刘虞之子,袁绍拥立的皇帝人选,为何官渡之战后下落不明

船长趣谈 2023-06-12 15:43:19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爆发了官渡之战,而袁绍在此战的惨败导致了袁家的覆灭。如果袁绍在此战获胜,那他会立谁为皇帝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汉朝宗室

刘和是徐州东海郡郯县人,出身汉朝宗室,为幽州刺史刘虞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后来刘和凭着父亲刘虞的关系而得以担任侍中,成为皇帝身边的亲信。

初平元年(190年),勃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等关东州郡长官不满权臣董卓专权,于是组成讨董联军,与其爆发了群雄讨董之战。当时董卓为了避免幽州牧刘虞参与反董,便征召其为太傅。但由于战乱使得道路隔绝,所以刘虞未能收到朝廷的诏命。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韩馥见董卓带着汉献帝西迁后情况不明,便商议拥立德高望重的刘虞为帝。但刘虞忠于朝廷,坚决拒绝了袁绍的提议。刘虞拒绝称帝固然是因为他忠心耿耿,可其子刘和在董卓手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时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道由南阳,后将军袁术闻其状,遂质和,使报虞遣兵俱西。虞乃使数千骑就和奉迎天子,而术竟不遣之。(后汉书·刘虞传)

然后刘虞为了表达对汉献帝的忠心,捎带探明儿子刘和的近况,就派田畴和鲜于银二人前往长安朝贡。汉献帝本就对董卓专权十分不满,希望迫切逃离他的魔掌而返回故都洛阳,在得知刘虞的忠心后十分高兴,就找来刘和,让他去向刘虞求救,使幽州出兵迎接天子东归。

二,袁术扣留

然后刘虞就秘密逃出长安,经武关返回关东。随后刘虞路径袁术的地盘南阳,为了早些让皇帝东归,便立即去见袁术,向他说明事情原委,希望他出兵勤王。但袁术早有自立为帝的野心,便决定扣押刘和,以使刘虞为自己所用。

然后袁术就欺骗刘和说:“我早就想西进迎接天子东归,只是手中兵力有限,如果令尊能派兵与我一起西进,那自然能早些迎回天子。”

刘和被袁术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于是心甘情愿的留在袁术那里,还按袁术的请求给父亲刘虞写了一封信,叫他派遣数千骑兵与袁术一起西进奉迎天子。

刘虞收到儿子的书信很高兴,便要派数千骑兵去与袁术汇合。但刘虞的部下公孙瓒深知袁术有异心,便力劝刘虞不要答应。然而刘虞思子心切,就没有听从公孙瓒的建议,执意派数千骑兵南下。

瓒惧术闻而怨之,亦遣其从弟越将千骑诣术以自结,而阴教术执和,夺其兵。由是虞、瓒益有隙。和逃术来北,复为绍所留。(三国志·公孙瓒传)

公孙瓒担心袁术得知自己劝谏刘虞的行为会被他得知而与自己结怨,便也派了数千骑兵南下去与袁术汇合。同时公孙瓒为了报复刘虞,便给袁术写了一封信,叫他继续扣押刘和,千万不要放其回去。刘虞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便与公孙瓒结下仇怨。

刘和见幽州的援兵抵达后袁术却依然不肯西进勤王,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于是暗中从袁术那里逃离。结果刘和途径冀州时又被冀州牧袁绍扣押,作为袁绍牵制刘虞的棋子。

三,声讨公孙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和公孙瓒水火不容,于是爆发大战,结果刘虞兵败被杀。然而刘虞在幽州素有威信,很得各族百姓爱戴,所以幽州从事鲜于辅、骑都尉鲜于银等人就联合乌桓、鲜卑一起声讨公孙瓒,要为刘虞报仇。

袁绍又遣麹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三国志·公孙瓒传)

刘和毕竟是刘虞的儿子,推戴他为父报仇肯定是名正言顺,于是乌桓就派人去求袁绍,希望他放归刘和。而袁绍与公孙瓒素来不和,早有吞并幽州的企图,便派大将麴义护送刘和北还,与幽州各族联军一起声讨公孙瓒。

然后刘和、麴义等人就多次大败公孙瓒,将其围困在易京。然而此后刘和就在史书中失去记载,下落不明。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掌控幽州大部。随后袁绍南下攻打曹操,结果在官渡之战惨败,导致袁家最终为曹操消灭。

如果袁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那他极有可能废掉自己一直不承认的汉献帝,拥立刘和为帝。毕竟袁绍曾打算拥立刘虞为帝,只是因为刘虞坚决拒绝而未能成功。那刘和作为刘虞的儿子,袁绍立他自然是理所应当。只不过这一切随着袁绍在官渡的惨败而落空,刘和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