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泰国,古称“暹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之上,与缅甸,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接壤,首都曼谷。
面积517000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泰国种族中泰族人占75%。华人11%,马来人3.5%,其他还有少数寮国人,印度人。
据了解,泰族发源于中国南部,于公元十一与十二世纪才移居到目前的泰国。泰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繁荣时期是在“大城王朝”(1350~1767)。
有神秘的多头毒蛇装饰图案的扶手
大城Ayutthaya旧译作阿育陀耶,意为“和平之城”,大城位于曼谷以北86公里,从1350年至1 767年是暹罗国的首都,大城王朝可谓泰国历史上的全盛时代,其统治范围包括今天的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历经417年,33个国王。
到17世纪大城的人口达到100万,欧洲、中国和日本的商人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经商。当时,所有到过此地的人都为它的繁华所折服。
如今大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址。
泰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整个泰国的成长历史过程中,还吸纳了许多作家,画家,雕刻家,舞蹈演员,音乐家和建筑师等有特别技能的移民。
他们丰富了泰国本土的文化,使泰国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大城作为都城长达4个世纪之久,王宫和寺院建筑非常多,有缅甸式、欧洲哥特式、中国式3种风格。
这一王朝的雕塑,主体为青铜佛像,早期是乌通样式的延续,吸取素可泰美术传统,具有泰人特点的大城样式。这种样式在15世纪后半叶开始形成,延续至18世纪。
戴冠的人物跪像
在泰国历史上,四臂神“毗湿奴”是常见的艺术表达题材。它与泰国的统治者们有着紧密的联系。
1632年,泰国出生了一位长着四只手臂的王子,取名“那海Narai”,即印度四臂神“毗湿奴”(Vishnu)(印度教主教之一,守护神)的别名之一。
那海王子成了大城王朝的第28个国王。在许多神话故事中,毗湿奴神扮演着一个征服邪恶的角色,是稳定的维护者,正义的捍卫者。
有圆形饰物装饰的柜子
而这些正好是作为统治者的国王们所期望的。传说他经受了被放逐的磨难,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对手,登上国王的宝座。
毗湿奴成了智慧与道德的化身,给他的国家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和睦,富裕和名望。几个世纪以来,泰国的国王们都借助毗湿奴神来巩固他们的威信,强调其统治的正统。
在印度教中“毗湿奴”别称“罗摩”(Rama),因此,据说开朝国王在统治中长期使用“罗摩”作为名字,后来的一些国王也在他们的名字中加入了“罗摩”的元素,人们还发现一座建于1369年的佛教庙宇也被称作“圣罗摩”庙。
装饰有毗湿奴(或罗摩)的山墙
在神话故事中。毗湿奴神的坐骑是一只叫“揭路荼”(Garuda)的鹰头人身的金翅神鸟。据说那海国王曾经以揭路荼为名建造了一艘船,船头上还雕刻了一只巨大的揭路荼神鸟。
关于“毗湿奴”和“揭路荼”对泰国统治者的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在图中找到印证。这是一座年代在1650-1750的古山墙,象征统治者的毗湿奴骑在金翅神鸟揭路荼之上,在众魔的包围之中显得正气凛然,威风八面。
关于揭路荼的传说在东南亚都很流行,在印度尼西亚甚至奉为国家的象征。
有珠宝装饰的戴冠坐佛像约1650-1750
佛教是超过90%泰国人的主要信仰,在每日的生活上都有深厚的影响。除建立道德观念,提供精神的解脱以外,佛教也是艺术创造灵感的来源。泰国一多半的艺术品都与佛教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泰国佛教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深厚的影响。尤其是在那海统治时期,国王与印度神的紧密结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毗湿奴神铜像
大城王朝晚期以后,佛像雕刻通常是戴冠而且有珠宝装饰的。这一时期的佛像具有很强的审美感,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呈典型的印度风格。
这些佛像周身林立着咄咄逼人的尖锐的突起物,其中一些尖端向外伸出或喷射出,就象火焰或者肆意疯长的葡萄藤一般。同时,佛像的面容保持着一种泰然自若的入迷状态。
综而观之,整座佛像表现出了一种精神上的强大的威力,而这种威力处于一种毋庸置疑的控制之中,显得强烈而复杂。
有梵天神及因陀罗神像装饰的门面
大城王朝的艺术风格还体现出吴哥式风格的影响。吴哥古建筑兴盛于公元8世纪,有名的吴哥窟位于现今的柬埔寨,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合称“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艺术对东南亚艺术影响极大。玛哈塔佛寺发现的一座巨大的佛像面部石雕,属于泰国古都寺庙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据说建于1374年,这一面部雕刻艺术是大城王朝早期艺术的典范。
它既有素可泰王朝时期的雕塑特征,也与传统的吴哥式风格有着联系。最让人惊讶的是在王朝早期人们就已经动用大量资源创造和供奉如此巨大的佛像了,该佛像高达7米。
值得一提的是该佛的面部特征是典型的华人或马来人种。与印度佛像张扬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可见泰国佛像雕刻艺术在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也融进了泰族人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还有一座华丽寺庙里一组雕刻精良的蛇头型铜质扶手栏杆。比较晚期的作品代表有1711年的微型的象牙佛塔模型。
另有一件木雕作品可以让你想象一下当时王朝的富裕和繁荣。这是一个跪着的王子,手向前伸开,好像在向神供奉的样子。
这样的木雕用于佛教仪式上,为僧赐赠佛袍和其他必需用品。一般的供奉仪式可能是普通的,但国王的供奉必须把手放在前面,象雕塑中的人物那样的动作。
这个雕像的服装是大量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皇室装束,但是只要你仔细看一下他头上戴的冠,就会发现头冠的上半部分是不同寻常的,这是隐士和修行人头饰所特有的标志。
这个木雕人物描绘的是凡萨塔拉Vessantara王子,他正在苦渡人生,即将修得正果而升华为佛。凡萨塔拉Vessantara被放逐后,像个隐士一样地生活着。
他放弃了他的国家,献出了他有魔力的大象,他献出了他的孩子们。他把慈善的美德发展到了完美的地步。后来历代国王向僧侣们赐赠就是对他这种行为的一种模仿,也是对此神圣行为的一种回应。
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
首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一带后,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亦相继而来。
大量外国艺术,尤其是法国艺术涌入,对当时的泰国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装饰上看出法国路易十六时期艺术风格的影响。
在那海统治时期(1656-1688),来自波斯,葡萄牙,荷兰,中国和日本的商人及旅行家已经与大城王朝建立了长久的关系,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技术,也带来了不同的历史观,地理知识和各种宗教。
比如法国曾送给那海国王一个望远镜,通过他可以看见月蚀。
西方文化的到来大大刺激了本地人的想象力,国王有时穿上长袍把自己扮成波斯王子的样子,还新建了些波斯和欧洲风格的宫殿。
这一时期,那海国王曾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交换过公使。图中所描绘的景象是最早的法国国王特使在泰国逗留的记录。这一时期多种文化和艺术的融合还可从图中见得一斑。
遗憾的是,大城这些不朽的艺术宝藏由于1767年缅军的攻入,均被摧毁。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断壁,荒草遍地,仅供游人凭吊而己。
今年适逢中泰建交30周年,中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一睹泰国文化昔日的辉煌。