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韩佬

大林品诗词 2024-03-30 00:34:15

2023年3月21日(癸卯二月三十),韩守炜老师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澳门度过的。打电话拜年,他没有接听。我也没有多想,因为他“桃李满天下”,拜年的电话或短信一定很多,接电话也是负担。没想到,两个月后,他就长辞人世。

在众多的学生中,我与韩老师的联系应该是比较多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他与先父是故交,时有联络;二,我与他的长子韩恺是同学,常来常往;三,我与韩老师的共同语言比较多,因为他是我的语文老师,而我一直在靠文字吃饭。虽然我既未当官,也未发财,但他也认为我是“得意门生”之一。每每出版一本新书,我都会恭恭敬敬地送给他,请他指教。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2021年11月。当时,我们都住在郑州。我去他的家中,一是为了看望老人家,二是奉上我的新著《唐诗正本——大数据视域下的唐诗新考》。这是一本关于“语文”的书,当然要送给语文老师。我对韩老师说,我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主要是您为我打下的,送您这本书相当于再次交作业,如果视力及身体条件允许,可以翻翻看看,批阅一番。当时,他的精神尚好,跟我聊天,一起吃饭。他跟我说,儿女们都很孝顺,生活条件很好,每年都去体检,没发现大问题……

他是我高三的语文老师,同学们都称他“韩佬”,其实当时他才四十出头,年正富,力正强,一点儿都不老。之所以称他为“佬”,是因为他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大佬”。他讲的语文课,不仅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而且诙谐幽默、激情四射。他的声音洪亮、富有磁性和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解释复杂难懂的问题。

当年的语文课,最令我头疼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法和修辞。对于各种句式结构和修辞方法,我能够正确地运用,但往往说不清用的是什么句式或者什么修辞。比如“借代”和“借喻”这两种修辞方法,在听到韩佬讲解之前,我一直傻傻分不清。课本说:“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代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这体那体,哲学玄学,云里雾里,难以捉摸。教辅说:“借代”是“借而不喻”,侧重相关性;“借喻”是“喻中有借”,侧重相似性。还是文绉绉的,让我似懂非懂。每当面对关于借代和借喻的判断,我只是连蒙带猜,不明所以。但韩佬告诉我们,分辨借代和借喻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借来的东西是不是被借东西的一部分,如果是,即为借代,如果不是,即为借喻。他最爱举的例子是“婵娟”、“红领巾”、“落水狗”等。他说,“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即嫦娥)是传说中月亮的一部分,所以这是用嫦娥借代月亮。“红领巾走过来了”,句中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身上的一部分,所以这是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但“痛打落水狗”中的“落水狗”与“落败的坏人”原本没有任何关系,鲁迅只是用“落水狗”喻指“落败的坏人”,是为借喻。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听了韩佬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借代是“借”局部“代”全部,借喻是“借”他物“喻”此物。

父与子

韩佬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民国时期,他的祖父曾任河南省鲁山县县长,整个家族既重视教育,也有良好的教育条件。虽然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发生了政权的更迭,但在家庭长辈的熏染之下,加之勤奋好学且悟性很高,他还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秀才”。由于家庭成分不好,虽然高考成绩优异,却未能被大学录取。改革开放后,教育渐入正轨,他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在之后的教师进修考试中,已经30多岁的他又以信阳地区语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

1980年代本来就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是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大学进修后的韩佬更加意气风发,走路昂首挺胸,说话底气十足,真有那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虽然我们所在的丰集高中只是一所农村中学,各方面的条件都无法与县城里的重点高中相比,但韩佬从未妄自菲薄。他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非常自信,至少全县的语文老师没有让他服气的。虽然有时也会说两句谦虚的话,但说着说着,就会霸气侧漏。他的自负,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

韩佬夫妇与四个子女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在老师讲课或领导讲话的时候从来不做笔记。主要的原因是写字的速度慢,跟不上常人讲话的速度。如果记下上句,就听不到下句。记得有一次,韩佬在班上点名批评我:“我的课讲得这么好,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笔记,你为什么不做?”这件事儿,我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韩佬是唯一就此公开“指责”我的人。几十年来,参加过无数的会议或者培训,每每看到别人在做笔记,再看看领导的表情,我都会忐忑不安,也都会想起韩佬。即使听得很认真,心里也总是嘀咕:领导会不会认为我藐视他?会不会在心里记我的黑账?没有人说,不等于没想法。韩佬公开批评我,反倒给了我解释的机会。每思及此,我都会觉得韩佬的自负很可爱。——凡事摆到桌面上,是为光明磊落人!

后来,韩佬当上了校长,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些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出身”问题而顺利被大学录取,他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他的一生也会更加精彩。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后悔过。相反,他总是满怀感恩之心,一直为教书育人而骄傲。

韩佬千古!

2023年5月21日于澳门

0 阅读:0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