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讲透《史记》:殷本纪

文化讲透哥 2025-02-06 20:50:37
白话新解殷的始祖是契(xiè),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sōng)氏的女子,为帝喾(kù)的次妃。有一次,简狄与另外两名女子一同去沐浴,看到玄鸟产下一枚蛋,简狄捡起蛋吞了下去,就此怀孕生下了契。契长大后,辅助禹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帝舜于是命令契说:“如今百姓之间不够亲善和睦,五常伦理未能顺畅推行,你担任司徒一职,要恭恭敬敬地施行五常之教,务必做到宽容仁厚 。”把他封在商地,赐姓子氏。契在唐尧、虞舜、大禹的时代崭露头角,他的功绩在百姓中极为显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契去世后,儿子昭明继位。昭明去世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去世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去世后,儿子曹圉(yǔ)继位。曹圉去世后,儿子冥继位。冥去世后,儿子振继位。振去世后,儿子微继位。微去世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去世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去世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去世后,儿子主壬(rén)继位。主壬去世后,儿子主癸(guǐ)继位。主癸去世后,儿子天乙继位,天乙就是成汤。 从契到成汤,一共迁都八次。成汤开始定居在亳(b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还作了《帝诰》。 成汤征讨诸侯。葛伯不履行祭祀之礼,成汤便去征伐他。成汤说:“我有句话:人照镜子能看清自己的容貌,观察民众就能知晓国家治理的状况。”伊尹说:“英明啊!能听从善言,道义就能增进。君王治理国家与百姓,应让行善之人在官府任职。努力吧,努力吧!”成汤说:“你们若不敬畏顺从天命,我就会重重惩罚你们,绝不宽贷。”于是作了《汤征》。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见成汤却苦无门路,于是去做了有莘(shēn)氏陪嫁的奴仆,背着鼎和案板,用烹饪调味的道理游说成汤,进而谈及治国理政之道。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本是个隐士,成汤派人去聘请迎接他,往返五次之后,伊尹才答应跟从成汤,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以及九类君主的事迹。成汤任用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离开成汤前往夏桀那里。可当他看到夏桀昏庸无道,又回到了亳。他从北门进城时,遇见女鸠、女房,写下了《女鸠》《女房》。 成汤外出时,看见野外四面都张设着捕兽的网,有人祝祷说:“从天下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说:“哎呀,太过分了!”于是撤去三面的网,祝祷道:“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听从命令的,就进入我的网中。”诸侯们听闻此事,都说:“成汤的仁德已达极致,连禽兽都能受其恩泽。” 当时,夏桀政治残暴,生活荒淫无道,而诸侯昆吾氏也趁机作乱。成汤于是起兵率领诸侯,伊尹跟随在成汤身边,成汤亲自手持钺(yuè,古代兵器,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去讨伐昆吾,接着又去征讨夏桀。成汤说:“来吧,你们这些民众,夏桀这个可恶之人,极其听信谗言。如今我要奉行正义的征伐,夏桀罪行累累,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现在夏桀罪孽深重,上天命令要消灭他。如今你们众人或许会说‘我们的君主不体谅我们,抛下我们的农事来进行征伐’。你们还会说‘夏桀有罪,可那又能怎样呢’?夏王桀耗尽了民众的力量,掠夺了国家的资财。民众都懈怠反抗,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我们宁愿和你一同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般田地,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你们若能与我齐心协力,我就会大大地赏赐你们,你们切勿不信。倘若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会惩罚你们,绝不姑息。”用这些话告诫军队,作了《汤誓》。于是成汤说:“我非常英勇”,号称武王。 夏桀在有娀氏的旧地战败,逃奔到鸣条,夏军全面溃败。成汤接着讨伐三朡(zōng),缴获了宝玉,义伯、仲伯作了《典宝》。成汤战胜夏桀后,打算迁移夏朝的神社,却未能成功,写下了《夏社》。伊尹向诸侯宣告此事,于是诸侯都归服了成汤,成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回到泰卷陶,中巠(jīng)写下诰命。成汤确定夏朝的命运已终结后,回到亳,写下《汤诰》:“在三月,王亲自前往东郊。告知诸侯们说:‘不要对民众无功,要努力做好各项事务。我会重重惩罚那些不服从的人,你们不要心怀怨恨。’又说:‘古代,皋陶(g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管刑法的官 )长期在外辛勤劳作,他的功劳惠及民众,民众才得以安定。东边是长江,北边是济水,西边是黄河,南边是淮河,这四条大河都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后稷(jì,古代周族的始祖 )降赐种子,让百姓种植百谷。三公都对民众有功劳,所以受到了封赏。从前蚩尤和他的大夫们扰乱百姓,上帝就不保佑他,加以惩处。先王的遗言不可不努力奉行。’又说:‘你们如果不遵守道义,只要你们还在国内,我就不会饶恕你们。’用这些话告诫诸侯。伊尹制作了威德的典则,咎单制作了居住的法则。 成汤于是更改了历法,变换了服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 成汤去世后,太子太丁未即位就死了,于是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后去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后去世,伊尹就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这就是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即位三年,不明事理,行为暴虐,不遵守成汤的法度,扰乱德政,于是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宫。三年间,伊尹代行国政,接受诸侯朝见。 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回归善道,于是伊尹就迎接帝太甲回来并把政权交给他。帝太甲修养德行,诸侯都来归服,百姓因此得以安宁。伊尹赞赏他,就作《太甲训》三篇,褒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去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在位的时候,伊尹去世。把伊尹安葬在亳后,咎单就作《沃丁》来训诫他。 沃丁去世后,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帝太庚。帝太庚去世后,儿子小甲即位。帝小甲去世后,弟弟雍己即位,这就是帝雍己。殷朝的国势衰落,有的诸侯不来朝见。 帝雍己去世后,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帝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zhì)为相。亳出现了桑和谷共生在朝堂上的现象,一个晚上就长得很大。帝太戊害怕,询问伊陟。伊陟说:“我听说,君王若无德行,上天的政令才会出现变异。君王还是修养德行吧。”太戊听从了他的话,而桑谷果然死去消失了。殷朝的国势重新兴盛起来,诸侯又都来归服,因此称太戊为中宗。 中宗去世后,儿子帝中丁即位。帝中丁迁都于隞(áo)。河亶(dǎn)甲为相。祖乙迁都于邢。帝中丁去世后,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帝外壬。仲丁的相关记载缺失不全。帝外壬去世后,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帝河亶甲。河亶甲在位的时候,殷朝国势衰落。 河亶甲去世后,儿子帝祖乙即位。帝祖乙在位时,殷朝国势复兴。巫贤得到任用。 祖乙去世后,儿子帝祖辛即位。帝祖辛去世后,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帝沃甲。帝沃甲去世后,立沃甲哥哥祖辛的儿子祖丁为帝,这就是帝祖丁。帝祖丁去世后,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为帝,这就是帝南庚。帝南庚去世后,立帝祖丁的儿子阳甲为帝,这就是帝阳甲。 帝阳甲在位的时候,殷朝国势衰落。 从仲丁以来,废黜嫡长子而改立诸兄弟及儿子,兄弟们和儿子们之间争相代立,连续九代都处于混乱状态,于是诸侯都不来朝见。 帝阳甲去世后,弟弟盘庚即位,这就是帝盘庚。帝盘庚的时候,殷朝已经定都黄河以北,盘庚渡过黄河,又回到成汤的故居,于是再次迁都,没有固定的住处。殷的民众都唉声叹气,不想搬迁。盘庚于是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先祖先父共同安定天下,法则能够遵循。舍弃而不努力奉行,怎么能成就德业!”于是渡过黄河,在亳营建宫室,进行政务治理,然后百姓得以安宁,殷朝的国势又兴盛起来。诸侯来朝见,因为他们遵奉成汤的德政。 帝盘庚去世后,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帝小辛。帝小辛即位后,殷朝国势又衰落了。百姓思念盘庚,于是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去世后,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帝小乙。 帝小乙去世后,儿子帝武丁即位。帝武丁即位后,想复兴殷朝,却没有得到合适的辅佐之人。三年里,他不说话,政事都由冢宰决定,他借此来观察国风。武丁夜里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yuè)。按梦中所见来观察群臣百官,都不是这个人。于是就让百官工匠去寻找,在傅险找到了说。当时说正在服劳役,在傅险筑墙。说被带来见武丁,武丁说就是这个人。武丁和他交谈,果然是个圣人,举用他为相,殷国大治。所以就用傅险作为他的姓,号称傅说。 帝武丁祭祀成汤的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上来站在鼎耳上鸣叫,武丁很恐惧。祖己说:“大王不要忧虑,先办好祭祀。”祖己于是开导武丁说:“上天监视下民,典则道义要遵循。大王您没有失德,不要信奉不正确的天命。百姓没有良好的德行,不听从教导,上天就会降下灾异来惩罚他们的恶德,这又能怎么样呢。唉!君王要敬慎地对待民众,遵循天道,不要废弃常礼。”武丁修养政治德行,天下都欢欣叹服,殷朝的国势又复兴了。 帝武丁去世后,儿子帝祖庚即位。祖己赞赏武丁的德行,为他立庙号为高宗,于是作《高宗肜(róng,祭祀名 )日》及《训》。 帝祖庚去世后,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帝甲。帝甲荒淫乱政,殷朝国势又衰落了。 帝甲去世后,儿子帝廪辛即位。帝廪辛去世后,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帝庚丁去世后,儿子帝武乙即位。殷朝把都城迁到了黄河以北。 帝武乙无道,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天神。和它赌博,让旁人作评判。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制作了一个皮袋子,装满血,高高挂起用箭射它,称这为“射天”。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天上打雷,武乙被雷击死。儿子太丁即位。太丁去世后,儿子帝乙即位。帝乙即位后,殷朝国势更加衰落。 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他的母亲地位低贱,所以不能继承王位。小儿子辛,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去世后,儿子辛即位,这就是帝辛,天下人叫他纣。 帝纣天资聪慧,能言善辩,见闻广博;勇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言辞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在天下抬高自己。他喜好饮酒,沉迷音乐,宠爱女人。尤其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创作了新的淫荡之乐、颓废的舞蹈。他加重赋税,把鹿台的钱库装得满满的,把钜桥的粮仓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宫室。他进一步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大量捕捉飞鸟走兽在里面放养。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召集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作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作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百姓对他怨恨不已,诸侯中也有背叛的,于是纣就加重刑罚,设置了炮烙(páo luò,古代的一种酷刑 )的酷刑。他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把她进献给纣。她不喜欢荒淫逸乐,纣发怒,杀了她,还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为此极力强谏,激烈争辩,纣又把鄂侯做成了肉干。西伯昌听说了这件事,暗自叹息。崇侯虎知道后,就把这件事报告给纣,纣就把西伯昌囚禁在羑(yǒu)里。西伯昌的臣子闳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好马献给纣,纣才赦免了西伯昌。西伯昌被释放后,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烙之刑。纣答应了他,封西伯昌为西伯。西伯昌倡导德行,善良的诸侯都背叛纣而归附西伯昌。西伯昌的势力日益强大,纣因此渐渐失去了权势。王子比干进谏,纣不听从。商容是很有贤名的人,百姓敬爱他,纣却废除了他。等到西伯昌讨伐饥国并灭亡了它,纣的臣子祖伊听说后很害怕,就跑去告诉纣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朝的国运,占卜的结果没有好兆头。不是先王不帮助我们这些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抛弃了我们,使我们得不到安宁。您没有觉察到吗?”纣说:“我生下来,不就是有天命吗!”祖伊反驳说:“纣已经不可救药了。”西伯昌去世后,周武王向东进军,到达盟津,诸侯背叛纣来归从武王的有八百个。诸侯都说:“可以讨伐纣了。”周武王说:“你们还不了解天命。”于是又撤兵回去了。 纣的荒淫暴虐愈发严重,微子多次进谏,他都不听从,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走了。比干说:“作为人臣,不能不以死谏争。”于是就极力劝谏。纣发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于是剖开比干,挖出他的心来观看。箕子恐惧,就假装疯癫做了奴隶,纣又把他囚禁起来。殷朝的太师、少师就抱着他们的祭器、乐器逃奔到了周国。周武王于是率领诸侯讨伐纣。纣发兵在牧野抵抗。甲子日,纣的军队战败。纣逃进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服,赴火自焚而死。周武王砍下他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杀死妲己。释放了箕子,封比干的墓,尊崇商容的里巷。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派管叔、蔡叔辅佐他。周武王做了天子。后来,武庚和管叔、蔡叔作乱,成王派周公把他们诛灭,而把微子封在宋,来延续殷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通过《诗经》《尚书》的记载,考察殷的历史。从契被封开始,其后世子孙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同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说:“殷朝的车子很好,而且颜色崇尚白色。” 典故金句玄鸟生商:这是《史记·殷本纪》开篇的一则神话故事。传说商族人的祖先契的母亲简狄吞下玄鸟(黑色燕子)的卵后怀孕生下契,因此有了“玄鸟生商”的说法。这则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也体现了商人以鸟为图腾的文化。伊尹负鼎俎:伊尹名阿衡,是商汤的贤相。他最初欲求见汤而无由,于是成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背着鼎俎(炊具),以烹调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后来,汤举任伊尹以国政,伊尹辅佐汤灭夏建商,功勋卓著。网开一面:商汤外出,见一猎人四面张网捕鸟,并祈祷说:“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只留一面。重新祈祷说:“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往右飞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才飞入我的网中。”诸侯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汤对飞禽都如此宽仁,对人当然更仁慈了。”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出自《史记·殷本纪》。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言能听,道乃进:出自《史记·殷本纪》。意思是听得见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才能有所长进。这句话说明当政者只有听取各方的意见,才能使治国之道不断地长进。历史回响《史记·殷本纪》详细记载了殷商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层面:它揭示了分封制等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例如,商朝王位传承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导致后期九世之乱,这为后世君主在选择继承人时提供了反面教材。文化层面:它记录了殷商时期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当时文字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殷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后世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社会层面:它揭示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矛盾的变化。例如,“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这一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警示和借鉴。黄金法则《史记·殷本纪》中蕴含了许多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以德治国:成汤以德治国,体恤民情,提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的主张。这告诉我们,领导者应该关注民众的利益和需求,以德行来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知人善用:成汤知人善用,任贤使能,如伊尹、仲虺等贤臣都得到了重用。这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善于把握时机:成汤善于把握时机,利用夏桀的暴虐和民众的怨恨,最终推翻了夏朝的统治。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形势,果断决策并付诸行动。勇于改过自新:太甲即位后昏乱暴虐,被伊尹流放到桐宫。但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这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能否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关注民生:从《史记·殷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成汤还是后来的贤君明主都非常关注民生问题。这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他们谋福祉。
0 阅读:4

文化讲透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