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幸福之路》:什么使人不幸福?

文化讲透哥 2024-11-04 01:55:10

罗素在《幸福之路》的第一章中,探讨了人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这种状况。他首先描述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幸福感,并指出这种不幸福部分源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体心理。罗素排除了外部磨难的情况,专注于讨论那些收入稳定、衣食无虞、身体健康的人如何争取幸福感。他认为,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错误的世界观、伦理观和生活习惯,这些毁掉了人们原本可能有的天然兴致和胃口。罗素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通过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和关注点,人们可以找到幸福。他特别指出,自我沉溺是幸福的主要障碍,包括罪恶感、自恋和自大。最后,罗素提出,要说服那些寻求麻醉以逃避生活的人相信幸福是值得追求的。

一、不幸福的普遍性与原因

罗素开篇便指出,尽管动物们只要身体健康、吃得饱就能感到快乐,但人类的情况却复杂得多。在现代社会中,不幸福感无处不在,无论是繁忙的上班族、追逐快乐的男女,还是夜场上的狂欢者,都各有各的烦恼。

他观察到,上班族们焦虑、过度专注,肠胃功能失调,丧失了除竞争之外的其他兴趣和娱乐能力。他们意识不到同类的存在,生活变得单调乏味。而在追逐快乐的人群中,尽管他们生活宽裕,甚至相当富裕,但他们的快乐却是整齐划一的,随着汽车高速行进。他们既看不见前路,也欣赏不了风景,因为左顾右盼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所有人的心思都是超车,但在车流中无可奈何。没在开车的人有时可能神思游移,被莫名的无趣侵扰而隐隐面带不悦。偶尔法的。

夜场上的人们则试图通过痛饮和狎昵来寻找快乐,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快乐是短暂的,酒精只是暂时麻痹了他们的神经。当酒精奏效之后,男人们开始哭泣,痛诉自己无德,配不上母亲的奉献。酒精帮他们宣泄了平素为理性所压抑的罪恶感。

罗素认为,这些不幸福感部分源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如战争、经济剥削、冷酷恐怖的教育等。但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状态的问题。他指出,改善制度以规避战争等问题对我们的文明而言的确至关重要,但如果人们觉得生活如此痛苦以至于想要自相毁灭,那么即使找到了避免战争的方法也不会带来什么实际的幸福感。同样地,如果富人也在忍受煎熬,那么人人富裕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强调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

二、个体心理与幸福

罗素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如何从不幸福走向享受生活的过程。他回忆说,自己儿时并不觉得幸福,甚至曾想过自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他逐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现在的他享受生活,对生活的热爱几乎可以说是与日俱增。

他总结说,幸福的关键在于不再过度专注于自我。像受过清教徒教育的其他人一样,他也曾惯于冥思自己的罪恶、愚昧、弱点。他曾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可怜的标本。但渐渐地,他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缺陷不再那么介意,而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外部事物上:世界局势、各种学科知识、他喜欢的人。

罗素进一步指出,自我沉溺是导致不幸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列举了自我沉溺的三种形式:罪恶感、自恋和自大。

罪恶感源于对犯罪意识的过度关注。这种人永远处在自责之中,他们有一种关于自己“应该”如何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总是与认识到的现实的自我相冲突。这种罪恶感会让一切事物都索然无味,让他们无法真正享受生活。

自恋则是习惯于自我欣赏和被人仰慕。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正常的,但若表现过头便是严重的问题了。自恋者往往无法对他人产生真正的兴趣,因此也无法在爱情里得到真正的满足。而其他方面的兴趣也会衰落得更快。他们的生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自大则是追求权力而非魅力,他们要别人怕他而非爱慕他。这种对权力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不快乐、愚蠢或两者兼有。自以为头戴王冠的疯子或许可以自感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是头脑清醒的人所羡慕的幸福。

三、寻求幸福的建议

罗素指出,不幸福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这些原因都有一些共同点。典型的不幸福的人都是年轻时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因此他们更看重这些满足而不是别的。这让他们的人生只有一个方向可走,同时他们过分强调了成功,却将与成功相关的活动放到了对立面。

然而,如今还发展出一种相当普遍的新形式的不幸福:一个人被挫折彻底打垮,不再寻求任何满足,只剩消磨和遗忘。他们变得玩世不恭,企图通过麻醉自己来忍受生活。例如酗酒就是短暂的自杀,它所带来的快乐都是消极的,只是暂时停止了不快乐。

针对这种情况,罗素强调首先要说服他们相信幸福是值得追求的。不幸的人就像失眠的人,常常会以不幸为骄傲。这种骄傲就像丢了尾巴的狐狸的骄傲。治疗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明白怎样才能长出一条新尾巴。他认为,若能看到一条幸福之路,少有人会故意选择不幸。

对于那些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并寻求幸福的人来说,罗素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要学会从早年的信仰和情感中解放出来。许多人的不幸福感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或错误的信仰。他们需要学会放下过去的包袱,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培养对客观事物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并获得成功,人们可以培养出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最后,要学会适度追求权力和成功。权力和成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过度追求它们往往会导致不幸福感。相反,我们应该学会平衡自己的生活,关注家庭、朋友、健康等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幸福是值得追求的,而且通过改变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他鼓励读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要被外界的不幸和挫折所打败。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方式,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1 阅读:2

文化讲透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